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1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845-01
實施入托入學查驗是貫徹實施中國傳染病防治法的一項重要內容。每年的三月、九月學校幼兒園新生入學、為加強學校及托幼機構的傳染病防治工作,有效控制疫苗針對傳染病在學校托幼機構爆發(fā)、流行以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根據教育部、衛(wèi)生部、關于開展入托入學查驗接種證的通知,我院承擔轄區(qū)幼兒園學校接種證查驗的工作。兒童入托、入學前一律憑預防接種證到家庭所在的轄區(qū)醫(yī)院進行接種證查驗,合格后加蓋“基礎疫苗已完成”或“加強疫苗已完成”章方可入托、入學。從2005年開展查驗工作至今,計劃免疫門診采取由校醫(yī)統(tǒng)一收取接種證,我院派遣計劃免疫工作人員入校查驗,對逾期漏種兒童下發(fā)通知單由兒童監(jiān)護人帶孩子至接種門診補種。
回顧近幾年工作對存在一些問題進行分析整改。以保證此項工作順利完成。⑴兒童家長對計劃免疫知識知曉率較低,對接種工作不配合,部分家長對預防接種依從性不強,多次通知仍不能按時補種。⑵孩子新入托入學環(huán)境不適應,經常生病影響疫苗接種。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隨父母各地流動,對國家擴大免疫疫苗接種政策知曉率低,漏種疫苗較多。短時間不能補種完全。⑷每年疫苗接種事件對家長早造成負面影響,進而影響疫苗接種。⑸部分私立學校幼兒園校醫(yī)經常更換,工作連續(xù)性不強。⑹部分疫苗為收費疫苗,不可強制執(zhí)行。如水痘傳染性極強,在潛伏期即有很強的傳染性,,近距離接觸對未接接種水痘兒童極易造成感染并造成疾病快速流行,并影響正常教學秩序,對家長社會增加負擔。
為確保入學入托兒童按照免疫規(guī)劃流程完成疫苗接種,建立有效免疫屏障為保障轄區(qū)兒童身體健康。我院計劃免疫門診采取多種措施、對托幼兒童查驗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疹、乙肝、流腦、乙腦、甲肝、麻腮風等國家擴大基礎疫苗接種情況進行查驗,同時及時的對托幼、學齡前兒童進行漏種疫苗接種和麻腮風、白破二聯(lián)疫苗加強接種。對已完成全程疫苗的兒童進行加蓋“基礎疫苗已完成” 或“加強疫苗已完成”章,我們以高度責任心認真查驗每個兒童的接種證,分析以上原因對免疫接種未完成兒童采取以下措施:
(1)安排專題講座、對轄區(qū)幼兒園、學校、園醫(yī)、校醫(yī)進行免疫接種知識培訓及兒童常見病多發(fā)病防治。達到詳細了解免疫接種流程。能夠獨立熟練查驗接種。在兒童準備入園入學前及時發(fā)現(xiàn)漏種針次,并督促家長至原接種門診補種。
(2)對全部入園入學兒童基礎疫苗接種信息進行接種證電子表格錄入,實施實時監(jiān)控,對達到接種疫苗時間兒童及時通知補種,并在電子表格中錄入,在各類疫苗查漏補種不用再次收取接種證達到快速收集資料。
(3)充分利用河南省預防接種信息平臺,對在本省接種的異地兒童接種信息進行核查登記,并及時上傳補種信息,避免重復個案,達到信息資源共享。為政府統(tǒng)計接種率做好基礎工作。
(4)安排有經驗的計劃免疫工作人員深入轄區(qū)學校幼兒園,現(xiàn)場進行查驗,填寫補種通知單。收取未種兒童接種本。由班主任通過校信通通知家長帶未種兒童補種
(5)對接種兒童詳細詢問免疫史、過敏史、健康情況。做到安全接種。并將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告知家長,預防接種疫苗發(fā)生異常反應時,對家長要先及時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和心理護理,在心理疏導和心理護理過程中要講究技巧和正確的方法才能有效,取得家長信任并配合處理措施得以保證接種流程順利實施。
(6)認真做好查驗工作的各項登記,;無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詳兒童按照麻疹、脊灰、乙肝、卡介苗、百白破順序及時預約,督促其盡快完成接種。完成接種后將完成接種信息填入登記入檔保存。并將補種記錄反饋至學校幼兒園。
(7)重視與學校幼兒園溝通聯(lián)系工作,對轉園轉校的插班生把查驗接種證列入報名條件,對發(fā)生在學校的疑似傳染性疾病如水痘、手足口安排專家會診排查,及時隔離處置,避免相關疾病的傳染流行
通過本次入托、入學查驗工作開展,接種證查驗普及率100%,基礎疫苗全程接種率95%,保障了廣大兒童身體健康,保證了適齡兒童順利入托、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