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外電影的不斷引進對字幕翻提出越來越大的需求,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主要以接受者為評價翻譯的標準,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可以很好的應(yīng)用于字幕翻譯中,對電影字幕翻譯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奈達功能對等理論在美劇《越獄》中的具體應(yīng)用,并以引用《越獄》中的具體例子加以分析。
【關(guān)鍵詞】功能對等;奈達;字幕翻譯;越獄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外國電影被引入中國市場,這有助于豐富中國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且也有利于中國觀眾了解其他國家的風俗文化。另一方面,作為學習外語的學生來說,看外文電影通常被看做是很好的學習外語的方法,既可以鍛煉聽力,同時也可以學到一些地道的表達。美劇《越獄》是一部情節(jié)驚心動魄,劇情轉(zhuǎn)變迅速、需要觀眾對劇情稍加思考的一部電視劇,即使是學習英語的學生有時也不能很充分地理解演員到底說了些什么,因此在這部電視劇中字幕的翻譯就顯得很重要。奈達的動態(tài)對等要求“讀者對目的語文本的感受應(yīng)與原語讀者對原語文本的感受相同”,這與電影字幕的翻譯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奈達的動態(tài)對等理論對字幕翻譯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二、奈達動態(tài)對等理論在字幕翻譯應(yīng)用的必要性
自40年代起,奈達一直致力于《圣經(jīng)》的翻譯工作,并且在自己的翻譯實踐中總結(jié)出了自己的翻譯理論。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主張對等的“兩個基本方向”:形式對等和動態(tài)對等,同時指出“翻譯是用最恰當、自然和對等的語言從語義到文體再現(xiàn)原語的信息”(Nida,1964a:154),要求“接受者和訊息之間的關(guān)系應(yīng)與原來的接受者和訊息間所存在的關(guān)系保持相當程度的一致”(Nida,1964a:159)。同時奈達的動態(tài)對等理論也指出,要根據(jù)接受者生活背景、知識文化程度的不同等作出相應(yīng)的變更。而電影字幕的翻譯就是以觀眾為導向的。電影翻譯工作者的責任就是幫助觀眾能更好得享受和理解電影創(chuàng)作的美感,同時,電影字幕又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將是一項十分復雜的任務(wù)。奈達的動態(tài)翻譯理論說\"Translation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Nida,1964a:16),也就是說翻譯是更注重內(nèi)容的翻譯,電影在給觀眾帶來娛樂享受的同時也是在交流文化,兩種語言又各具獨特的風格,所以在兩者之間達到絕對的交流是不可能的。奈達功能對等理論要求目的語讀者與原語讀者獲得相同的感受是一致的,動態(tài)對等理論可以適用于電影字幕的翻譯,因此把功能對等理論與電影字幕翻譯結(jié)合起來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三、功能對等理論在字幕翻譯中運用的可能性
雖然來自不同文化的觀眾對同一文化有不同的態(tài)度,但是他們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從基本的說,人都要吃飯、睡覺,另一方面,人在感情方面也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的,比如對待友情、親情、愛情等的態(tài)度和方式。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會發(fā)現(xiàn)即使在不同的國家,情侶間注視對方那含情默默的眼神都是相同的??紤]到人們的個人感情和社會體驗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翻譯工作者能夠運用功能對等理論傳達出不同文化對等的信息。
另一方面,即使是不同語言和文化間也有很多相似和相同點。翻譯作為一種跨文化交流的方式,與文化是密切相關(guān)的,不同文化呈現(xiàn)不同的交流方式,但是語言學家和人類學家發(fā)現(xiàn),即使是文化差異很大兩種文化間也是有相同點的,這些相同點為翻譯的對等提供了可能性。
四、功能對等理論在《越獄》字幕翻譯中的實際應(yīng)用
在《越獄》中,Michael的哥哥Lincoln被栽贓涉嫌謀殺副總統(tǒng)的弟弟而被判電刑,Lincoln從15歲輟學開始就經(jīng)常出入監(jiān)獄,所以人們都不會懷疑Lincoln是被栽贓的,只有從小相依為命的弟弟Michael相信哥哥是被冤枉的,因此Michael決定救出哥哥。Michael是一個很出色的結(jié)構(gòu)工程師,有著不錯的收入,在不能訴諸法律來救出哥哥時,Michael以極端的方式救出哥哥。Michael以搶聯(lián)邦銀行的方式進入監(jiān)獄,并且以自己沒有犯罪記錄,請求法官把他關(guān)在離芝加哥最近的監(jiān)獄里,法官被他清白的經(jīng)歷和富有親和力的外表所感動,答應(yīng)了他的請求,這樣他被關(guān)在了Lincoln被關(guān)押的監(jiān)獄中——Fox River。從此他就和哥哥開始了越獄的驚心動魄的歷程。要原汁原味地體現(xiàn)《越獄》中的美國文化,同時又要滿足字幕翻譯最大程度的本土化,幫助觀眾更好的欣賞《越獄》,字幕翻譯工作者不僅要避免中西文化雜交的怪胎,同時又要考慮到電影字幕翻譯的特殊的時空限制,運用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指導翻譯過程。下面我們將以《越獄》第一季中具體的例子分析奈達功能對等理論在字幕翻譯中的應(yīng)用。
4.1轉(zhuǎn)換
電影與電視劇的特點決定了兩種信息同時通過聲音和圖像呈現(xiàn)出來,字幕必須要和電影畫面相一致,因此翻譯電影字幕時,必須要把隱含的意義翻譯出來,這樣才能讓觀眾更好的理解電影。
例1:The evidence is cooked.
