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七氟烷吸入聯合丙泊酚-芬太尼復合靜脈麻醉應用于小兒氣管異物取出術的麻醉效果。方法 選取行氣管異物取出術患兒45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24例采用七氟烷吸入聯合丙泊酚-芬太尼復合靜脈麻醉,對照組21例采用丙泊酚復合芬太尼麻醉。觀察手術前后相關指標的變化。結果 兩組患兒插氣管鏡后和清醒后平均動脈壓、心率、呼吸頻率均有所下降(P <0. 05)。觀察組患兒術中嗆咳、屏氣及術后惡心嘔吐、躁動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 <0. 05)。且觀察組的出入鏡次數、手術時間以及麻醉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 <0.05)。結論 七氟烷吸入聯合丙泊酚-芬太尼復合靜脈麻醉應用于小兒氣管異物取出術效果顯著,且安全有效,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研究。
[關鍵詞] 氣管異物;芬太尼;丙泊酚;七氟烷
[中圖分類號] R61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36-0078-03
Study on the effect of Sevoflurane and Propofol - Fentany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 pediatric foreign body removal surgery
ZHANG Chen1 SHAO Xuequan2
1.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aizhou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Taizhou 318000,China;2.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Quzhou People's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Quzhou 32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evoflurane and propofol - fentany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 pediatric foreign body removal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45 children with pediatric foreign in our hospital were to be studi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uccessively a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l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24 cases used sevoflurane and propofol-fentany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control group, propofol and fentanyl anesthesia. Some index of surgery were to be observed. Results Two groups of children bronchoscope inserted inserted after bronchoscopy and sober after a mean arterial pressure, heart rate, respiratory rate has declined(P<0.05). Intraoperative observation group of children choking breath,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restlessness incidence were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Discrepancy mirror observation group number, operation time and anesthesia recovery times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Sevoflurane and propofol - fentany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 pediatric foreign body removal surgery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and the safe and effective with no serious adverse event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studies.
[Key words] Bronchial foreign body;Fentanyl; Propofol; Sevoflurane
