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象征手法是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基本方法之一,象征作品多運用聯(lián)想的方法,使觀者借助外在圖象去拓展思維的廣度,象征的本體意義和象征意義之間可以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但通過藝術家對描繪事物特征的突出表現(xiàn),使觀眾產生由此及彼的深層聯(lián)想,從而領悟到藝術家所要表達的含義。一般描摹性作品給予觀者的感受只是傳達表象性的視覺反饋,不會引起太多的內心觸動,而象征性藝術作品則會通過象征的物象來表達個人的思想境界。本文通過徐渭、蘇新平和作者個人的作品,來例證象征藝術手法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作用,突出畫家獨立的個人情思、感悟與胸懷。
【關鍵詞】象征藝術手法;藝術創(chuàng)作;聯(lián)想;藝術共鳴
象征手法是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借助某一具體事物的外在特征,來寄寓藝術家個人情懷和思想感悟,從而表達某種賦有特殊事理含義的創(chuàng)作手法。這種創(chuàng)作手法應用廣泛,被歷代藝術家運用并創(chuàng)作出許多影響深遠的藝術作品。另一方面,人們根據傳統(tǒng)習慣和社會風俗,選擇喜聞樂見的事物進行抽象化表達來傳遞美好的祝愿和寓意,如花開富貴、柿柿(事事)如意等。但在此,要著重提及的是寄托精神思想的象征性藝術創(chuàng)作。
徐渭,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是明代著名的詩人、畫家、書法家及戲曲家,其作品深受后人膜拜。徐渭生平坎坷,年少時才華超逸,備受期許。但成年之后,科舉應試接連八次不中及婚姻不順使他備受打擊。其天性孤傲,不流事俗,三十七歲時受到胡宗憲的賞識,進入總督府為幕僚,后來隨著胡被捕入獄,徐渭的生活便又無依憑,精神落魄發(fā)狂。自作《墓志銘》,多次試圖自殺未遂,在沖動下殺死繼妻,因而身陷囹圄七年。在獄中,他不斷研習書畫,學養(yǎng)益增。出獄后,短期入幕不順后繼而謝客權貴,以賣畫為生,困苦度日,最后在貧病交加中郁郁而終。就是在這樣的人生環(huán)境中,不得己志的感受也多展現(xiàn)在畫作中。《榴時圖》描繪一只開口的熟石榴,枯枝黃葉,右上的詩文寫到:“山深熟石榴,向日開口笑。深山少人收,顆顆明珠走”。原本是顏色鮮紅的熟石榴在徐渭的筆下卻是腐敗枯黃,枝枝黃葉映襯著枯落的石榴,給人一種極度破敗之感,圖畫與詩句都憤然寄寓著他懷才不遇的感傷與無奈。以詩配圖,將清高自傲的心懷與際遇描繪的淋漓盡致,硬朗的筆鋒刻寫并抒發(fā)著他的心中郁氣。畫幅將破敗的熟石榴作為其自己境遇的象征,以畫寄情,表達出對人生苦悶的嘆喟,成為抒發(fā)情感的直接表達方式。雖然是時隔百年的畫作,但讓現(xiàn)世觀者也感同身受,與之同嘆息。
象征作品多運用聯(lián)想的方法,使觀者借助外在的現(xiàn)象去拓展思維的廣度,體會作者深層的思想情懷。象征的本體意義和象征意義之間可以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但通過藝術家對描繪事物特征的突出表現(xiàn),使觀眾產生由此及彼的深層聯(lián)想,從而領悟到藝術家所要表達的含義。藝術家的責任是通過作品來揭示社會中存在的問題,引發(fā)人們的共鳴與反思。象征表達方式是藝術家手中有力的武器,它揭示社會問題的面貌,袒露人們的心聲,為人們呈現(xiàn)出的一幅幅震動心魄的畫作。在當代藝術家中,蘇新平就是其中一位。
