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胸痛;冠狀動脈疾??;處理指南
【中圖分類號】R541. 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768-01
胸痛或胸部不適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之一,其臨床表現(xiàn)多樣而復雜。每一胸痛患者表現(xiàn)各異,臨床危險性存在較大差別。因此胸痛患者的診斷與處理對臨床醫(yī)師仍是一個嚴峻的挑戰(zhàn)。
1 胸痛的癥狀,檢查與臨床診斷。
評價分析患者胸痛癥狀的性質(zhì)對判斷胸痛患者是否高危或是否進入快速通道有重要意義。不僅要注意一些常見的缺血性胸痛,如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或心肌梗塞這些高危患者,還應特別關注那些同樣可危及生命的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如主動脈夾層瘤,肺栓塞以及氣胸,這些患者也應納入快速處理通道。
對胸痛的診斷除需仔細了解病史查體外,一些常規(guī)的輔助檢查如心電圖,心肌損傷標志物及影像學檢查也十分重要。
心電圖的檢查主要是明確急性胸痛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的可能。當然也有助于明確有無心肌肥厚,心律失常或肺栓塞等。心電圖顯ST段抬高對診斷急性心肌梗塞較為特異和敏感。
心臟肌鈣蛋白I或T(TnT或TnI) ,肌紅蛋白及肌酸酶同工酶(CK-MB)是常用的明確或除外有無心肌梗塞的生化指標。在急性胸痛早期約3-6小時肌紅蛋白檢測對除外心肌梗塞的可能性很有價值,在癥狀發(fā)作7小時后肌鈣蛋白(CK-MB)有較高的陰性預測性TnI或TnT對診斷心肌梗塞的特異性與敏感性均較高。通常三種生化指標在胸痛患者中聯(lián)合應用其參考價值更大。
影像學檢查主要包括二維超聲心動圖檢查及心肌灌注顯像的評價,前者可觀察胸痛患者心肌缺血的早期改變,如室壁節(jié)段運動異常的變化。
2 胸痛處理指南的意義
2.1 縮短院外就診時間,以免延誤病情。
2.2 宣傳普及醫(yī)療知識,增強胸痛患者的中期診治意識,呼吁“有胸痛,去醫(yī)院”早期診斷與治療可以挽救生命。
2.3 在胸痛診療的活動中建立新型的醫(yī)療模式勢在必行??焖偻ǖ兰靶赝粗行牡慕⒂欣诩毙孕赝椿颊叩脑缙谠\斷,早期評估與早期治療。這種醫(yī)療模式的建立與推廣將會使更多的胸痛患者受益,使胸痛指南更好地服務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