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了解大學女生早餐食物攝取的數量和質量,為高校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的預防保健及健康促進工作提供參考。方法:采用食物頻率法收集學生早餐食物的攝取情況。對收集到的資料用Epi info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并建立數據庫,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學生進食早餐的情況在年齡(x2=34.076,P =0.000)和生源(x2=66.542,P =0.000)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有隨年齡的增長而好轉的趨勢,城市學生好于農村學生;學生早餐所選食物的種類在不同年級上有顯著性差異(x2=34.058,P =0.000),高年級學生選擇的種類比低年級學生豐富。學生對吃早餐的態(tài)度在年齡上有顯著性差異(x2=210.440,P =0.000),年齡越大越認為早餐重要。結論:高校女生對吃早餐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高校女生早餐結構不合理,食物種類較單一,質量不高,應加強營養(yǎng)教育。
【關鍵詞】早餐;大學女生;營養(yǎng)教育
【中圖分類號】R1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882-02
眾所周知,不吃早餐對身體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早餐質量關系到一上午的學習和工作,為了解學生早餐食物攝取情況,引導學生正確選配食物,提高學生早餐質量,以保證學生上午有充沛的精力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習效率,筆者對重慶市某高校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報告如下: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次調查對象為重慶市某高校在校學生;采用分層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先將學生按年級分層,再從每一層抽出10個班,共20個班1118名學生(實際參與調查者1224人,剔除不合格問卷后有1118人);全為女生,年齡在17~22歲之間,其中入校讀完一學期的學生628人,占56.2%,讀完三學期的學生490人,占43.8%。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資料,所調查的學生全都未接受過營養(yǎng)學及預防醫(yī)學相關教育。
調查表根據2002年中國營養(yǎng)學會“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1、2]的問卷進行修改,主要內容包括調查之日前一周內進食早餐的頻次、早餐的食物種類和數量;為保護學生的隱私和保證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調查采用無記名問卷法,問卷在筆者的指導和監(jiān)督下,由學生獨立完成并當場收回。共發(fā)出問卷1224份,收回有效問卷1118份,問卷有效率為91.3%。
2 結果
2.1 調查之日前一周內進食早餐的次數(表1)
由上表可知,有61.5%的學生上課有不良表現。通過交叉列表分析,并進行x2檢驗,每天吃早餐的學生上午10:00后在課堂上的表現好于非每天吃早餐的學生,差異有顯著性(x2=774.458,P =0.000)。
2.4 學生不吃早餐的原因
有55.5%的學生認為是早上起得晚,沒時間;19.7%的學生認為是沒食欲; 有12.7%的學生認為沒有好吃的食物;有5.8%的學生認為是錢不夠,要節(jié)約;有4.3%的學生認為要減肥;還有2.0%的學生認為是沒有吃早餐的習慣等原因。通過交叉列表分析,并進行卡方檢驗,本次調查學生不吃早餐的原因在年齡和生源上都沒有顯著性差異。
2.5 學生對吃早餐的態(tài)度(表4)
有61.5%的學生認為很重要,應該每天吃;有22.4%的學生認為可吃可不吃;有16.1%的學生不知道。通過交叉列表分析,并進行卡方檢驗,本次調查學生對吃早餐的態(tài)度在年齡上有顯著性差異(x2=210.440,P =0.000),年齡越大越認為早餐重要。
3 討論
在本次調查中,雖然高校女生從不吃早餐的較少,但每天都吃的也不多(見表1)。由表4可知,有38.5%的學生對早餐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這可能是學生不吃早餐的重要原因。由表1可知,年齡大者吃早餐的次數較多,這可能是年齡大者一般都是高年級學生,入校后從其它途徑接受了一些營養(yǎng)學知識,懂得早餐的重要性(見表4),知道如何進行合理營養(yǎng)。
通過本次調查,還顯示絕大部分學生在上午10:00以后常有的不良表現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思維慢,甚至頭暈、心慌等,經統(tǒng)計學分析,這些不良表現與學生是否吃早餐之間具有相關性(見表3)。說明學生對不吃早餐的危害還缺乏足夠的認識,沒有把這些不良表現與自己沒吃早餐或與早餐質量不高聯系起來??梢?,對學生進行營養(yǎng)知識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新生,他們有的剛剛離開父母,缺少父母的關心和監(jiān)督,缺乏營養(yǎng)學知識,有不良飲食習慣如偏食、挑食、盲目節(jié)食等,或者認為沒有可口的飯菜,再加上早上睡懶覺,在時間上來不及,所以就不吃早餐了。有研究表明,早餐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會提高一天的碳水化合物利用率。所以,學校除了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健康教育外,還應對學校食堂的服務人員進行健康教育,改善食堂條件,編制合理的膳食計劃,能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正確進行食物選配,進行科學的烹調加工,既要色、香、味俱全,又要講究營養(yǎng),為學生提供既可口又營養(yǎng)的早餐??紤]到部分學生早上食欲欠佳,進食較少,上午10:00左右有饑餓感等,食堂應為學生準備點心、牛奶、豆?jié){等以供學生加餐。
對于學生不吃早餐的原因,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主要是早上起得晚,而且在年齡和生源上沒有顯著性差異,所以學校應對學生的作息制度執(zhí)行情況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并指導學生進行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加強管理,以便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吃早餐。
總之,本次調查顯示學生早餐食品單調,質量差;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產熱營養(yǎng)素攝入量均低,不能保證上午學習的需要。為了讓青年學生有健康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學習,為了使他們能更好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更好的投身社會,需要學校、家長、學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冠生,孔靈芝.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之九:2002 行為和生活方式[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
[2] 中國營養(yǎng)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1-205
[3] 馮玉榮,范利國. 某醫(yī)學院貧困大學生早餐行為調查[J]. 中國校醫(yī).2008.22(5):529.
[4] 李繼香; 鄭劍聰; 林東升等. 醫(yī)學生早餐情況調查分析[J]. 長治醫(yī)學院學報.2012(4):250-251.
[5] 張蕾,孫靜. 河南某高校學生早餐狀況調查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0(32):241.
[6] 王愛紅,米志寬,張正祥. 醫(yī)學生早餐情況調查分析[J]. 現代預防醫(yī)學. 2008(19):3700-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