蘇新平在評價自己的《干杯》系列作品時說:“我更多的是用象征的手法,這種象征性不會告訴你直接傳遞什么,讓每個觀眾去自己感受。……每個人在不同的畫面里應該體會不同的東西,在同一張畫面也應該體會出不同的東西才有意思?!边@正是蘇新平在似與不似的創(chuàng)作中為觀眾所提供的一個廣闊的思維平臺。在談到2007年前后創(chuàng)作的“干杯”系列時,畫家講到:“2000年以后我陸續(xù)地畫,那個時期,幾乎是一夜之間,突然冒出許多物質的東西,名利、輝煌成就,好像什么都有,而且這種暴發(fā)戶的心態(tài),從個人再延伸到國家。但這其實這是一種表象,輝煌背后帶著問題。”所以有了《干杯》系列。在社會急劇轉型時期,當生活失去方向,人生變得迷茫,社會環(huán)境變得惡劣,那些表面光鮮的宴飲,鮮有真正的內心喜悅,更多的只是想掩蓋精神上的空虛。《干杯》系列的畫面中的“他們”在宴會“干杯”的狀態(tài)和處境,或許在他看來這是最具有追逐物質欲望,享受生活的典型形象?!边@種典型形象,呈現(xiàn)在或紅或黑的背景色調中,一個個自足的笑臉,有著盲目可笑的意味。這是以嚴肅的反諷方式對虛假輝煌的揭露,對欲望無所抑制的批判。作者運用象征的表現(xiàn)方式,將社會隱藏的突出問題,刻畫的淋漓盡致、深刻徹底。蘇新平的藝術創(chuàng)作大都是通過心靈的感應對人生對社會的觀照和破解,并由外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沖激而產生對自我的反省。通過主體與對象之間的那種“自我的審視與外化的關照”藝術方式,將社會現(xiàn)象與內心激蕩的想法表達出來,含蓄而充滿意義,成為人們內心反省的良好參照。在冷眼旁觀的思考中,賦予藝術聯(lián)想的羽翼來構成他的藝術主觀的象征性寓意。
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可以與觀者產生共鳴,畫者將內心的思考與體悟通過繪畫的視覺語言表現(xiàn)出來。畫作就代表著畫家獨立的個人情思、感悟、胸懷,而藝術家所表達的正是從社會生活當中的感受而來,將社會現(xiàn)實問題用象征手法表現(xiàn)出來,引發(fā)觀眾的反思,使每個人通過藝術作品的賞析,反觀自身,領悟畫者的寓意,從而達到自我意識層次的提升。將畫作通過心懷寄寓、象征的方式表達出來,使作品的意蘊更加深厚,讓人們在“讀畫”,讀畫中的意思,而不僅是“看畫”,圖眼目之娛,這正是藝術家的社會責任。
個人在藝術實踐當中也通過平面設計的視覺方式來闡述、表達自身感悟,如圖《識心》海報設計。作者在日常生活當中體會到這樣一種現(xiàn)象:人們在生活中常常被外界環(huán)境的各種因素困擾迷心,不達己意、隨欲而為。例如眼睛看到的諸多色相,耳中充斥的各種嘈雜,鼻子嗅到的各異氣味,舌頭品嘗的種種味道,身體接觸外界所感受的不同感覺,意識產生的不定想法等,都能轉移我們的心性,使我們忘記自身,受到外界的驅使、內心蒙蔽,產生出不由本心的想法。長此以往會使我們的生活混亂,干擾判斷。因此,我們應逐步做到摒棄外部感官給我們帶來的不同感覺,反觀內心的真實想法、回歸本源,使內心明澈。使自我的行為不受外界的干擾,做真正如心的事情,才能不斷去實現(xiàn)自我人生的價值。如此,便產生了這張海報。作品中的“心”字被“眼、耳、鼻、舌、身、意”等字在形式感上圍困,象征著心被外界所迷惘,正逐漸消失、泯滅,警示明澈的心性對人們存在意義的重要性。
運用象征手法的藝術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描繪性作品,其更加深邃的藝術感染力更能震撼心靈?;蛟S初識象征手法的作品感覺不到它的特殊,但慢慢進入畫境,就會體悟到其內在的感召力和深刻性,其反響震人心魄,引起觀者的強烈共鳴,而畫作之意就是作者內在的創(chuàng)作初衷。象征手法含蓄而濃烈地呈現(xiàn)著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的內在張力,在世界藝術之林中獨樹一幟,我們應繼承和發(fā)展這種重要藝術創(chuàng)作方式,創(chuàng)作出更多振奮人心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