摘 要:隨著世界經(jīng)濟和文化全球化步伐加快,國際交流日益密切,英語作為國際交流最重要的一門語言,變的越來越重要,尤其是英語口語。英語教學在國際化這一過程發(fā)揮著重要的教育支撐和服務支撐的作用。然而,盡管我國在英語教學戰(zhàn)線上取得了巨大成績,但是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仍是前進中一大障礙。本文通過分析其原因,結合當今國際化進程中會展熱,國際會議多地現(xiàn)狀,提出如何以國際活動為載體,開展英語口語教學。
關鍵詞:國際活動 教學改革 志愿者服務 對外交流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7(a)-0084-02
A Brief Discussion of Oral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Zhang Yu
(Tianjin Land Resource and House Vocational College,Tianjin,China 300270)
Abstract: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world economic and cultural globalization,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have become frequently,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English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especially oral english.However,although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English teaching,the communicate ability of English is still a major obstacl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causes,from the poin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I propose some methods of carrying out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by using the supporter of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in this paper.
Key Words:International Activity;Teaching Innovation;Volunteer Services;Foreign Exchange
隨著國際化進程加快,特別是濱海新區(qū)的開發(fā)開放,對高職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為了使高職高專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因此,必須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活動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提升高職學生口語應用能力,為我市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擴大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培養(yǎng)更多的實用型人才。
1 高職英語學生聽說能力現(xiàn)狀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提出,以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為目標,突出教學內(nèi)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針對目前高職高專學生入學水平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統(tǒng)一要求、分級指導的原則。為了了解當前高職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為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的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開學初,特制作了一份調(diào)查問卷,并結合談話和觀察等方式對所教授班級部分學生進行了一次比較全面的關于英語口語學習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的調(diào)查分析。主要調(diào)研題目包括:練習口語時間,課堂口語參與度, 教學課件形式和內(nèi)容,學校提供的課外英語活動的機會情況,學生對參與國際會議等活動參與熱情,學生參與國際會議志愿服務情況等方面。
從以上的調(diào)查結果我們可發(fā)現(xiàn)目前大學生在英語口語學習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意識淡薄,缺乏學習動力。
我們了解到:除了上課外,學生幾乎沒花時間練習口語的達83%,想練好口語,但又不能堅持的達57%。這些調(diào)查結果與學生學習口語的意識淡薄,缺乏學習英語口語的動力以及毅力等有很大的關系。
(2)英語口語課時太少。
調(diào)查中88.7%的學生普遍認為英語口語課時太少,調(diào)查的實際情況也是如此。 我國很多大學的英語教學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順利通過AB級四、六級考試,口語課練習有限.這樣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環(huán)境是不可能訓練好口語,提高口語水平的。
(3)教學課件形式陳舊,內(nèi)容單一。
問卷中89%的學生認為,目前,單調(diào)的教學課件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學習口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4)參與對外交流機會太少。
調(diào)查中,89.1%的學生沒有參與過對外交流或是國際活動的志愿者,99.8%的學生希望通過參與國際活動等形式與外國人多交流,提高英語聽說能力。這些學生認為達沃斯、中國國際礦業(yè)大會等國際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較好的機會,愿意參與其中。
2 口語存在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
那么究竟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經(jīng)過認真研究,筆者認為,現(xiàn)存在著主觀與客觀兩個方面的原因。
2.1 客觀方面
在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體制下,長期以來,分數(shù)是衡量一個學生成績好與不好的一個重要標準,而且也是最容易掌握的標準?!皯囆汀庇⒄Z、“聾啞狀”英語、“中國式”英語是學界和民間對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弊端的三種概括。很多高職學生總結道:“從初中到高中,英語要拿高分,為升學;從高中到高職,英語不能松,得過級、找工作。但從開始學英語到現(xiàn)在這么多年,也沒見老師的授課方法有什么變化?!?/p>
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下,教師經(jīng)常以學生的過級率考察教學質(zhì)量,對于如何去創(chuàng)造內(nèi)部及外部環(huán)境,提升學生英語聽說能力能無暇顧及。此外,即使課堂進行了部分口語互動,學生課余練習,口語水平測試也是一個盲區(qū)。很多高職學生很希望把英語口語練好,但是沒有場合也沒有平臺。
