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導學案設計是新課標要求下的新的教學模式,它的實現(xiàn)方式是老師負責導學案的設計,學生在導學案引導下進行學習,老師和學生在互動中了解課程內(nèi)容。本文將闡述導學案設計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并且希望這種方式能夠得到推廣。
關鍵詞:導學案設計 初中科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c)-0033-01
中國的教育提倡“以學生為本”,就是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老師引導學生學習,通過老師與學生合作的方式,來組建互動課堂,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學案導學,學案導學的基礎是教師設計的導學案。
1 導學案設計
導學案,是在新課標的影響下產(chǎn)生發(fā)展起來的。它其實就是老師為教學課堂制定的一份活動方案。這份活動方案中,主要包括課堂學習的目標、學習的內(nèi)容、學習的步驟等等。
導學案設計的主體是老師,而執(zhí)行和完成導學案上的任務一般要老師和學生通力合作,相互交流,在互動中完成。完善合理的導學案設計,能夠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可以幫助學生“導讀、導聽、導做、導思”,同時,能夠調(diào)動學生自主能力,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而一份真正完善的導學案設計一般要包含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習的目標、學習內(nèi)容、自學導航、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當堂測評等等。
2 初中科學
科學本身就是一門探究性的課程,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一般要求老師和同學對于某一實驗、或者某一中現(xiàn)象進行觀察、探索之后,得出自己的結論。
初中科學,顧名思義就是將科學納入初中生的日常教學中去,設置相應的考試制度。對于初中生來說,科學并不是一門陌生的課程,他們從小學時就開始接觸科學,這種情況很適合用學案導學的方式來授課。因為有一定的基礎作為鋪墊,所以只要老師們制定合理完善的導學案加以引導,就能夠充分帶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同時能夠幫助他們開發(fā)創(chuàng)造力,形成良好的正確的思維邏輯。
從初中生的具體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在整個學案導學的教學中,預習導學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它是學生們的引路者。
3 導學案的設計及其應用
3.1 導學案的設計
科學導學案的設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學科背景、學習方法四個部分。這個部分一般由老師做出方案,學生自己獨立實施完成。
(1)確定科學課的教學目標。
教授科學課的老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全面考慮三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心理、思維邏輯;二是科學課的難易程度、學科背景、學科性質(zhì);三是老師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知識水平。
初中生雖然有一定的科學基礎,但是學習能力有高有低,學習心理各種各樣,所以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老師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在剛開始,首先要降低教學目標,讓同學們?nèi)腴T,并且不畏懼、不排斥這門課程。之后,隨著學習的進一步深入,逐漸提高課程目標。同時要考慮全局,設計的教學目標盡量是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夠達到的。
科學課本身的科學性、探究性,決定了這門課程與學生息息相關,同時也很難。特殊的學科性質(zhì)和學科背景,是老師設計教學目標時,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老師作為一門導學案的設計者,同時也是學生的引路人,要關注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科學素養(yǎng),將這些融入到教學目標設置中去。
(2)確定科學課的教學內(nèi)容。
教學內(nèi)容并不一定是教材中教授的。老師在確定教學內(nèi)容時,可以參考多種教材,或者根據(jù)學生的需要打亂教學編排??茖W導學案的設計就應該是以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為依據(jù)的,故而老師要靈活運用,設置合理全面的教學內(nèi)容。比如,在學習植物生殖方式多樣性這節(jié)課時,老師可以設置這樣兩個問題:
①農(nóng)民在選擇種子時,都會選擇顆粒飽滿的種子的原因是什么?
②農(nóng)民在收割稻谷時,遇到陰雨天氣,未能及時將谷子曬干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原因是什么?請你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
用這種生活中的例子,既能夠拓展學生們的知識結構,也能夠鍛煉他們的立體思維,同時 ,幫助他們解決實際中的問題。
(3)介紹科學的學科背景。
很多老師不重視學科背景的介紹,導致學生對科學這門課程認識不清。真正的學科背景介紹包括學科歷史、學科體系的建立、學科的教學對象、學科的性質(zhì)目標、學科的研究方法等等。當然,這是學科背景的學術介紹流程,對知識水平尚粗淺的初中生來說,較為深奧。
然而,老師在設計導學案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編寫故事的方式,用有趣的方法向同學們介紹科學的歷史,在介紹研究方法時,可以搜集一些科學小事例,比如牛頓與蘋果、富蘭克林與電等等,來讓學生認識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并且研究它需要無數(shù)次的實驗。
(4)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
老師在進行導學案設計時,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學習科學的教學方法一般是實驗法、觀察法等等。比如在學習地球儀和地圖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將導學案的學習方法設計為實物觀察法。在預習中,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將地球儀上的經(jīng)線、緯線、赤道等等分別介紹。這樣的導學案設計可以幫助學生直觀的學習到地球相關方面的知識。
3.2 導學案的實施和應用
導學案的實施主要包括課堂互動教學、課堂鞏固練習、課堂總結反饋以及課后的反思。
在實施環(huán)節(jié)開始時,學生們基本上已經(jīng)根據(jù)導學案的設計預習了課程,那么在課堂中;老師和學生著力要解決的就是難點。學生向老師提出疑問,老師根據(jù)學生的預習效果進行答疑。這樣的課堂學習使老師更加清晰的了解學生的需求,而學生因為親身參與學習,所以學習效果更佳。
課堂教學之后,老師要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置合理的的鞏固練習,這個時候可以稍稍增加難度,或者轉(zhuǎn)換題型、當然也可以在原題基礎上進行拓展,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夠考察學生靈活運用知識點的能力。
科學課課后,老師要認真總結,主要是根據(jù)課堂的反饋,檢查自己的導學案設計是否合理,將需要改正的地方加以改正。在下一次的導學案設計中,要結合學生們的意見和建議,設計更加合理全面可行的導學案。這樣既能夠幫助老師進步,也能夠使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導學案教學設計的應用,改變了以往的師生課堂地位。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同時也為課堂增添活力,我希望著這種方式能夠得到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勤富.從過程入手,育科學素養(yǎng)—— 談初中科學教學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閱讀,2012(5):234-235.
[2] 尚文紅.導學案設計例說[J].廣西教育,2010(3):40-41.
[3] 孫雪梅.學案導學—— 數(shù)學教學模式的探討和應用[J].數(shù)學教學通訊,2007,1(上):14-16.
[4] 山東省莘縣教育局教研員.導學案的學段特點[J].中國教師報,201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