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用來表達思想感情和傳遞信息的,而語言的表達需要借助文字和詞匯,所以在信息的表達和傳遞中詞匯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現(xiàn)高中英語新教材,內(nèi)容貼近現(xiàn)代生活,富有較強時代氣息,涉及科技、音樂、文學、藝術、媒體等題材,其中許多鮮活的人與事能夠引起學生思想情感的共鳴,從而激發(fā)青年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新教材還有一個明顯特點——詞匯量大,每個單元約六七十個甚至更多的單詞與短語,因此記憶詞匯自然成了學生的艱巨任務。而記憶單詞卻是一件讓學生普遍感到頭痛的事,面對如此龐大的詞匯系統(tǒng),他們不知所措。因此,如何激發(fā)、調(diào)動學生記憶詞匯的積極性,如何幫助學生高效、持久地記住所學詞匯,就成了我們英語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隨著英語新課改的深入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新大綱對學生詞匯量的要求也有所增加。對于廣大中學生來說,尤其是我們農(nóng)村中學的學生,要學好英語的確不容易。事實表明,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承認英語是他們的“跛腿“學科,學起來費時費力。首先,詞匯這一關就是一道很難邁過的坎,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考試成績。那么,在我們的日常教學和備考工作中,該怎樣幫助學生攻克詞匯關,使其樹立信心,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成績呢?
下面我簡要談談我們的一些努力和嘗試。
一、新大綱新要求下對詞匯量的認識
認真研讀近幾年的考綱和考試說明,結(jié)合近幾年的高考試題,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新高考對學生詞匯量的要求在明顯增加。這種增加一方面表現(xiàn)在絕對詞匯量的增加。這是政治、經(jīng)濟和生活發(fā)展的需要。這方面老師要注意考綱和考試說明的變化;另一方面就是相對詞匯量的增加。這里我所說的相對詞匯量是指老詞新用和舊詞新義現(xiàn)象。如put一詞作“說/表明/闡述”的意思,盡管To put it simple?這一短語在第六、七模塊都出現(xiàn)過,但很容易被忽視。又如say一詞,這也是學生再熟悉不過的了,但其作“假定/認為/比如說”和“(用數(shù)字、文字、符號等)表示”,這兩個意思學生就比較陌生了。在實際的考題中常會碰到??磧蓚€例句:①You could learn to play chess in ,(let′s) say,three months.②A notice saying?“No parking”
二、讓學生明白記憶詞匯的重要性
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或者說詞匯是語言的生命。離開詞匯,語言就失去了實際意義。如果詞匯貧乏、詞義含糊,就會造成理解和表達的障礙。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曾經(jīng)說過:“沒有語法人們表達的事物寥寥無幾,而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事物?!倍以~匯量的擴大是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的前提和基礎。在掌握基本的英語語音、語法后,學習進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詞匯量的擴展。由此可見,詞匯學習在語言學習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這個道理必須首先讓學生清楚明白。同時教師也應向?qū)W生說明,學習詞匯中遺忘是正常的現(xiàn)象,學習就是同遺忘作斗爭,逐漸使學生消除焦躁畏難情緒,樹立信心、恒心,使其產(chǎn)生學習和記憶詞匯的興趣和動因。
三、努力構(gòu)建英語詞匯教學策略的多元模式
詞匯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應該是多元的。在常規(guī)教學中教師可以實施側(cè)重技能的多元設計(如閱讀、寫作)或側(cè)重能力的多元設計(如表達能力),以語義模式、語境模式和運用模式來實施。
1.語義模式
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一切可利用的途徑(查字典、查資料。查參考書、上網(wǎng)查詢或相互討論等),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將與某一語義相同、相近、相關的詞匯進行收集、整理、歸納和拓展。如與歷史文化相關:history,historical,ancient,dynasty…這樣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自己動手的能力,讓學生參與其中,其樂無窮。
2.語境模式
所謂語境(context)指的是上下文,即詞,短語,語句或章篇及其前后關系。呂淑湘先生曾說過:\"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眾所周知,孤立的東西不容易記憶。要有效地掌握詞匯,就應該將詞匯與句子、語篇結(jié)合起來。從使用詞匯的角度看,詞語連成句子或連成話語,才能實現(xiàn)其表達思想的交流功能。因此在課文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應該孤立地進行詞匯教學,應千方百計地把詞匯與句子,語境結(jié)合起來,應該多讓學生自己造句,掌握詞的用法。在詞匯與句子結(jié)合的基礎上,我們還將詞匯、句子與語篇相結(jié)合,進一步擴大詞匯的交流功能。每學完一個對話、一篇文章后,我們讓學生聽寫,根據(jù)對話、課文改寫材料,讓學生復述或自編對話,復述背誦課文或進行相關的寫作練習。將詞匯與句子,語篇相結(jié)合,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詞匯,而且能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發(fā)展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達到學好英語的終極目的。
3.運用模式
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詞匯后,教師要鼓勵他們積極運用所學詞匯,培養(yǎng)其語言輸出意識。已學過的詞匯只有經(jīng)過反復的語言實踐才會掌握的更牢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腰營造良好的英語氛圍,給學生創(chuàng)造輸出詞匯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聽、說、讀、寫語言實踐中運用所學詞匯。
在聽中運用詞匯。教師利用一切聽的機會向?qū)W生呈現(xiàn)詞匯,如教學Unit 17 Laughter?時,讓學生反復聽幾次不同的笑聲,再引出giggle, burst out laughing, fall about laughing?等詞匯和短語,這時學生記起來就非常輕松,并且也很難忘記。另外,在平時的聽力練習中亦可引導學生使用詞匯。
在說中運用詞匯。教師要求學生圍繞某一話題開展pairwork、group work,盡量用上重點新詞匯。如叫學生談論The future of cyberspace時,讓他們學會運用pessimistic、optimistic、hacker、terrorist、chaos、virtual reality等。
在讀中運用詞匯。教師可以在閱讀課的語篇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新詞匯。如在組織學生完成一系列的與reading comprehension有關的任務時,讓學生運用新詞匯進行ask and answer, multiple choice ,使用和鞏固新詞匯。
在寫中運用詞匯。寫的訓練應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可讓學生先練習造句、連詞成句,再寫語段,最后連句成篇。
總之,詞匯學習在英語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應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努力改變詞匯教學觀念,研究詞匯教學的規(guī)律,積極探討提高詞匯教學效率的策略,創(chuàng)造性的選擇詞匯教學的方法,使學生在掌握英語詞匯的同時提高英語運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