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藥的真?zhèn)蝺?yōu)劣直接關系到藥物的臨床療效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鑒別中藥的真?zhèn)蝺?yōu)劣,杜絕假冒偽劣產(chǎn)品流入市場,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的前人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些好記易懂的經(jīng)驗術語和簡便易行的經(jīng)驗鑒別方法,對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如何鑒別中藥有很大的幫助,如水試法、火試法及水火共試法等。
【關鍵詞】性狀鑒別;經(jīng)驗術語;經(jīng)驗鑒別;水試法;火試法;水失共試法
【中圖分類號】R2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733-01
常言道:“藥材好,藥才好”。中藥的真?zhèn)蝺?yōu)劣,直接關系到藥物的臨床療效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假冒偽劣中藥,輕者延誤病人的治療,重者可導致身體傷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鑒別中藥的真?zhèn)蝺?yōu)劣,杜絕假冒偽劣產(chǎn)品流入市場,就成為廣大中藥工作者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下面就臨床上幾種常用中藥的簡易鑒別方法作一簡單介紹。
1 性狀鑒別
所謂性狀鑒別,就是指用眼看、手摸、口嘗、鼻聞等簡單易行的方法來鑒別中藥的外觀形狀。主要包括中藥的形狀、大小、顏色、氣味、表面特征以及折斷面的特征等,作為鑒別中藥的依據(jù)。各類中藥材雖然有其共性,但由于我國幅原遼闊、地大物博、中藥資源豐富、品種種類繁多,又加之其來源不同,產(chǎn)地各異、組織結構及所含成份差異較大,因此,它們又各具一定的特性。對于一般中藥來說,只要我們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及相關資料所描繪的性狀特征,認真仔細觀察,就能比較準確地進行鑒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前人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些好記易懂的經(jīng)驗術語,對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如何去鑒別中藥有很大的幫助。如“防風的根莖部分,俗稱‘蚯蚓頭’;野人參稱‘蘆長碗蜜棗核艼,緊皮細紋珍珠須’;海馬的外形為‘馬頭蛇尾瓦楞身’;……何首烏可見‘云錦狀花紋’;黃芪有‘菊花心’;粉防己有‘車輪紋’;茅蒼術有‘朱砂點’”等①。
2 經(jīng)驗鑒別
根據(jù)中藥的理化性質(zhì),對臨床上常用的一些中藥所進行的簡便易行的水試法、火試法以及水火共試法等。
2.1 水試法
2.1.1 番紅花:為鳶尾科植物番經(jīng)花的干燥柱頭。番紅花入水則柱頭膨脹成長喇叭狀,水被染成黃色(不成紅色),水面無油狀物漂浮者為真品。
2.1.2 紅花:為菊科植物紅花的干燥花。將紅花浸入水中,水被染成金黃色而花本身不褪色者為真品。
2.1.3 熊膽:為脊索動物門哺乳綱熊科動物,黑熊或棕熊的干燥膽。取膽仁粉末少許,投入玻璃杯中即在水面旋轉并呈現(xiàn)直線下沉而不擴散者為真品。
2.1.4 牛黃:為脊索動物門哺乳綱??苿游稂S牛的膽囊結石(少數(shù)為膽管或肝管結石),習稱“天然牛黃”。真品牛黃的水溶液可使指甲染黃,且經(jīng)久不褪,習稱“掛甲”。
2.1.5 沒藥:為橄欖科植物沒藥樹及同屬他種植物樹干皮部滲出的油膠樹脂。將沒藥與水共研形成黃棕色乳狀液;嚼之粘牙并具特異香氣。
2.1.6 阿魏:為傘形科植物新疆阿魏及其同屬他種具有蒜樣特嗅植物的油膠樹脂。加水研磨形成白色乳狀液;具強烈持久的蒜樣嗅氣;嚼之粘牙,對舌有較強的刺激性和燒灼感。
2.1.7 蘇木:為豆科植物蘇木的干燥心材。將其投入熱水中,水被染成紅色,加酸變成黃色,再加堿變成紅色。
2.2 火試法
麝香:為脊索動物門哺乳科動物林麝或原麝成熟雄性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取粉末少許置鍋中灼燒,初則迸裂,隨即熔化膨脹起泡,油點似珠,香氣濃烈,灰化后呈白色或灰白色殘渣,無火焰或火星出現(xiàn)。
2.3 水火共試法
2.3.1 沉香: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及沉香含有樹脂的心材。燃燒時產(chǎn)生濃煙及強烈香氣,并有黑色油狀物滲出。以質(zhì)重入水下沉者為佳品。
2.3.2 血竭:為棕櫚科植物麒麟血竭及同屬他種植物果實中滲出的紅色樹脂或百合科植物海南龍血樹含脂木質(zhì)部提取而得的樹脂。其真品在熱水中只能軟化而不溶化。取本品顆粒置白紙上用火烘烤即熔化,對光照視呈鮮艷的血紅色;燃燒時發(fā)生嗆鼻煙氣。
2.3.3 乳香:為橄欖科植物卡氏乳香樹及同屬其他數(shù)種植物皮部受傷后滲出的油膠樹脂。與少量水共研能形成白色乳狀液。本品遇熱變軟,燒之微有香氣(但不應有松香氣),冒黑煙并遺留黑色殘渣。
2.3.4 海金沙: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將其撒在水中則浮于水面,加熱始逐漸下沉;置火中易燃燒并發(fā)出爆鳴聲且有閃光,無灰渣殘留。
2.3.5 青黛:為爵床科植物馬藍、蓼科植物蓼藍或十字花科植物松藍等的葉或莖葉,經(jīng)加工后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團塊。將其放入水中則浮于水面,不溶于水,且水層不得顯蘭色;火燒時產(chǎn)生的紫紅色煙霧時間長者為佳品。
參考文獻:
[1] 任仁安主編 中藥鑒定學 上??萍汲霭嫔?198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