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824-01
患者,女,46歲,因“消瘦半年余,伴大便不暢一周,加重一天”,于2012年5月17日入住本院。
患者入院前半年,因腰骶部疼痛在當?shù)蒯t(yī)院及省級醫(yī)院診治后,被確診為子宮癌,入院檢查,一般情況差,消瘦,貧血貌,眼瞼輕度浮腫,入院診斷:1、急性腸梗阻,腫瘤引起;2、子宮附件腫瘤晚期伴全身多處轉移;3、左下腹包塊待查4、極重度貧血;5、多器官功能衰竭。
實驗室檢查:RBC 3.07*10^9/L,HGB 51g/L,HCT19.5%,MCV 63.5fl,WBC 5.3*10^9/L,Nc 81.3%,Lc 8.4%,MON 9.6%,EOS 0.7%,PLT 392*10^9/L
低蛋白血癥,TP57g/l,ALB 31g/l,血型\"O\"型,RH 陽性
臨床醫(yī)生以糾正貧血及低蛋白血癥向輸血科申請懸浮紅細胞4u,血漿200ml。
經輸血科完成輸血前相關檢驗及交叉配血相符后,臨床護士從輸血科取回血液,經雙人核對,嚴格按輸血操作規(guī)程給病人輸入第一袋2u懸浮紅細胞,血袋號為1011018202,采血時間2012年5月4日,失效日期2012年6月8日。輸血過程中前10多分鐘,血液輸注順暢,因患者稍感不適,便減慢輸血速度,隨后便發(fā)現(xiàn)血流逐漸變得不通暢至不滴,臨床考慮減緩輸血速度影響可能,便重顛倒血袋輕輕混勻數(shù)次后給予生理鹽水更換輸血器,后輸血順暢,20分鐘左右患者胸悶不適,于是暫停輸血,肌注非那根25mg。35分鐘后再次輸血,前10多分鐘輸血順暢,后血流速度逐漸變得緩慢至不滴,臨床考慮為病人體質虛弱,血管細導致輸血停滴,再次更換輸血器重新穿刺,仍出現(xiàn)同樣現(xiàn)象。2小時40分后血液再次停滴,共輸入血液約1u。臨床護士通知輸血科醫(yī)師到場觀察處理。
1 處理方法:
輸血科工作人員到病房查看后,發(fā)現(xiàn)血液在濾網中形成凝塊,立即進行如下處理:
1.1 即囑咐值班護士立即停止該袋血液輸注,更換輸血器,輸注另一袋2uRBC懸液,并密切觀察;
1.2 查看更換下的另3副輸血器,發(fā)現(xiàn)濾網中均都有凝塊形成;
1.3 檢查血袋內剩余未輸完的懸浮紅細胞,血液外觀、性狀正常,無凝塊;
1.4 對這袋血再次進行血型鑒定及交叉配血,復核結果與先前檢驗結果相符;
1.5 觀察另一袋RBC懸液輸注情況:輸血順暢,病人無不良反應,直至輸血結束。
2 實驗觀察方法:
輸血科將出現(xiàn)問題的剩余血及輸血器回收,并進行如下試驗觀察:
實驗觀察1、將出現(xiàn)問題的剩余血,用同一廠家同一批次的輸血器進行輸注試驗,結果輸血器濾網中發(fā)現(xiàn)凝塊;血液隨滴注時間增加而速度減慢,濾網凝塊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增大。
實驗觀察2、將血站報廢血用同一廠家同一批次的輸血器進行輸注試驗,結果輸血器濾網中未發(fā)現(xiàn)凝塊;
實驗觀察3、收集實驗觀察方法1滴出的血液,用另一廠家的輸血器進行輸注試驗,結果同實驗觀察方法1;
實驗觀察4、收集實驗觀察方法2滴出的血液,用另一廠家的輸血器進行輸注試驗,結果同實驗觀察方法,2;
實驗觀察5、將輸血器濾網中凝塊涂片,進行涂片瑞氏染色鏡檢,可見大量成堆WBC及纖維網狀物,WBC中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
實驗觀察6、用血袋內剩余血用sysmex1800i五分類全自動血球計數(shù)儀進行細胞分析:WBC:15.8×109∕L, 推片進行瑞氏染色,鏡檢作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EOS占21%,
