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身體素質,通常指的是人體肌肉活動的基本能力,是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綜合反映。身體素質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通常表現在人們的學習、生活、和勞動中,當然更表現在體育鍛煉方面。一個人的身體素質的好壞不僅與遺傳有關,更與后天的營養(yǎng)和體育鍛煉關系密切,使用正確的方法鍛煉,可以從各個方面提高身體素質水平。本文對影響學生身體素質的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對策。
關鍵詞:影響 身體素質 城市學生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c)-0007-01
根據2005年體質健康狀況調研結果表明,學生形態(tài)發(fā)育指標基本符合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學生機能指標肺活量、握力等仍處于下降趨勢,超過一半的學生血壓偏高,肥胖者是五年前的一倍,學生視力低下檢出率呈逐漸上升趨勢,學生速度和力量素質等連續(xù)多年下降,2010年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結果表明,學生的速度、耐力、爆發(fā)力、柔韌性等體能素質和肺活量水平持續(xù)下降[1]。學生的體質健康的發(fā)展是一項多領域的綜合體系,很難從個體角度去干預或預防。不是簡單的某個方面就能獨立改善提高的,因此,本文對社會環(huán)境、家庭、學校、學生個體等不同因素進行調查分析,以便尋求影響學生體質下降的各種原因。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提供一個新思路。
1 應試教育導向影響學生身體素質提高
1.1 家長的畸形呵護淡化了學生鍛煉的激情
在高樓林立的現代化的今天,獨生子女使得孩子備受呵護,父母的過分溺愛使孩子從小在戶外運動的時間少,出去玩,也看得緊緊地,不許孩子跑跳,怕摔壞孩子,這使得孩子的腿部力量,身體協調性等得不到充分的發(fā)展。他們卻忽略了孩子身體素質的發(fā)展,他們認為孩子能吃能睡,沒病沒災就行,只要能把學習搞好就行,根本沒必要花費寶貴的時間進行危險的體育運動。家長的這種錯誤的認識,直接導致孩子沒有休息時間,沒有跑出去快樂玩耍的時間,沒有建立起對體育的興趣,這就是現在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根源。還有一些家長過分溺愛子女,很怕孩子在體育鍛煉中吃不消、受傷、等,讓孩子遠離體育運動。這些家庭教育觀也是影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重要原因。
1.2 追求應試教育減少了學生活動時間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及社會對學校教育評價體系的偏頗,許多學校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升學壓力影響下,形成了單純以分數來衡量學生的好壞,將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教育質量的唯一標準,而忽視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目前學校教育仍以考試為指揮棒的現狀,使學生從入學起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被牢牢地拴在“應試”戰(zhàn)車上。體育鍛煉與學習成績對立起來,認為每天一小時體育課外活動勢必影響學習成績下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了做題上。
2 領導者的導向影響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身體健康是學生勝任未來崗位和自己幸福生活的先決條件,是將來為人民服務的前提條件,學生身體素質的好壞關系著國家社稷、民族富強。學校就是生產人才的大工廠,如果體育沒有搞上去,生產出的就是廢品,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曾經說身體“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現在國際競爭如此激烈,我們不增強體質如何競爭。難到還像大半個世紀前嗎?還會再次被稱為東亞病夫嗎?領導者的喜好決定著教育的發(fā)展方向,決定著學校的教育重心,但我們要知道,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強健的體魄是他們參加社會競爭的資本。所以,領導者必須把政策落到實處,不要以犧牲學生的身體為代價,來抓升學率,來看成績。要真抓實干,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把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落到實處,常抓不懈。
3 場地器材,體育教師的責任心影響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3.1 場地器材對身體素質的影響
體育教學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手段,學校體育活動器材的不足,是影響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直接因素。據調查95%中小學生喜歡體育運動,但不喜歡體育課(特別是女生),主要原因是上體育課沒有什么器材,總是跑、跳、徒手等練習,學習內容單一,枯燥無味。從而使大多數學生厭學體育,并對體育活動失去興趣。很多學校操場面積偏小,很難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就是集體做一套廣播體操或圍著操場跑兩圈,造成學生不愿參加體育運動。
3.2 教師的責任心對身體素質的影響
現在社會上普遍存在“重智輕體、分數至上”的現象,多數學校的體育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相比,勞動價值得不到認可,評優(yōu)、評先被遺忘、“同工不同酬”等現象普遍存在。據調查,多數體育教師沒有課時補助;沒有課余訓練補助;課外活動不記工作量;晉升職稱比其他學科教師晚;只有很少數的人課時系數與語、數、外相同;多數校領導認為在學校體育教師的地位比其他教師低等。這些都影響著體育教師的工作熱情,也直接影響了學校體育教學工作。
4 體育傷害事故禁錮了學生的活動,影響了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由于體育教學傷害事故的影響,學校越來越降低對學生的要求,過分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片面強調情感安全的重要性等,而不重視掌握多少知識技能。體育課降低對學生的要求甚至對學生沒有任何要求,把體育課變成休閑和娛樂課,這違背了學校體育的初衷。現在體育課有這樣一種現象:寧愿做死,不能跑死。寧愿不上,不能出事。因為一旦有傷,家長不依不饒,學校不擔負責任,教師只好不上大運動量危險系數大的體育項目,明哲保身。穩(wěn)穩(wěn)當當上好每一節(jié)課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總之,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是需要社會、學校、教師、家庭多方協作,共同重視才能完成的事業(yè)。首先,家長要勇敢的把孩子放到大自然去,使孩子在磕碰中成長,使孩子有健康的體魄。其次,各級領導應重視起來,切實落實各項方針政策,取締各種補習班,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使孩子在玩耍中提高身體素質。再次,學校應加大體育教育的投入,給體育教師和其他教師同等待遇,再出現事故時,切實調查事故原因,積極協調處理,不把責任直接推給授課教師。最后,體育教師應積極參加教科研的學習,不斷充實自己,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愛上體育課,愛上鍛煉身體,從而真正達到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睢秀愛.淺談對初中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認識[J].教育教學論壇,2011,10(4):82.
[2]高奔騰.基層體育教師如何提高自身教學技能[J].體育博覽,2011,10(10):86.
[3]孫秀芝.體育教學與心里健康教育[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