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的教育觀念中,一直認為教育就是老師教會學生怎樣學習,而非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必須要堅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過去的教育都是以老師和學習資料為中心,學生被動學習,這種單方的教育只會束縛學生的發(fā)展,隨著教育課程的改革,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建立起以自主合作探討為主的學習模式勢在必行。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語文 自主合作探究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c)-0027-01
伴隨著高中語文新課標的實行,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老師根據新課標提出的教育觀念,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從而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效率。過去高中語文教學限制了學生自身的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受到約束,同時,傳統教學方式不能很好的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因此,學生的知識面也就變得很窄,這些都不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同時,也違背了高中語文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初衷。所以,打破傳統的教育改變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才是高中語文教育最終的目標。
1 高中語文自主合作探究課堂的必要性
(1)《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根據學生自身的愛好、條件、興趣,在學生的生活、學習以及社會實踐活動中找出適合高中學生的語文教育專題,并且作為課題確定下來再進行單獨的探討研究。學生自己在實際學習生活中會遇見很多問題,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方法來獲得知識,并且運用這些知識來解決自己遇到的難題。通過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這樣的學習過程才能有效的發(fā)揮學生自身的聰明才智,進而才能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
(2)對于高中學生來講,學習語文的最終目標就是通過對語文基本知識的學習認識,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語文能力,增強語文素養(yǎng)。語文教材上的知識只是語文知識的一部分,它還包含實際應用知識,如社會生活、生產、經濟、技術等多方面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就是培養(yǎng)學生適應學習、生活以及實踐活動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期間所能獲得的語文知識和實際應用能力,從而提高個人素養(yǎng)。因此,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實行自主合作探討的學習方法是有必要性的。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合作交流,對碰到的語文難題進行分析探討,積極參加實踐活動,這都有利于學生掌握實際應用知識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新課標下高中語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含義是指,通過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這也為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思維做基礎。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打破以往老師為主的教育模式,而是主動激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老師可以作為指導,引領學生進行小組學習探討,這不僅僅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同時,也是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這樣的學習過程就不就可以鍛煉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
(4)對于高中語文的學習來講,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語文知識非常廣泛知識信息量很大,在語文知識的學習中,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生就很難掌握學習的基本要領。學生只有完全掌握語文知識的學習要領,才能有效的提升自身的語文水平,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完成這些目標的前提就離不開一個正確的課堂教育方法。只有采取正確的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才能更好的完成新課標下提出的語文教育要求。
2 新課標下高中語文自主合作探究課堂的有效措施
(1)新的教學理念的樹立。在教育中學生是主體,老師只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引路人。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教育理念也要跟著改革,推翻過去以老師和教學資料為主的觀念,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堅持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教育學生掌握學習新知識的技巧,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課本知識,通時加強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老師應該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因材施教。所以老師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對待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在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有利于老師完成教學目標,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2)創(chuàng)立教學情境。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很好的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學習情境,才能有效的激發(fā)出學生的聰明才智,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實際情況,來設定一種教學情境,這就能夠很好的把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學生也愿意積極的參與,從而達到增強學生在學習知識時的感知能力。因此,在語文課堂上,老師完全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平等、輕松、自主的學習氛圍。
(3)改變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積極性。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板書來進行教學?,F在科技的發(fā)展和計算機的廣泛應用給教學方法提供了很多可能。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室,將語文教材上的知識和多媒體進行融合,這樣就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樣也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利用多媒體將教材上的知識融入到圖片、音樂、視頻上來,這樣可以使課堂顯得更直觀、生動、富有感染力。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源于學生的興趣,所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交流合作的興趣以及掌握學習的方法。
3 結語
在新的語文教育課程標準頒布實施以后,就高中語文教育的改革來說仍然是一個責任重大而且很長遠的道路。老師在語文課堂上要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討,真正使高中語文自主合作探究課堂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真正做到全面提升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真正能為我國社會發(fā)展提供一批批有用的優(yōu)秀的綜合型人才。總之,新課標下的高中語文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是當代主體教育方面的客觀反映。高中語文教育只有把語文教學的課堂真正建立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礎上,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在能力,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才能真正把學生變成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許序修.語文素質教育與語文教育現代化[J].課程·教材·教法,2008(7):11-12.
[2]張興華.關于研究性學習實效性的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07(4):23-24.
[3]許乃萍.淺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J].教學探索,2009(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