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大課間”活動對于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豐富校內課余文化生活,鍛煉青少年品德、性格的作用,在近些年,越來越得到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的關注。本文立足教學實踐,探討新課改下,小學大課間活動的優(yōu)勢與發(fā)展方向。
【關鍵詞】小學;體育;大課間
“大課間”活動的開展,秉著“以健體促發(fā)展”,以開展體育運動,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在日常教學任務之外,通過大課間活動的方式,達到寓教于樂的教育功能。教師和學生共同參加活動,活動時間長,活動內容廣泛而豐富,活動全程結構嚴密,學生參與性強、方便管理等特點,都使大課間活動在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愈加的發(fā)展完善。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大課間活動的推廣,就成為了發(fā)展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大課間活動對于提高學生素質的作用
(一)身體素質 近些年,由于學校與諸多方面的眾多影響,應試教育帶給小學生發(fā)面的壓力越來越嚴重。小學生的課業(yè)壓力越來越大。部分家長以及教師,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充分利用孩子課余時間為由,為學生在社會上報數量眾多的課外輔導班。而學生為了完成學校和課外輔導班布置的作業(yè)任務,幾乎就沒有時間能得到充分的體育鍛煉,也缺少了與小朋友之間的娛樂活動。
大課間活動的開展,能最大可能的鍛煉與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大課間活動的時間較長,而且主要對學生采用做游戲,做集體活動的方式,學生有興趣參加,參加能得到更多的快樂。由此,當逐步增加學生的活動量的時候,學生也有適應性,不會產生厭倦感。久而久之就產生著良性循環(huán),學生樂于參大課間集體活動,學生的身體機能素質也穩(wěn)定的提高了。
(二)性格成長 大課間活動的開展是學校體育教學的一種新的組織形式。既能保證學生在要完成每天學習任務的同時有充足的體育鍛煉和活動時間,又能由此來調節(jié)學生的心情,釋放學習壓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全面提高學生身心素質。
我們體育教師在編排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過程中,主要是采取讓學生參加集體活動和多人運動項目的方式。這樣既能有效得利用學校有限的空間和體育器械資源,同時還促進學生性格方面成長。由于每個學生家庭方面的不同,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也不一樣。有的孩子性格開朗,在孩子之間就是天生的“孩子王”,但是也有孩子性格冷漠,不善交際,不善于主動和其他孩子接觸。如果教師不才采取積極的改善措施,幫助孩子改變他們心理的缺點,這樣對于孩子的未來就有非常消極的影響。我們體育教師可以借鑒部隊中障礙訓練的方式,布置較為簡易的跑道障礙,讓學生競技完成比賽。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開朗的性格會主動的帶動身邊的同學一起進行活動。而且為了集體的榮譽,孩子們也會努力完成比賽任務。不管從活動過程中,還是完成活動后,學生之間的友誼都會建立的更加密切,性格內向的學生也就會在大家的帶動下,融入更大的交際圈。這就無形的提高了學生們性格素質與交往能力。
(三)提高團隊意識 除了開展集體運動活動,單純的體育活動還可以結合集體舞、游戲、廣播體操、繩操、自編操等娛樂活動來開展大課間活動。多種多樣的集體娛樂活動,有各種不同的活動規(guī)則,這就豐富了小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可以在不同種類的娛樂活動中得到快樂。而更加重要的是,學生在參加集體娛樂項目的同時,需要學生之間不停地去協調和同步,來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或者是完成競技的對抗任務。這就要求參加活動的學生能夠互相信任,能夠互相協調統一完成任務,需要在團隊中有學生來指揮協調大家,團體的學生要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務,同時還是幫助身邊的同學。這樣,在完成整個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從中的各個方面來鍛煉自己的應變能力和集體協作能力。
二、體育教師團隊能力的提高
(一)大課間活動形式多樣
普通教學課程中,體育課程對學生的教學知識考每周的幾節(jié)體育課,這是不足以真正完成體育教育的真正使命的。課余課程的教學,是要堅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注重于培養(yǎng)學生終身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與健身習慣。我們的體育教師團隊,可以有計劃的將體育教學任務,系統的安排到校園大課間活動之中,形成課內課外有機聯系的課程機構。所以,作為小學體育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新的組成形式,大課間活動的組織形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師生共同參與、活動時間效果墻、能夠收到普遍的喜愛。教師能夠在大課間活動中跟學生能夠有更加親密的接觸,讓學生跟教師的關系更為融洽。而且更多的情況下,其他的教師也同樣可以跟學生一起進行大課間活動,在寓教于樂同時,老師在小學生心目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
(二)提升教師在學生中間地位
在這一方面,就更加的對我們的教師團隊在管理方面上,要有更高的提高。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是需要體現現代教育的時代精神,體現教育的全面性、主體性、和發(fā)展性教育原則、共同發(fā)展新課程標準。隨著傳統應試教育的弊端不斷地暴露出來,讓孩子們快樂成長,提高綜合素質水平的呼聲,就越來越高。我們的體育教師,要使我們的體育課程,越來的有鮮活的生命力,體育老師在除了要有扎實的體育專業(yè)訓練的教學能力,還要有對于面對眾多小學生的管理組織能力,還要還要樂于跟廣大小學生一起活動。所以,需要我們體育教師從專業(yè)技術上和心理上,要完善自己在小學生心目中的形象,要不光做老師,更要做學生們的朋友。
三、校園活動管理形式的變化
小學校園“大課間”活動的發(fā)展,是我們廣大教師為青少年著想,發(fā)展小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手段。是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的一項有效的手段,也是推進小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長久手段。從此,小學體育教學的中心,應該由簡單的體育課教學,體育老師的單人教學,逐步的發(fā)展為大的教學課堂,讓學生的活動范圍更大,交際圈子更大,教師不是單純的教育和傳授體育技能,更是指引和引導廣大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四、大課間活動未來的發(fā)展
(一)藝術性
小學生大課間活動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是非常有前景的,是能夠受到廣大師生共同喜愛的。師生共同參加活動,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以體操、集體舞等方式排練集體節(jié)目。這樣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大課間活動,還能帶廣大家長面前和社會面前,為學校營造良好的形象。
(二)全面發(fā)展
以我省為例,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影響范圍,正在逐漸的擴大。大課間體育活動在中小學體育教育的地位,正一步步的被體現。大課間的活動樣式豐富且具有趣味性,能夠結合多方面媒體素材來開展活動。對于豐富小學校園的校園文化生活,體現學校的綜合素質教育,可以利用大課間研究多種具有藝術形式的表演節(jié)目和集體運動項目,讓我們的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從中真正的讓我們的學生在老師的帶動下,做到快樂學習,全面發(fā)展。
大課間活動的發(fā)展,是一項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組織形式。既有別于傳統的體育課授課,又可以很系統,易于管理、操作,且成果顯著。大課間活動是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的強而有效的實施方法。“快樂、積極、團結”已經成為我們在進行大課間活動的指導思想。因此,我們在進行大課間活動的時候,要將工作重點放到全體學生身上,有組織、計劃的引導學生快樂、健康的進行大課間活動,享受快樂的校園時光。
【參考文獻】
[1]王國良.中小學課外體育活動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研究[D].2004.
[2]陳穎悟.我國中小學課間操的產生、現狀及發(fā)展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4.
[3]劉勇.大課間體育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