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和日本無論是在語言上還是在文化上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但同時又是語言和文化都不相同的兩個實體,兩者之間在生活環(huán)境、生活方式、審美意識等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人和人之間的信息交流,語言起著主要的作用,但是信息交流的完成,不僅僅是通過語言來進行的,而是同樣伴隨著許多種非語言的手段?,F(xiàn)實生活中,人們在交談時,并不是只使用語言,而是通過相互的視線、一定的表情、動作、手勢、聲音來進行交流的。這些非語言的行為不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都是被當(dāng)作了傳遞信息的手段。
【關(guān)鍵詞】中日身勢語;文化特征;差異
一、日本身勢語的特點:面部表情
情感的變化最容易體現(xiàn)在面部,而人們還可通過抑制面部表情來控制真實情感的流露,這樣既可以使與他人的交流變得和諧順利,又可以維持個人的體面??刂泼娌勘砬橐种魄楦辛髀?,或許可以找出各種各樣這樣做的理由,但我們卻無法忽視文化差異的存在。人類最基本的表情在不同文化之間都存在其相通的地方,但情感的表現(xiàn)、抑制方式、對情感表現(xiàn)的理解,卻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相去甚遠。
一名在外資企業(yè)就職的日本女職員,接到祖母故去的消息后,便向阿拉伯籍的上司告假。她在外籍上司面前,面部在表達“因為要休假幾天不能工作,實在對不起”的表情的同時,向上司展示的不是失去祖母的傷心,而是微笑。上司迷惑不解地問其他日本職員,得到的回答是,她在拼命地忍著巨大的悲痛,努力地以平常心、平常的姿態(tài)對待。這位失去祖母的女職員抑制著巨大悲痛情感的流露,示以他人的卻是微笑。“悲痛”是每個民族普遍存在的情感,其表現(xiàn)和抑制的方式卻存在著很大的文化差異。
日本人將抑制情感的流露看作一種傳統(tǒng)美德,而且他們面部表情的表露比起西方人就顯得平淡、含蓄了許多。有人曾做過這樣的調(diào)查,讓一組美國人和一組日本人同時看一部恐怖影片,觀察觀后的表情發(fā)現(xiàn),美國人表現(xiàn)出極不愉快的表情,而日本人的表情卻看上去輕松愉快。于是從這一試驗我們可以得知,日本人有將真實情感掩藏、不示以他人的傾向。他們往往用保持表面的平靜來掩飾內(nèi)心的不平靜。他們很少將否定的表情示于他人,或是用微笑來掩蓋情感的流露。日本人的微笑如同行禮一樣從小就受到教育,無論多么不愉快的場合都要盡量表現(xiàn)最和藹可親的笑臉,無論內(nèi)心多么不平靜,臉上都要表現(xiàn)出笑容,這被認為是一種社交的行為規(guī)則和義務(wù)。
日本人“厭惡”的情感表露也不很明顯,可以說克制、抑制“厭惡”的情感表露是為了維持個人的體面,這種體面的維持已經(jīng)成為一種規(guī)則,滲透入日本國民的語言與行為中。
日本人克制情感流露的表情和微笑常常使他國人迷惑不解。由于日本人的憤怒、不滿、悲痛、恐怖的情感表現(xiàn)得過于抑制,因此理解、讀懂日本人的表情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將克制情感、保持平靜看做是一種美德反映了日本文化獨特的一面。
二、日本身勢語的特點:肢體動作
手勢是一個集團共通的信號,在日常生活中起著與語言一樣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手勢所表達的意義也有很大的差別,所以用自己國家的習(xí)慣去理解別國手勢的含義,往往會引起誤會。例如,在中國將食指彎曲代表數(shù)字“9”,如果在日本人面前做這種手勢則會引起意想不到的誤會,因為這一手勢在日本是小偷的意思。我們知道豎起大拇指代表贊賞,而在日本卻代表丈夫、男人、老板;相反,小拇指代表女朋友、女性、女性情人。將兩手食指豎起舉在雙耳上方,代表鬼、生氣,而在中國,這一動作是“牛”的意思。另外,右手握拳在左手掌上摩擦,代表“奉承、拍馬屁”之意。食指和拇指圈成圈,代表“OK”,在日本,這一手勢還代表“錢”。兩手食指交叉在中國是“十”的意思,而日本卻是“不允許、不行、錯誤”之意,兩手腕交叉成“十”字狀也表示同樣的意思。日本人在通過人群擁堵的地方時,會一邊稍稍彎腰,一邊豎起一只手的手掌來示意他人要通過之意。
三、日本身勢語的特點:視線的接觸
在中國以及西方國家,與人交談時看著對方的眼睛是一種禮貌,而日本的傳統(tǒng)禮法卻認為目光視線的交流是一種探尋對方內(nèi)心世界的表現(xiàn),會造成對方的不安,行完禮抬頭時也應(yīng)注意盡量避免與對方目光的突然接觸。在不得不面向?qū)Ψ綍r,應(yīng)將目光投向?qū)Ψ郊缗c腋之間的范圍內(nèi)。所以,日本人在與對方談話時看對方眼睛的時間很短,他們會不停地點頭,或是反復(fù)適時地給對方短暫的視線回送,他們的目光有些閃爍,不直視對方。他們認為直視對方的眼睛是缺乏禮貌的行為。在公共場所如地鐵站、電車上,人們?yōu)榱吮苊馀c他人目光的接觸,或是閉目養(yǎng)神,或是聽隨身聽、看車中廣告,或是看書、看報,這是一種不用目光侵入他人空間、保持自我空間的行為。
日本是一個等級社會,人們從小就被灌輸一種謹言慎行的禮節(jié)和距離意識,所有形式的接觸都有嚴格的限制,視線的接觸也不例外。但與身體其他部位的接觸不同的是,視線不是只靠距離的間隔就可避開的,必須配合“垂下雙眼,低下頭”這樣的動作,所以日本人總給人一種謹小慎微、謙恭的印象。低下頭或挪開視線是一種不用眼睛侵入他人空間的行為。避免視線的接觸、不用目光侵入他人的空間被作為一種禮儀上的規(guī)則來遵循著。而且,由于根深蒂固的“內(nèi)”與“外”的意識,使得他們在與他人的目光交流時保持著中立、謹慎的態(tài)度。但是,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增多,日本的傳統(tǒng)禮儀也在向世界通行的禮儀生活發(fā)生著變化。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人類社會中客觀存在的現(xiàn)象,是一種社會上約定俗成的符號系統(tǒng)。語言既是交際的手段,也是思維表達的工具;既是人們心理活動的再現(xiàn),也是溝通不同個體之間的橋梁。任何一個民族的語言都與其民族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然而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fēng)格和表現(xiàn)特征。身勢語屬于非語言交際的范疇,但在語言交際中有著補充說明強調(diào)、增加、象征或替代等含義, 因此對身勢語的作用不可忽視。身勢語是文化的載體,不同的國家地區(qū),有不同的行為方式,有著不同的語義。所以,研究身勢語的文化特征對外語研究工作和跨文化交流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德春.社會心理語言學(xué)[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12.
[2]高烈夫.日漢翻譯理論與技巧[M].商務(wù)印書館,1993.
[3]尚會鵬.中國人與日本人[M].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
[4]劉宗和.日語與日本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5]武心波.當(dāng)代日本社會與文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6]中根千枝.日本社會[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