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建立腺嘌呤的含量測定方法。方法:分別采用非水滴定法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法對腺嘌呤進行含量測定,并將結果進行比較研究。結果:非水滴定法能準確測定腺嘌呤的含量,且具有較高的準確性、精密度和穩(wěn)定性,操作簡單快捷。結論:非水滴定法優(yōu)于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法,更適用于腺嘌呤的含量測定。
【關鍵詞】腺嘌呤;非水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計法
【中圖分類號】R9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763-01
腺嘌呤化學名為6-氨基嘌呤,是合成維生素B4的主要原料[1]。目前,腺嘌呤的國內(nèi)藥品標準仍然是采用的北京市藥品標準1983年版(下冊)收載的腺嘌呤的含量測定方法,即紫外分光光度計法[2]。本文參照英國藥典和美國藥典,采用非水滴定法[3] [4]對腺嘌呤進行含量測定,方法簡單、快捷,準確度高,重復性好。
1 儀器和試藥
1.1 儀器:島津UV-160A型紫外分光光度計;島津AUW-220D型電子天平;梅特勒DELTA 320型PH計;78-1型磁力攪拌器;10ml酸式滴定管(精密度為0.05ml)。
1.2 試藥:高氯酸滴定液(0.1mol/L);冰醋酸;醋酐。以上試劑均為A.R.級。
腺嘌呤(臺州星明制藥有限公司 批號:20101101、20101102、20101103);腺嘌呤對照品(中國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886-200001)
2 方法與結果
2.1 非水滴定含量測定方法 取腺嘌呤樣品約0.1g,精密稱定,置碘量瓶中,加入20ml醋酸酐與30ml無水冰醋酸,使溶解,用0.1mol/L高氯酸滴定至終點。同時做空白試驗。每ml高氯酸(0.1mol/L)相當于13.51mg的C5H5N5。
2.2 線性關系考察 取腺嘌呤樣品(20101101)約0.08g、0.09g、0.1g、0.11g、0.12g,精密稱定,按2.1含量測定方法進行測定。以樣品的取樣量(g)為橫坐標,消耗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的體積(ml)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其線性回歸方程為:Y=72.547X-0.0322,相關系數(shù) r=0.9998。結果表明,腺嘌呤在0.08g~0.12g稱樣量范圍內(nèi)線性關系良好。
2.3 精密度試驗 取腺嘌呤樣品(20101101)6份,每份0.1g,精密稱定,按2.1含量測定方法測定其含量,測定結果分別為:98.90%、99.26%、98.76%、98.98%、98.92%、99.16%,RSD%為0.19%。結果表明,本測定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2.4 穩(wěn)定性試驗 取腺嘌呤樣品(20101101)三份,每份0.1g,分別精密稱定,按2.1含量測定法制成待測溶液,分別于2、5、10小時測定,計算含量,測定結果分別為:98.76%、99.01%、98.64%,RSD%為0.20%。結果表明,樣品溶液在10小時內(nèi)較穩(wěn)定。
2.5 重現(xiàn)性試驗 分2組在不同實驗室,用不同PH計,由不同操作人員對腺嘌呤進行測定;每組分別取腺嘌呤約6份,每份0.1g,分別精密稱定,按2.1含量測定方法測定其含量,測定結果分別為:第一組(20101101):98.75%、98.91%、99.37%、99.22%、98.64%、98.80%,RSD%為0.29%;第二組(20101102):98.61%、99.04%、99.25%、98.73%、98.83%、98.62%,RSD%為0.26%。結果表明,本測定方法的重現(xiàn)性良好。
2.6 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已知含量的腺嘌呤樣品和對照品5份,將對照品加至樣品中,按含量測定方法分別測定,求得其平均回收率為98.83%,RSD%為0.33%。
2.7 樣品的含量測定 取3批腺嘌呤樣品,按2.1項下進行含量測定。同時將本法與北京市藥品標準1983年版(下冊)6-氨基嘌呤(腺嘌呤)項下的測定法(紫外分光光度計法)進行比較,結果見表1。
3 討論
3.1 目前,國內(nèi)藥品標準收載的腺嘌呤的含量測定方法為紫外分光光度計法,用該法制得的樣品溶液吸光度讀數(shù)為1.0以上,使得該法測定結果誤差大,準確度不高,含量測定結果偏低。
3.2 選擇非水滴定法是由于腺嘌呤為含氮有機物,在水溶液中顯示的堿性較弱,因此以水作溶劑的滴定分析不能直接準確進行。而在非水介質(zhì)中,則顯示出較強的堿性,可以順利進行滴定分析。
3.3 非水滴定法為常用的原料藥容量分析方法,用本法測定腺嘌呤的含量簡單準確,重現(xiàn)性好,精密度高,方法可行,適用于腺嘌呤原料藥的含量測定。
參考文獻:
[1] 林紫云、張啟東、朱莉亞.腺嘌呤的合成新法.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J].2003.34(3):111.
[2] 北京市衛(wèi)生局.北京市藥品標準1983年版(下冊)[M].北京市衛(wèi)生局.1984:326-327.
[3] 美國藥典USP32-NF27.
[4] 英國藥典BP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