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有效學習方式,已被教育者廣泛認可,教師要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科學指導,遵循合理分組、獨立思考、分工合作、討論交流的規(guī)則,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關鍵詞:教學方式 小組合作學習 方法指導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c)-0195-01
在學校的墻壁文化中,常常都有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生存”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內容。學會與人合作是學生能夠健康成長,將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已經引起了教育者的廣泛重視。在學校里,學生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學會學習,而在學習中學會與人合作學習,在合作中掌握知識,提高技能,是讓學生學會合作的有效途徑。我們都知道孩子在親自參與的活動、探索中獲得的知識,并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也就是學會學習,遠比手把手直接教會他們“是什么”重要得多,因此,在教學中嘗試著給學生們分成若干個小組,讓他們適時地討論交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
對于已經熟悉傳統教學方式的教師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及習慣了獨立學習的學生如何進行合作學習,讓教師和學生同時都感到了一些茫然,也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應引起我們教育者的注意。學生在做什么?當老師不再是面對全班幾十個學生,而是要面對一個個小組時,老師們感到最不放心的是:小組活動時,這些孩子究竟在干什么?而對于學生,已經習慣了老師講自己聽的學習方式,要變成幾個學生坐在一起,按照老師的要求討論交流,可討論什么、交流什么,他們更是無所適從。
在合作學習開展之初,老師和學生都同樣有不適應的感覺。在老師把學生引向精心設計好的問題,并把問題展示給學生,同時給學生提供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后,幾乎所有的合作小組都沒能如老師所設想的那樣開展合作學習,學生的第一反應是手足無措。這時老師通過提醒、引導,學生在老師的啟發(fā)下會你一言、我一語爭相說出自己的觀點,小組的成員則各自為政,互相之間幾乎沒有什么交流、合作,個別優(yōu)秀的學生幾乎包辦了全組所有的任務,而能力較差的學生則是一言不發(fā),即使是想說也不知道說什么,從何說起。老師有時不得不一聲斷喝,卻又把學生剛剛激起的那點積極性給打消了。很顯然,從老師,到學生,還都不知道該如何進行小組的合作學習。
建立小組的實質就是小組各成員之間按一定的規(guī)則,自己組織、相互適應的過程。這個過程一定要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合作學習中的規(guī)則可以由老師來制定,也可以由小組討論、完善規(guī)則。那么規(guī)則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不是的,如果規(guī)則過多反而會使學生的手腳受到束縛,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我們的規(guī)則應該是簡潔明了。一般有以下幾個規(guī)則。
1 分組的規(guī)則
合作學習要分組進行,需要學生通過與小組同伴合作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這樣的合作,成員要少一些,便于學生進行交流,保證每一位學生在自己的小組里能夠有足夠的表現空間,小組人數一般在4~6人之間,同時,在每個小組內還可分成2人一組的更小組,便于合作的深入,交流的細化。分組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能力進行,也可以本著就近分組的原則按照學生的座位情況來分。但要注意到小組成員之間的“優(yōu)劣”搭配,小組間的“綜合實力”盡可能均衡。分組完成后,最好成員固定,長期合作,以便讓學生更容易適應組內自己的角色,成員之間能夠配合默契,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
2 獨立思考的規(guī)則
合作學習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學習全過程的機會,每一位學生都擁有一個展示自己的空間,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通過小組成員間的相互交流,了解別人解決問題的思路、觀點和方法,對于那些一時沒有考慮好的同學也能在交流中啟發(fā)靈感。不過,這些要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才能成立。合作學習不是不用自己動腦筋,指望大家一塊來解決問題,而是在自己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參與小組學習。對于那些不善于獨立思考、習慣于吃現成的“拿來主義者”,教師和小組同伴要給予特別的關注,注意解題思路、方法的指導,從扶到放,指導他們如何邁出“從何想起”的第一步,鼓勵他們和同伴一起分析思考,激發(fā)動腦思考的欲望,多給他們表述自己想法的機會,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習慣。
3 分工合作的規(guī)則
合作學習不是一種個人的學習行為,而是一種小組成員共同參與的團隊性學習,每位成員要分工協作,密切配合,有足夠的團隊意識。教師要指導各小組進行合理分工,只有分工合理,才能密切合作。每個小組都要有組織者,負責安排學習任務,協調工作進程。教師還要指導各小組的組織者根據小組各個成員的能力,分配不同的角色,使任務能夠順利、高效的完成??梢姡献鲗W習要想成功開展,樹立分工合作的意識是必不可少的。在活動中要解決的問題很多,這就要求小組的成員各司其職,有所分工。這在小組剛剛成長立時是有可能分工不協調,此時教師要注意引導,發(fā)揮榜樣的示范作用,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
4 交流的規(guī)則
交流是合作學習中的重要表現形式,通過交流讓學生展示自我、探索真理,學生的思路也會從狹隘走向廣闊。在交流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小組成員要善于表達自己的見解,能夠將自己的想法用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讓大家能理解、接受。其次,要讓小組成員懂得“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牡览?,尊重并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認真傾聽是小組成員應有的合作修養(yǎng),是對同伴的尊重,也是一種學習的技巧,不要輕易打斷同伴的發(fā)言,有不同意見要等同伴說完后再提出來;當意見出現分歧時,討論要平心靜氣,嚴格杜絕不禮貌行為。最后,提倡交流時要輕聲,目的是讓各組之間不互相干擾,大家都有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
在教育活動中,教與學是同步進行、相輔相成的,教與學的關系并不是兩條平行線,而是相互交織,互動互促,教學相長。當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老師的引導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協調各種因素之間的關系,保證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保證教育任務的完成和教育目標的實現。教師要以一個和學生平等的學習者身份參與到活動之中,了解學生的學習進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將所有學習小組的活動情況納入自己的監(jiān)控范圍,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同時,教師的參與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的熱情,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教師還要適時對各組合作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肯定,提高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新型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做人,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