小兒氣管異物取出術是耳鼻喉科中臨床常見的急癥手術,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及缺氧,若不及時解除,可有生命危險[1]。故需要在麻醉下用喉鏡或支氣管鏡積極行異物取出術。由于患兒對缺氧的耐受性差,而手術與麻醉共用呼吸道,術中易出現氣道痙攣、屏氣而引起缺氧,給手術操作和麻醉處理帶來困難,另手術時需保留自主呼吸、抑制氣管內反射、且麻醉不宜過深,保證患兒及時蘇醒,因此增加了麻醉的困難和手術風險[2]。
常用的麻醉藥物均有一定程度的呼吸抑制作用,對于小兒手術期間麻醉的深淺控制難以把握。研究發(fā)現,在小兒氣管異物取出術中易發(fā)生屏氣、嗆咳甚至喉痙攣,造成患兒缺氧、血壓升高,重者可危及生命[3]。為探討靜脈麻醉藥如何配合才適合小兒氣管異物的取出,本組研究采用七氟烷吸入聯合丙泊酚-芬太尼復合靜脈麻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行氣管異物取出術患兒45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順序將患兒分為兩組。觀察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齡8個月~5歲,平均(3.4±0.7)歲,體重7~21kg,其中右側支氣管異物18例,左側支氣管異物6例,病程5 h~3 d,平均存留時間(27.3±11.7)h;對照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齡7個月~5歲,平均(3.3±0.6)歲,體重8~22 kg,其中左側和右側支氣管異物分別16例和5例,病程4 h~3 d,平均存留時間(26.3±12.5)h。所涉及的異物主要為瓜子、花生米、黃豆、骨頭及塑料異物等。兩組患兒入院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呼吸困難、發(fā)紺等現象,且均排除心、肺、肝腎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和精神異常者,征求患兒意見由家長代簽手術知情同意書。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體重、異物存留的時間等無顯著性差異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麻醉前30 min 肌肉注射阿托品0. 01 mg/kg。進入手術室后建立靜脈通路,監(jiān)測血壓(BP)、心率(HR)、呼吸頻率(RR) 和血氧飽和度(SpO2)?;純喝胧中g室后,觀察組用面罩法吸入5%七氟烷(2~4) L/min,行快速誘導麻醉,保持自主呼吸,此時需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靜注0.005 mg/kg 芬太尼,隨后緩慢靜注2.5 mg/kg 丙泊酚,待患兒睫毛反射消失和呼吸平穩(wěn)后開始手術治療。當麻醉至呼吸循環(huán)平穩(wěn)時導入支氣管鏡,術中視患兒反應間斷追加丙泊酚,吸入七氟烷維持麻醉[4]。對照組以異丙酚2 mg/kg靜脈滴注,繼而異丙酚以(1~2)mg/(kg·h)和芬太尼(0.03~0.08)μg/(kg·min)微量泵持續(xù)注射維持麻醉,根據患兒體動和呼吸抑制程度調整芬太尼和異丙酚泵注速度。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術中術后不良反應和出入鏡次數、手術時間和麻醉恢復時間等,并比較兩組患兒麻醉前后、插氣管鏡后和清醒后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心率(HR)、呼吸頻率(RR)及血氧飽和度(SpO2)等指標變化情況[5]。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 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并進行方差分析,組間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設定顯著性水平為P<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在不同時間相關指標變化比較
兩組患兒均安全完成手術,未出現喉痙攣等嚴重并發(fā)癥。兩組患兒在麻醉后、插入氣管鏡后和清醒后的平均動脈壓、心率、呼吸頻率均有所下降,但均在正常值范圍,且組間相比,隨著手術時間的不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但血氧飽和度各個時段無顯著性差異(P >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出入鏡次數、手術時間以及麻醉恢復時間比較
對患兒異物取出時插入鏡的次數、手術取物的時間以及麻醉恢復時間進行觀察和記錄,結果發(fā)現,觀察組的出入鏡次數(1.8±0.6)次,顯著小于對照組的(3.3±1.7)次,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手術時間(23.1±13.9)h以及麻醉恢復時間(13.5±6.5)h均短于對照組的(44.3±14.7)h和(26.7±7.3)h,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出入鏡次數、手術時間以及麻醉恢復時間比較(x±s)
2.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比較
在治療期間對照組術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高于觀察組,且術中嗆咳、屏氣的發(fā)生率及術后惡心嘔吐、躁動的發(fā)生率均高于觀察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的比較
