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激發(fā)閱讀興趣,讓學生愛讀書;指導閱讀方法,讓學生會讀書;拓展閱讀空間,讓學生多讀書。在系列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為學生終身發(fā)展打好堅實的母語基礎。
【關鍵詞】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閱讀方法;閱讀空間
語文是負載文化的交際工具,是“發(fā)展兒童心靈的科學”。讓語文教育適應未來發(fā)展需要,是語文教育改革的目的。因此,無論是從語文的工具性還是人文性角度來講,都必須重視語文閱讀?!墩Z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绷己瞄喿x習慣的培養(yǎng)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想讀書、愛讀書、讀好書,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至關重要。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讓學生愛讀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好一切課程的原動力,能調(diào)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而且,學生對閱讀具有濃厚興趣,本身就是閱讀成功的重要標志,因此,教師首先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以興趣這把鑰匙去開啟兒童的心扉,引導學生走進知識寶庫的大門。
首先,榜樣激勵。孩子的模仿性強,榜樣作用極大,平時我常常給他們講一些名人名家愛讀書的故事,以及身邊人的成材之道。
其次,好書引讀。由于小學生善于形象思維的特點,可選擇有精彩畫面的書給學生看,讓學生猜猜里面寫什么。學生易被吸引,就會熱情地去閱讀,這樣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拓展了學生自由閱讀的空間,倡導學生自由閱讀,學生想讀什么就讀什么,想怎么讀就怎么讀,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形成。
再次,活動激趣。我經(jīng)常開展讀書匯報會,如利用早會賞析、班級詩詞大賽、故事大王等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獵取知識,使學生逐漸把讀書作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班級里曾有一位男同學性格比較內(nèi)向,和其他同學不合群,不善于表達。有一次在他匯報讀書活動內(nèi)容時,我有意地給他準備一些內(nèi)容,并指導他讀好,在他匯報時,那流暢的語言,生動的情感引來同學們陣陣掌聲。從此他變了,變的愛讀書,愛和同學交往,這也許就是讀書給他帶來的喜悅,信心。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學生有了興味,就會全副精神去做事?!闭峭ㄟ^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從內(nèi)心說“我想讀”。
二、指導閱讀方法,讓學生會讀書
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教師必須結合閱讀教學,有目的地教給學生有關如何閱讀的方法,讓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進行自主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指導,使學生會讀,增強課外閱讀積累??梢詮囊韵聨讉€方面做起。
1、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是在長期的閱讀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要做到:一是定書。要閱讀的書一旦選定就一定讀完,千萬不能半途而廢,要養(yǎng)成選一本就要讀完一本的習慣。二是定時。針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讀書的時間,不能想讀就讀,不想讀就好幾天不讀。三要定量。根據(jù)自己的閱讀能力,制定一個讀書計劃。還有要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習慣,朱熹說過:“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薄靶牡健奔凶⒁饬?,邊讀邊想?!笆值健眲t要求學生勤查工具書,邊讀邊畫,教《印度洋上生死夜》一文時,突出抓住描寫皮埃爾心理教學,讓學生通過閱讀感受主人公內(nèi)心活動是如何發(fā)展變化的可以讓學生讀一讀,劃一劃,逐步體會到主人公焦急、矛盾、難受、痛苦的心情,從而體會到主人公高尚思想。
2、培養(yǎng)學生恰當?shù)淖x書方法。讀書的方法有三種:精讀、略讀、瀏覽。要能讓學生根據(jù)文章不同體裁選擇不同方法進行閱讀,當然在初期一般以精讀為主,有了一定閱讀經(jīng)驗和閱讀能力后,三種方法可以交替進行。同時在閱讀過程中要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現(xiàn)在不少學生學了一篇課文,書上干干凈凈,一個字也沒有,這樣讀書肯定沒效果,因此在閱讀時要讓學生讀一讀,圈一圈:要求學生閱讀時,圈出文中生字新詞,利用工具書查閱,弄懂再讀。讀書時劃一劃,想一想:一是劃出不理解的地方,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劃出文章的重點句或優(yōu)美詞句,精彩片段,想想作者為什么這樣寫?好在那兒?俗話說”學而不思則罔“,邊讀邊想才有效益,達到讀有所思,思有所得。還可以抄一抄,寫一寫:好書百讀不厭,讀書不能走馬觀花,了解情節(jié)就算,要養(yǎng)成反復閱讀的習慣。因此,我讓學生準備人手一冊讀書筆記本,摘抄好詞佳句,熟讀成誦,這是積累材料的重要途徑。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課外書,還可以練練筆,寫下心得體會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段進行句子仿寫,語段仿寫,這樣不但訓練學生閱讀能力,還進行創(chuàng)造想象力訓練。
三、拓展閱讀空間,讓學生多讀書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書讀的多,見識就多,作文就好寫。所以在自主探究學習中教師應溝通課堂內(nèi)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會等教育資源,開展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走進“世界是課本”的嶄新天地。我經(jīng)常讓學生廣泛收集資料,向學生推薦名篇佳作,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活動的機會。比如學完《給家鄉(xiāng)孩子一封信》一課后,我就讓學生收集巴金的作品去讀,更多了解巴金思想。學完《印度洋上生死夜》我就鼓勵學生了解有關在生死關頭想到別人,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的故事。這樣把課堂延伸到課外,學生通過訪問,閱讀或上網(wǎng)等多種方法去收集資料,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了語文實踐能力,同時又讓語文教學“活”起來。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實踐活動,首先面臨的重要問題是給學生讀什么?我認為可以分層推薦閱讀書目,綜合開發(fā)課外閱讀的源頭活水。讓精致的文化點心進入孩子們的精神世界,滿足孩子們的心理需求和知識需求,適應孩子時尚需求,體現(xiàn)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拓展性。因此,我向學生分層推薦新世紀教育文庫小學生閱讀推薦書目,以及最受現(xiàn)代中小學生歡迎的五十本書籍,有了可供選擇的讀物參考目錄,學生就有了讀書的方向,就可制定出可行的讀書計劃,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激情,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但閱讀習慣的形成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教學中還要以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促進學生良好讀書習慣的形成。主要是將學生的閱讀活動通過一系列“講”“展”“演”等實踐活動展現(xiàn)出來。一講,我班堅持課前5分鐘演講,每天讓學生輪流上臺交流,課余時間閱讀新聞,趣事,古詩,美文等。學生興趣盎然,視野開闊,語感增強,更令人欣喜的是,學生從課外閱讀中獲得源頭活水。二演,為了激發(fā)學生讀書熱情,使之持之以恒,利用閱讀定期舉行故事會、辯論會以及知識競賽等,以小組為單位,讓閱讀較好的同學引領讀書不認真的同學去閱讀,促進學生間互相合作,創(chuàng)造讀書氛圍。三展評,定期在班級舉行讀書筆記、摘抄本展評活動,讓獲獎同學的作品放在學習園地中供學生欣賞,既鼓勵那些讀好書的同學繼續(xù)堅持下去,又激勵那些讀書落后的學生要求上進,達到全班共進的效果。
豐富多彩的讀書交流活動,不僅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而且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讓學生在閱讀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的樂趣,促進了學生讀書習慣的形成,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為學生將來發(fā)展打好堅實的母語基礎。
【參考文獻】
[1]崔巒.小學語文教學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吳海飛.小學生閱讀狀況調(diào)查分析[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