證據(jù)是偽造的。
4.2 添加解釋
由于字幕翻譯的時空限制,添加解釋是萬不得已才會采取的一種措施。由于觀眾對電影制造國的文化不夠了解,并且電影中所給的信息不足,這時觀眾會覺得很困惑電影中到底在說什么,這時翻譯工作者就需要把不足的信息補充出來。
例2:Fernando Sucre:Man, you couldn`t bust a grape in Napa with a set of cleats on.
你在Napa縣就算給你副防滑釘,你也搞不動葡萄。(Napa縣是世界著名葡萄酒產(chǎn)地)
對于原語觀眾來說,他們會知道Napa是葡萄酒產(chǎn)地,但是中國觀眾在看到字面意思時就會覺得很困惑了。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采用‘釋譯’(gloss translation)這種類似翻譯,最貼近原文結(jié)構(gòu),可以加深觀眾對該原語文化的語言和習俗的理解。
4.3 漢語成語的運用
經(jīng)過伊甸園論壇的調(diào)查,在1000名被調(diào)查的觀看美劇的網(wǎng)友中,75%的年齡在19~40歲之間,其中71%~85%接受了大學及以上學歷,我們發(fā)現(xiàn)觀看美劇的觀眾主要是年輕人,并且知識文化水平比較高。因此在翻譯時可以適當?shù)倪\用中國成語,既能滿足他們欣賞的審美要求,同時又能言簡意賅的表達字幕意思。
例3:In for an inch, in for a mile.
得寸進尺。
4.4 引用中國流行語
近幾年由于網(wǎng)絡(luò)的發(fā)展,流行語不斷涌現(xiàn)出來,很多流行語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收入詞典,如果把字幕翻譯成恰當?shù)牧餍姓Z,不僅可以達到更好的對等,同時也將帶給觀眾更多的樂趣。
例4:God, he talks too much
鳥人廢話真多。
4.5 縮減
在口語中,當說話者在思考下邊要說什么時,通常會添加一些語氣詞,但是這些語氣詞并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在翻譯時完全可以刪去。根據(jù)奈達的對等理論,翻譯只要達到自然的對等,不需要原文形式和內(nèi)容在字面上完全一致,并且省去這些語氣詞電影字幕更加流利、自然。
例5:I am Micheal, by the way.
我是邁克。
五、結(jié)語
電影和電視劇作為現(xiàn)代一種流行的藝術(shù),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中國的字幕翻譯仍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仍然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被廣泛的應(yīng)用在字幕翻譯中,對字幕翻譯起到很大的指導作用,字幕翻譯不再僅僅限制在靜止的文本上,開始把接受者作為評價翻譯的標準。這篇文章具體分析了奈達的翻譯理論在《越獄》字幕翻譯中的應(yīng)用,希望對以后的字幕翻譯能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運興.字幕翻譯的策略[J].中國翻譯,2001(4).
[2]譚載喜.新編奈達論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
[3]王佐良.翻譯中的文化比較[A].楊自儉,劉學云編.翻譯新論:1983~1992[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