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設計思路及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了解表現(xiàn)人物面部特征的方法。在手捏成型和泥板成型技法的基礎上,用泥條、泥點和泥片來堆塑,并學習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作奇特夸張的臉,以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抓住人物頭像特征,使人物的臉形象有趣和會給人物頭像適當?shù)难b飾是教學重點;而把握人物五官的整體,創(chuàng)造出活潑生動的夸張的臉是教學難點。
三、學生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陶藝基礎知識牢固,好奇心強,且有一定的表達能力。根據(jù)老師的關鍵性啟發(fā),能做出有個性的、有觀賞價值的陶藝作品。但是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還不夠活躍,需要通過各種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才能使他們更加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四、教學過程與策略
1.游戲?qū)?/p>
看一看北京開幕式的笑臉圖片
師:大家還記得北京開幕式中的笑臉嗎?(播放幻燈片)
2.看視頻,引發(fā)學習興趣
師:接下來看一看視頻當中人物臉上的五官有哪些部位在變化,一會兒也要請你們來表演哦!(播放視頻小短片)
3.請學生表演表情豐富的臉。
師:有趣吧!那么我們今天就用陶泥來做一做《夸張的臉》——人物(板書)
評析:該多媒體視頻課件能夠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探索欲望,同時也渲染的課堂氣氛。請學生上臺表演,讓他們能夠很快的進入角色,感受快樂。
小組討論:人物的臉部包括哪幾部分組成?(板書:五官、臉型和發(fā)型)
小組匯報,教師板書:
夸張的臉——人物臉型發(fā)型五官
評析:從語言上的思考,漸漸轉(zhuǎn)化為行為上的探索。這一討論是為以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打下基礎。
教師示范
示范臉型
師:首先拿到一團陶泥后先把它捏成一個蛋形(在泥片內(nèi)填充報紙,邊說邊做),人們有哪些臉型呢?
生:有瓜子臉、圓臉……
師:我們可以先打好一塊泥板,再刻出一個人的臉型。其他臉型就以此類推。
(出示泥板貼在黑板上)
(2)示范發(fā)型
師:人們有哪些發(fā)型呢?
生:有帶劉海的長發(fā);有板寸的頭發(fā)……
(再次出示陶泥板貼)
(3)看畫說夸張的五官,并出示五官板貼。
板書:
夸張的臉——人物臉型發(fā)型五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眉毛
評析:板書主要是以在黑板上“貼泥”為主,文字為輔,留給學生較深的學習印象。這樣直接、簡潔的板書再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把課堂還給學生的課改精神。
找“五官”游戲,研討本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
師:下面老師讓大家來做一個小游戲,來找一找有哪些方法可以來表現(xiàn)夸張呢?我這里有一個長臉頭像(在實物投影上出示一個人物),在旁邊還有許多供你選擇的各種夸張五官。老師想讓大家今天創(chuàng)造出一個夸張的人物。誰想上來試一試?
學生活動(請2名學生)
評析:讓學生通過對人物頭像結構的基本認識和觀察人物五官特征,思考并研究面部結構可以怎樣進行夸張。
師:告訴大家你夸張了人物的哪些部位?
生:我夸張了人物的眉毛和嘴巴,讓他看起來比較有幽默感。(生大笑)
評析: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生生、師生交流,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本課的學習重難點,培養(yǎng)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再次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作業(yè)素材打下伏筆。
師:大家仔細觀察并思考,這兩種成型方法做出來的人物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生:一個是可以立起來的,另一個是平面的。
師:對,這個叫做圓雕,這種呢就叫做浮雕。圓雕作品可以從幾面觀賞???它極富立體感,生動、逼真、傳神。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種雕塑,是一種介于圓雕和繪畫之間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
除了這兩種方法以外,你還知道其他方法嗎?
(出示板貼:手捏成型 泥板成型 綜合法)
評析:通過有趣的游戲來讓學生學到專業(yè)的雕塑知識, 這在高年級的陶藝課上要常常為學生準備。
4.欣賞圖片,并進行比較,找特征
師:很好,你說的很詳細,我們在做人物頭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抓住人物的特征。(出示幻燈片)
《非洲尼日利亞雕塑》:(學生說:)眼睛很大,臉鼓得異常飽滿,脖子上掛的圈圈淹沒了下巴,很好的體現(xiàn)了非洲某部族的形態(tài)。
中國商代《青銅人頭像》:嘴巴扁平且非常長,眼睛耳朵都超出正常人的比例,耳朵有比現(xiàn)代人常說的招風耳更夸張的形狀,且有很大的耳洞,眼睛呈三角形。
《阿?!罚喝缒樑指郑煨「?,眼細更細,鼻短更短,使阿福胖胖可愛的形象更突出。
評析:前面看老師講了夸張的手法,現(xiàn)在該學生自己說一說,提高觀察能力。
5.總結五官造型設計
師:臉部的夸張,只要突出表現(xiàn)臉上某部分的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或是額頭、顴骨、下巴等 ,就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請你用手去摸一摸剛剛所說的幾個地方吧,感覺一下它們是什么形狀?
評析:用手去觸摸,使身邊的藝術更真實,更完美,做出來的作品更自然。
師:做之前我們再欣賞一組夸張的臉圖片。記住我們要抓住人物的某一特征來進行夸張才有趣。絕不可以惡意夸張,我們要爭做文明人。
6.作業(yè)要求
基礎作業(yè):作品中有明顯的夸張部位;
提高作業(yè):大膽嘗試在作品中添加飾物,使人物更生動有趣。
評析:在作業(yè)要求里要有分層教學的內(nèi)容,使不同層面的學生在這節(jié)課中都有所收獲,從而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學生練習
分手捏成型、泥板成型和綜合法三大組完成作業(yè)。
評析:讓學生分組單項合作學習不僅能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研究能力,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水平,還能讓學生找到自身的閃光點,增強自信心。
輔導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各個大組進行輔導。
展評:(做好放在展臺上,老師將較優(yōu)秀的作品貼上蝴蝶結或領結并請作者來臺前說一說。)
自評:請學生拿著自己的作品來說一說創(chuàng)作由來。
互評:說一說同學的“表情”哪里最有趣。
師評:表揚比較夸張的作品,鼓勵學生大膽表現(xiàn)人物表情。
五、課后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人物夸張的臉,下一節(jié)我們再學習動物的夸張的臉。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