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從習慣養(yǎng)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資本,一個人養(yǎng)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我們抓住習慣培養(yǎng)這個根本,就抓住了教育的最有效途徑。
學習習慣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學習情景下自動的去進行某些活動的特殊傾向。也就是說到了一定時候,孩子會自動地學習。如:有一個老師帶孩子去參加一個全國性的競賽,回來后很有感慨的說了一件事:那天在輪船上,晚餐后,同學們都在甲板上觀看風景玩去了,過了一會兒,沒經(jīng)任何人提示,也沒任何人要求,到該做功課的時候了,有個孩子就獨自到船艙里拿出書本,旁若無人的開始學習起來……老師感慨道:那就是習慣。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一、讓孩子養(yǎng)成有計劃的習慣
如果沒有目標缺乏計劃,孩子就會失去努力的方向和動力,成績自然難以提高。制定計劃,并按照計劃學習,將引領孩子走上通往成功的學習之路。學習計劃制定的好處在于可以幫助孩子克服惰性和倦怠,尤其和自我獎勵制度相結合就更加有效。可以確保孩子不會浪費時間,還會做些其他該做的事,如運動娛樂。制定學習計劃的好處主要體現(xiàn)在:
1.可以使孩子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讓他清楚哪些事等著做。
2.可以增強孩子的學習效能感,每天都有成就感。在安排學習計劃時,重要的事要先做,這樣才更有效率。一個簡單的閱讀計劃:一本書共21章,7天讀完,那么每天三章,分別什么時間讀。要想獲得成功,必須有清晰而明確的目標,否則沒有方向渾渾噩噩。只有目標沒有計劃,那么目標永遠是空想。計劃是通往成功的路線圖。只有那些確立了目標并有明確計劃的人,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疾步如飛,奔向成功。
有了目標和計劃后,還要有詳細的時間表,時間表制定的應注意:
(1)重要的事情要先完成
(2)不同的內(nèi)容交叉安排
(3)考慮時間段的長短避免中途打斷
(4)利用好零碎時間。
制定好計劃和時間表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嚴格按照計劃進行學習,教師要和孩子一起檢查計劃完成的情況。
二、讓孩子養(yǎng)成專心學習的習慣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專注使人強大。注意力是孩子進行學習獲取知識的重要條件。學習的成敗,不禁依賴于一個人的聰明才智,而且依賴于他的注意品質。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等于打開智慧的大門,讓知識源源不斷的進來,反之,就是拒絕各種信息于大門之外。對于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孩子,我們要耐心和孩子一起分析哪些因素導致學習時不能專心,對癥下藥。應對走神孩子可以有自己的方法:1.做記號提醒自己;2.專注呼吸;3.對自己說:回到這來。要用減法,起初不能把標準定太高太硬性,應該逐步減少不良習慣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終使之不再出現(xiàn)。這需要一個過程。即使孩子有毛病,我們也不能總把這件事情掛在嘴邊習慣性的抱怨,這樣做容易給孩子不良的暗示,消極的判斷。
三、讓孩子養(yǎng)成質疑提問的習慣
養(yǎng)成質疑提問的習慣,遠比回答一個問題更重要,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最佳開端。質疑提問是主動的思維,養(yǎng)成了質疑提問的習慣,孩子的成長學習過程會成為一個樂趣無窮的探索之旅,孩子的視野得以擴展,知識得以積累,思維更加靈活,心靈日益豐富。要讓孩子明白,提問不是愚笨的反映,而是獨立思考追求真知積極向上的表現(xiàn)。通過問題,老師也可以了解學生認知水平的發(fā)展,提供更合適的教育。我們?nèi)绻麑⒆拥膯栴}心不在焉或不耐煩,他們就會減少動腦子提問題的熱情,漸漸放棄自己的想法。高明的老師“寧給孩子一架梯子,不給孩子一個果子”,他們面對孩子的提問,往往不是簡單地告訴答案,而是關切地友好地向孩子提出反問,引導孩子不斷思考,不斷探索問題的答案。
四、讓孩子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
預習可以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培養(yǎng)自學能力,發(fā)現(xiàn)自己的知識缺陷及時掃清聽課障礙,可以發(fā)現(xiàn)難懂的地方提高聽課效率。預習不是簡單的閱讀教材或者把課內(nèi)的事情放到課外來做,不僅僅是把教材從頭到尾閱讀一遍,全面提前掌握教材內(nèi)容,這樣就變成了一種變相的灌輸學習。預習并不需要提前弄懂新課的所有內(nèi)容,而應將視野擴大到教材以外的空間,融入孩子自己的思考和體驗,要發(fā)現(xiàn)自己在知識上的缺陷和不足,發(fā)現(xiàn)不能理解之處,從而對課本的學習產(chǎn)生深層次的反思與感悟。預習可以是閱讀課文及相關背景資料,也可以是動手操作。剛開始培養(yǎng)預習習慣,要求孩子全面預習是不現(xiàn)實的也是沒必要的。要有選擇性,可以從孩子感到比較吃力的學科開始。預習可以有:1.學期預習,對課本目錄進行大體瀏覽。2.可以有周預習,一般在周末進行,有助于孩子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3.日預習可以在每天作業(yè)之后進行,時間可長可短。
五、讓孩子養(yǎng)成認真聽講的習慣
課堂學習是不可替代的基本學習形式,是孩子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要讓孩子聽課,首先要知道孩子聽不進去的原因是什么,我們要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談一談,不急躁,這樣孩子才能打開心扉,針對不同的原因,提供更有針對性更具體的要求和幫助。指導要具體,不空洞,允許孩子有反復。教給孩子方法比反復提醒更有效:如課前準備包括物品、心理和知識準備。讓孩子學會傾聽:聽老師講課的思路,聽老師講課的重點,每節(jié)課的結尾,常常是對本課內(nèi)容的總結而不是重復。還應特別注意老師講課中的提示。耳朵聽,眼睛看,積極思考,記好筆記。
六、讓孩子養(yǎng)成及時復習的習慣
為了保持學習的效果,必須盡早加以復習,這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復習是課堂學習的延續(xù),是對課堂所學知識的鞏固記憶,歸納整理和融會貫通,所以一定要幫助孩子養(yǎng)成復習的習慣,掌握科學的復習方法。當天的功課當天復習,表面看起來是增加了負擔,而實際的效果卻是從總體上節(jié)約了學習的時間。這就好比一座房子不能等到垮掉再修一個道理。孩子經(jīng)常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將分散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融會貫通,經(jīng)過反思悟出其緊要的東西,概括出知識的要點。課后復習可分四步進行:嘗試回憶,鉆研教材,整理筆記,有效回憶。分散復習和循環(huán)復習相結合。
總之,任何良好習慣的形成都要經(jīng)過反復多次的鍛煉,要持之以恒,不能見異思遷。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適時表揚學生,激勵學生。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因此我們老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力,激勵學生堅持下去,不可半途而廢,重視和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將使孩子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