實驗觀察7、收集出現(xiàn)問題的所有血液,用白細胞過濾器進行濾白處理,白細胞過濾器濾網處出現(xiàn)實驗觀察方法1情況,反復更換過濾器,濾出所收集血液;
實驗觀察8、將進行濾白處理的血液用上述兩個廠家的輸血器再次進行輸注試驗,結果血液滴注順暢,濾網內沒有再出現(xiàn)凝塊。
3 結論:
上述實驗表明,本例輸血不暢和濾網內出現(xiàn)凝塊應是嗜酸性粒細胞增高引起。
4 討論:
4.1 造成輸血不暢的原因1有由于庫血、血凝塊、冷凝集素、及輸血速度緩慢而導致的輸血器管道堵塞;針頭位置不妥如穿刺針頭斜面緊貼管壁、針孔部分或全部露在血管外;以及血管痙攣等因素,同時也有引紅細胞保存時間過長,碎片小凝塊增加;或采血不暢致血液抗凝不好;或輸血或過濾時未充分搖勻等導致輸血器堵孔或過濾器堵孔,但上述記錄及試驗均表明:前述原因均不是造成此次血液凝固而致輸血不暢的原因。
4.2 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疾病2有寄生蟲感染、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慢性白血病等,嗜酸性粒細胞具有粘附、趨化、吞噬、脫顆粒等作用,能殺傷細菌和寄生蟲,抗過敏反應,促炎癥作用等。白細胞離開人體3—5天便喪失活性,但它所吞噬的細菌、病毒、真菌、顆粒仍存在于血液中,當此類血液輸注給身體衰弱的病人,??梢鸱侨苎园l(fā)熱反應,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癥等7。本例患者一般情況差,消瘦,體弱,輸血10多分鐘后出現(xiàn)胸悶不適,也應考慮由前述原因引起的輸血反應。
4.3 在臨床輸血過程中,在給體弱、抵抗力差的患者輸血時,應考慮使用去白細胞RBC懸液6,或輸血時使用白細胞過濾器去除白細胞3,4,5,以減少臨床輸血反應;在遇到臨床輸血過程中在輸血過濾器發(fā)生血液凝集時,應立即停止輸注,將輸血器連同剩余血液送輸血科、檢驗科檢查,一經查實血液凝固由供者血液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引起,此袋血液即應棄去不用,重新配血給患者輸用。
4.4 建議中心血站對獻血員的檢驗增加血液細胞學計數(shù),一旦發(fā)現(xiàn)嗜酸性粒細胞增高,此獻血員的血液應先進行濾除白細胞處理,再給醫(yī)療單位使用。
4.5 由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引起血液在輸血過濾器發(fā)生凝集的原因有待進一步查證,同時也懇請各位同道不吝賜教。
參考文獻:
[1] 曹曉娜、輸血不暢原因分析與對策 護士進修雜志2006(21)277-278.
[2] 張志南、郝玉書、趙永強、王建祥【M 】血液病學576-578
[3] 李健、惲英、韓增紅、田丁 白細胞過濾器防治發(fā)熱性非溶血性輸血反應的初步效應 中國輸血雜志1999.12(1)22.
[4] 謝如鋒、許亞勇、徐澄清、柏乃慶 白細胞過濾器及其應用 中國輸血雜志1995.8(2)102
[5] 于洋、劉景漢、歐陽錫磷等 白細胞過濾器預防發(fā)熱性非溶血性輸血反應的臨床觀察及效果評價。中國輸血雜志2003.16(3)180-181.
[6] 賀潤年、龐靜 去除白細胞在臨床輸血中的應用現(xiàn)狀 延安大學學報2008.6(1)21-22
[7] 輸血中為何要使用白細胞過濾器——輸血小知識 《家庭醫(yī)生報》2004年第6期第一版(總第939期 2004.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