注:兩組發(fā)生率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χ2=34.083,P <0.05)
3 討論
氣管異物是由于嬰幼兒誤食入大于氣管直徑的異物及食物,引起患兒吸氣性呼吸困難,且隨著時間的延長,患兒會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的蓄積,若不及時解除困難,導致患兒的窒息,從而導致死亡。在異物取出時,關鍵在于保證患兒充分的氧供給、血氧飽和度、血壓以及呼吸心率平穩(wěn)狀態(tài)下,盡量松弛各個肌肉群,從而減少氣管鏡的出入,一次性取出異物,術畢能及時蘇醒,恢復氣道的保護性反射,利于異物碎片的排除,需要在麻醉上有著更高的要求[6]。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時間短、鎮(zhèn)靜良好、可控性強且無蓄積的特點,同時具備抑制咽喉反射及咳嗽反射的作用。藥物注射后患兒可迅速進入睡眠狀態(tài),無痛苦感,且連續(xù)用藥在患兒體內無蓄積現象[7]。而芬太尼則是目前臨床最常用的阿片受體激動劑,鎮(zhèn)痛作用較強,作用時間約30 min,單次使用不會導致藥物在機體內產生蓄積作用,且患兒蘇醒后不良反應少[8]。目前二者聯合麻醉已廣泛用于氣管異物取出術。多項研究證實[9],丙泊酚和芬太尼聯合使用麻醉效果顯著,但可調節(jié)性差,尤其是對小兒氣管異物的取出要求較高麻醉來說,由于麻醉量和其作用的時間難以確切地把握,引起一些肺循環(huán)及呼吸道相關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本組資料表明,對照組患兒在麻醉后、插氣管鏡后和清醒后平均動脈壓、心率、呼吸頻率均有所下降,但與觀察組相比,效果較差,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患兒聯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其效果顯著。這與七氟烷的藥理特性有關,其血/氣分配系數僅0.63,在常用的揮發(fā)性吸入全麻藥中較低,故其誘導、蘇醒過程迅速,麻醉深度具有較強的調節(jié)性并且研究證實,七氟烷通過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和神經肌接頭后膜,有明顯的肌肉松弛作用,適當的麻醉深度可使下頜松弛,咽喉反射易消失。從而減少術中嗆咳、屏氣的發(fā)生率,利于異物的取出。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在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后,患兒嗆咳發(fā)生率減少,降低了氣管鏡插入取出的次數,松弛了平滑肌,利于異物的取出,減少了手術時間,且通過配合丙泊酚-芬太尼的麻醉,進行了有效的麻醉深淺調節(jié),使患兒異物取出后能及時清醒。觀察組采用吸入七氟烷復合丙泊酚-芬太尼的麻醉方法,亦有效地降低置入支氣管鏡時所致的心血管反應,同時丙泊酚也補充了由于開放吸入七氟烷而致的麻醉減淺,保證了足夠的麻醉深度[10]。研究結果顯示,在手術時間、患兒麻醉蘇醒時間以及不良反應上,彼此彌補各自的不足,順利進行氣管異物的取出。
綜上所述,七氟烷吸入聯合丙泊酚-芬太尼復合靜脈麻醉應用于小兒氣管異物取出術效果顯著,且安全有效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江洪,劉才堂,卓慶亮. 瑞芬太尼- 異丙酚復合麻醉在小兒氣管異物取出術中的應用[J]. 臨床醫(yī)學,2010,30(6):80-82.
[2] 王俊霞,崔莉,楊淑芝. 瑞芬太尼復合異丙酚在嬰幼兒支氣管異物取出術中的應用[J]. 山東醫(yī)藥, 2007,47(6):66-67.
[3] 艾春雨,包娜仁,馬 虹,等. 丙泊酚復合七氟烷或瑞芬太尼在小兒氣管異物取出術中的應用[J]. 山東醫(yī)藥,2010,50(44):67-68.
[4] 陳宏志,李璐,陳衛(wèi)民. 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兒氣管異物取出術中的應用[J]. 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2007,14(3):218-220.
[5] 張建剛,薛勇. 丙泊酚復合氯胺酮或芬太尼麻醉在小兒氣管異物取出術中的應用[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3,15(8):32-33.
[6] 于海清,趙偉霞. 小兒氣管與支氣管異物常用麻醉方法比較[J]. 中國實用醫(yī)刊,2011,38(9):108-109.
[7] 楊娟,姜覺如,茅敏華,等. 異丙酚復合芬太尼麻醉在無痛支氣管鏡檢查中的鎮(zhèn)靜與安全性評價[J]. 臨床肺科雜志,2009,14(1):19-20.
[8] 賀燕. 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兒支氣管異物取出術中的應用[J]. 臨床肺科雜志,2013,18(1):178-179.
[9] 宗志軍. 瑞芬太尼復合利多卡因在小兒氣管異物取出術中的應用[J]. 安徽醫(yī)藥,2013,17(6):1020-1022.
[10] 王克滿,馬新,呂益峰,等.術中靜脈應用利多卡因對瑞芬太尼麻醉術后疼痛的影響[J]. 河北醫(yī)藥,2012,34(4):504-505.
(收稿日期:201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