2.2 主觀方面
很多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意識淡薄,缺乏學習動力。學生表示目前沒有學習口語動力,主要原因是因為沒有語言環(huán)境和學校提供的對外交流機會也少之甚少。
綜上所述,英語教育改革事在必行,教師在傳統(tǒng)教學上應樹立國際視野,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走出去”機會,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為學生搭建練習口語的場合和平臺。英語教師應與學院學生管理部門積極配,為學生提供更多載體和對外交流的機會,讓學生融入英語學習的氛圍中。
3 各類國際活動為學生提供了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平臺
隨著國際化進程加快,特別是隨著國家間的區(qū)域化、基層化的交往越來越多,會展行業(yè)日益蓬勃發(fā)展,每年國際交流及國際會議日益增多,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上海世博會、2012天津達沃斯、中國國際礦業(yè)大會都是舉世矚目的國際會議。一線城市各類國際會議達30余個。如,每年一屆的中國國際礦業(yè)大會自1999年開始每年舉辦一屆,迄今已舉辦十四屆。2013年參會數(shù)量將達到7000人,外國參會人數(shù)的提升,對舉辦地的英語會議服務人員需求增多,同時也為需要提升社會實踐經(jīng)驗的高職學生提供了開口說英語,提升英語聽說能力的絕佳機會。從各類會議組委會了解到,一個大型國際會議在會議服務方面需要數(shù)量較大的各類志愿者,實際旅游、購物、指路、酒店服務等方面。如,達沃斯會議,我們看到會前前及會議中,重點路段都安排了志愿者進行指引。
4 如何通過國際活動為載體,開展英語口語教學
4.1 提前籌劃,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
丹麥語言學家斯帕森曾說過:“教學外語的首要條件看來是要盡可能地讓學生接觸外語,使用外語,學外語象游泳一樣,學生必須潛在水中,而不是偶然沾沾水,學生頭浸泡在水里,才感到自由自在”。這樣他們才能夠象一個熟練的游泳者那樣樂在其中。英語口語教學最怕的就是沒有語言環(huán)境和氛圍。各類國際活動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一個充足的語言環(huán)境和氛圍。教師可通過學校學生部門了解每年國際會議志愿者需求情況,在開學時,將志愿者需求信息告知學生,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積極性和動力。
4.2 改革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授課模式
改革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交際語言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互動教學法等,教師通過創(chuàng)新授課模式,根據(jù)學生的好勝心、興趣、愛好和求知欲,將國際活動實際場景貫穿到課堂教學中,把課文編成短劇式對話,由學生們表演。如酒店服務,會議現(xiàn)場引領指路,打招呼問好,致謝,城市旅游介紹,餐飲服務等內(nèi)容與高職高專英語教材中內(nèi)容一致。如高職英語教材中,關于天津部分,就可以編成一位外國友人來天津參加國際會議,詢問天津旅游路線.此外,通過把程度不同的學生組合成一組,寓語言訓練于愉樂之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口語表達能力得到鍛煉。
4.3 精心制作課件,為學生英語學習提供便利條件
教師應合理充分利用教學課件,為學生英語學習提供便利條件。教學課件內(nèi)容要體現(xiàn)教學重點,形式上又要創(chuàng)新。如教師可用從網(wǎng)上下載聽、說、讀、寫的英語材料。如,各類國際論壇視頻材料,國際活動集錦。形式多樣的教學課件,讓學生了解國際活動場合和服務內(nèi)容,同時提高英語聽力能力,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從而更有效的達到教學目的。
4.4 注重培養(yǎng)學生交流能力,讓學生了解各國文化
定期舉辦跨文化交際專題講座和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梢园才哦ㄆ诘耐饧處熁蛲鈬鴮W術專家專題講座。此外,還可以安排有國外經(jīng)歷的中籍教師、國內(nèi)學者和留學生做系列文化講座,介紹中西方文化差異。此外,開展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戲劇比賽等活動。組建各類英語社團:英語文學社、英語戲劇社、英語俱樂部。
4.5 配合學院學生部門,建立學生英文志愿者選拔機制
為了圓滿完成以國際活動為載體的教學工作,英語教師應配合學院學生部門,建立長效的志愿者選拔機制,將優(yōu)秀學生選拔為志愿者。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開學初調(diào)查摸底學生英語口語情況,根據(jù)口語現(xiàn)狀,將學生分為分類,分層次。對于口語基礎較差學生,由教師訂立口語學習方案和目標,由優(yōu)秀學生分組指導,以達到快速提高目標,作為儲備志愿者。
(2)階段進行口語測試,以記錄學生成績。最終形成一個分值體系,作為選拔依據(jù)。
(3)積極開展各類英語演講比賽,國際活動服務小品競賽,英語朗讀大賽、英語導游詞大賽等與國際活動相關的活動和比賽,在比賽中將有一定名次的學生納入志愿者庫。
5 學院應加強英文教師隊伍建設,實現(xiàn)教師隊伍國際化
高職院校的英文教師應是能夠適應經(jīng)濟全球化的大潮流、有國際意識、善于國際交往和敢于參與國際競爭的人才。高職學院應樹立全新的師資隊伍建設觀念,全面提升后備教師的層次和水平。此外,有計劃的選派高級管理人才和教師到發(fā)達國家高校學習,做訪問學者,合作科研等。高職院校應多給英文教師搭建平臺,讓教師更多的參與國際會議交傳、會議現(xiàn)場服務等工作,培養(yǎng)國際視野。
綜上所述,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重視知識的輸入,教師為使學生順利通過大學英語等級考試,在課堂上強化了英語詞匯,語法等知識的傳授,忽視了高職學生今后就業(yè)中應用較多的口語練習。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職業(yè)教育教育國際化的形勢下,隨著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高職英語教學必須進行改革,探索新的英語教學模式,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面向世界的高等職業(yè)學生,而這樣的學生要具備英語聽說能力。大學英語教師應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業(yè)務水平,為學生提供多種機會在實際場合運用知識,積累經(jīng)驗,使其成為符合國際化需求的人才。
筆者所在的學院已成功與國際活動(會議)組委會取得聯(lián)系,也成功輸送了幾批英文志愿者,在酒店、餐飲、禮儀引導、會場管理等方面提供服務。筆者作為一名中國國際礦業(yè)大會組委會工作人員,經(jīng)歷了四屆大會的論壇組織工作,寫此文目的希望與更多兄弟院校教師共同探討此種教學改革方式,以便讓更多高職學生受益。
參考文獻
[1] 楊琪.知名國際化人才談企業(yè)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EB/OL].Chinabyte.com,2005:4.
[2] 郭曉寧.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J].東北亞論壇,2005(7).
[3] Brown 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2,226-230.
[4] 劉榮園.英語教學改革實踐及效果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