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對房間隔局部心肌功能與雙側心房結構重構進行相關性分析,探討原發(fā)性高血壓對雙側心房結構及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高血壓患者108例,健康自愿者50例。使用二維超聲心動圖及應變率技術,測量計算雙側心房面積指數、及房間隔應變/應變率參數,進行相關性研究 。結果:房間隔應變數值Sa、應變率數值SRe與左房面積指數均呈顯著負相關,房間隔應變率參數SRe與右房面積指數存在相關性。結論:作為局部參數的應變/應變率可作為進一步了解左房功能的指標,并進一步證實高血壓病對右心房結構和功能的影響可能通過房間隔傳遞。
【關鍵詞】高血壓;應變率;心房
【中圖分類號】R5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757-01
高血壓病心血管重構涉及左、右心室、心房、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血管等[1]。因解剖上房間隔位于左右心房之間,高血壓患者,右房作為“非應力性”[2]心房,是否同樣受到影響,目前相關研究仍然較少。近期有學者[3]通過取SHR 大鼠的右心房作透射電鏡觀察,分析心肌細胞的超微結構,發(fā)現在高血壓的進展期,右心房超微結構上表現為肌原纖維排列紊亂,線粒體增生,可見凋亡細胞及凋亡小體,表明右房在高血壓病早期同樣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而發(fā)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
同時前期研究[4]表明高血壓患者房間隔應變及應變率數值的變化發(fā)生于左室舒張功能受損之前,其中以Sa、SRe更為穩(wěn)定、敏感。故本次研究旨在通過對左右心房面積指數與房間隔應變及應變率數值(Sa、SRe)做相關性分析,進一步探討原發(fā)性高血壓對心房結構及功能的影響,房間隔對雙側心房的影響。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來院體檢、門診及住院高血壓患者108例,其中男56例,女52例。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 年修訂版) 》的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所有病人記錄當時及最高血壓情況。經詢問病史、體格檢查、胸片、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及實驗室(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檢查證實無器質性心臟病,無心律失常(包括房顫等),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其他心腦血管、肺、腎、血液系統(tǒng)疾病。
1.2 儀器與方法
1.2.1 儀器:采用GE公司的 Vivid 7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M3S 相控陣探頭,頻率2~4MHz。主機帶有QTVI 圖像分析軟件,組織多普勒成像幀頻大于100幀/秒。
1.2.2 方法:常規(guī)進行二維、M 型、彩色及頻譜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掃查,并同步記錄12導聯心電圖。選取心尖四腔心切面,清晰顯示心房結構,囑患者暫時屏氣,儀器自動連續(xù)采集3個心動周期, 再轉換成組織多普勒成像(TDI)模式,超聲束與房間隔的夾角小于20度。將所有記錄存儲到儀器內置的硬盤,后脫機分析,測定房間隔中下段(靠近二尖瓣環(huán))應變及應變率,描記雙側心房面積,取其平均值,經體表面積校正后獲得心房面積指數(LAAi/RAAi)。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先對資料進行正態(tài)分布和方差齊性檢驗,兩組資料間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以P<0.05認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房間隔應變數值Sa與左房面積指數呈顯著負相關(r=一0. 803,P<.001)。房間隔應變數值Sa與右房面積指數,二者間無明顯相關性,R=-0.40。
房間隔應變率數值SRe與左房面積指數呈負相關,二者相關性良好(R=-0.885,P<0.01)。房間隔應變率數值SRe與右房面積指數相關,R=-0.531,P<0.05。
3 討論
左房面積指數與房間隔應變及應變率數值(Sa、SRe)呈顯著負相關,說明左房擴大時排出相同的血量,房間隔的應變相對較低,因此房間隔S曲線可間接反映左房大小的變化,房間隔S曲線最大縮短率Sa的顯著降低可敏感、間接地反映出左房的擴大,左房形變減小。說明作為局部參數的應變率/應變可作為為進一步了解左房功能的指標,并證實了以往所獲得的高血壓對左房功能影響的結果。
右房面積指數與房間隔應變率數值SRe相關,但并不顯著,可能因為高血壓早期,房間隔的應變/應變率已發(fā)生改變,但此時右房結構可不發(fā)生變化,因此影響二者相關性。而高血壓后期房間隔應變及應變率逐漸減低,左、右心房均逐漸擴大,出現雙心房重構,導致右房面積與房間隔應變率數值SRe總體而言仍有相關性??赡芤驗椋撼掷m(xù)性后負荷增加,高血壓病患者心房內壓力持續(xù)增高的狀態(tài)可使心房肌局部ACE表達水平增高,并有AT1受體mRNA上調,大大增強了血管緊張素II在心房水平的作用[5-7],從而使雙側心房間質纖維同時增生,這不僅時心房各部位的形狀及厚度都發(fā)生了改變,同時也影響了心房肌的局部功能。
本研究顯示:高血壓導致心房負荷增加的狀況,左心遠高于右心,房間隔形變與左心房面積指數相關性較與右房面積指數高但盡管右心房為“非應力心房”[2],作為心臟泵的一部分,高血壓病同樣可對其結構和功能產生影響,并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高血壓病對右心房結構和功能的影響通過房間隔進行傳遞。但由于右房面積指數僅在二維上反映右房的大小,不能全面反映右房的真實大小,加上右心容積易受呼吸等因素干擾,故本次研究右房面積指數與房間隔應變率數值SRe相關性并不顯著,與應變數值Sa無顯著相關,可能與上述原因有關,預計在接下來的研究中通過控制呼吸等混雜因素,并采用右房容積指數進行深入研究,以期望得到滿意結果。
參考文獻:
[1] 趙春輝, 洪云飛, 況錦,等.高血壓病患者左房重構的參與因素[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7,20(8):873-874.
[2] 黃曉新,謝云,谷利宏,等. 2 6 2例高血壓患者心臟結構變化的研究[J], 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 ,13( 17):3045-3046
[3] 吳庚華,朱永澤,吳洪海.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右心房心肌細胞超微結構的觀察[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4,8(3):45-48.
[4] 張靜秋,王瑜,等. 高血壓病患者不同左心室舒張功能狀態(tài)對心房功能的影響[J], 昆明醫(yī)學院學報, 2010,12:
[5] 徐長新,朱杰,楊宏宇.PDE研究高血壓病左室肥厚各型對右心功能的影響[J].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0,16(9):752-753.
[6] 翟龍,趙國忠,葉瑜,等.原發(fā)性高血壓發(fā)生心房顫動的危險因素[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06,4:132—134.
[7] 許春萱,黃明方. 心房顫動患者心房組織中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和血管緊張素受體mRNA 表達的研究[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3,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