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陰部神經和會陰神經聯合阻滯在自然分娩中的鎮(zhèn)痛效果和減少會陰部裂傷的作用,方法:回顧2011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正常工作日白天自然分娩的初產婦120例,采用陰部神經和會陰神經聯合阻滯麻醉(觀察組)與單純陰部神經阻滯(對照組)的鎮(zhèn)痛作用及減少會陰裂傷的效果,陰道裂傷程度。結果:觀察組會陰完整率高于對照組,會陰裂傷、側切均低于對照組,兩組鎮(zhèn)痛效果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陰部神經和會陰神經聯合阻滯鎮(zhèn)痛效果明顯,會陰裂傷、側切率低于對照組,可減輕產婦損傷。
【關鍵詞】會陰神經;陰部神經;聯合阻滯;鎮(zhèn)痛;會陰裂傷
【中圖分類號】R71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688-02
自然分娩的好處幾乎人人皆知,但自然分娩可能需會陰側切或可能會會陰裂傷;會陰裂傷和會陰側切縫合時的疼痛使有些產婦對自然分娩望而卻步,而選擇剖宮產結束分娩。如何在自然分娩時減少會陰側切或會陰裂傷,以及在發(fā)生會陰裂傷或會陰側切時如何減少產婦的疼痛是每個助產士面臨的問題,作者在長期的工作摸索中發(fā)現,采用陰部神經(坐骨棘)和恥骨下支前緣[1]兩個注射點可使產婦會陰部松馳、減少會陰裂傷或會陰側切的機會,且鎮(zhèn)痛效果確切,且在發(fā)生會陰裂傷或側切縫合時可減輕產婦的疼痛,使產婦無痛苦地順利度過自然分娩過程。
1 資料與方法
1.1 將 2011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正常工作日白天自然分娩的初產婦120例,年齡 19 ~36 歲,孕 35 ~42 周,無妊娠合并癥和產科并發(fā)癥隨機分成聯合阻滯麻醉組,陰部神經阻滯加局部浸潤組,比較二者會陰裂傷、產婦疼痛指數和會陰傷口愈合。
1.2 方法:藥液準備:用帶9號長針頭的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溶液20mL。
體位:產婦仰臥位盡可能將大腿貼近腹部,常規(guī)消毒外陰,鋪無菌巾,操作者站在產婦右側。
觀察組:在坐骨結節(jié)與肛門聯線中點皮內注射一皮丘,向坐骨棘內下方約1cn處注射,回抽無回血后注入藥液1ml,然后左手食、中二指伸入陰道,摸到左側坐骨棘,在坐骨棘內下方回抽無回血后注入10mL藥液[1]作陰部神經阻滯麻醉,然后退針向恥骨聯合下支前緣進針回抽無回血后注入藥液5ml作會陰神經陰蒂背神經阻滯[1];對照組:單純作陰部神經阻滯、方法同上,而不作會陰神經陰蒂背神經阻滯。
1.3 觀察指標
1.3.1 疼痛程度指標
參照WHO疼痛分級標準。0級:無痛或稍感不適、表情安靜;Ⅰ級:輕度疼痛、可忍受、無痛苦表情;Ⅱ級:明顯疼痛、可忍受、咬緊牙關、雙手緊握拳或其他物;Ⅲ級:劇烈疼痛、不能忍受、高聲喊叫、要求鎮(zhèn)痛。
1.3.2 會陰裂傷情況:會陰裂傷的判斷標準參照樂杰主編的第六版《婦產科學》[1]Ⅰ度僅會陰皮膚及陰道入口粘膜撕裂;Ⅱ度指撕傷已達會陰體筋膜及肌層,累及陰道后壁粘膜,可至后壁兩側溝向上撕裂,出血較多,解剖結構不易辨認;Ⅲ度指撕傷向下擴展,肛門處括約肌已撕裂;Ⅳ度指撕及裂累直腸陰道膈、直腸壁及粘膜,直腸腔暴露。分娩后檢查軟產道按上述標準判斷后會陰裂傷程度,兩組均無Ⅲ、Ⅳ度裂傷發(fā)生。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產婦疼痛指標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產婦會陰完好率、會陰側切率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3.1 理論上陰部神經在坐骨棘內下方、90%呈單干分布[2],如果注射準確,應該能達到鎮(zhèn)痛效果,可是臨床實踐中發(fā)現坐骨棘的骨性標志有些產婦并不明顯,特別是在第二產程,胎頭著冠會陰高度彭隆后,難以精確定位,還有年輕助產士對解剖結構掌握還不夠準確,難以精確定位,此外陰部神經在活體可能存在分布的個體差異, 故鎮(zhèn)痛效果表現為個體差異大,效果不確切[3]。
3.2 在傳統(tǒng)的陰部神經阻滯后再向恥骨下支前緣注射麻醉劑,相當于同時阻滯了陰部神經和會陰、陰蒂背神經,與文獻報導的女性會陰神經和陰部神經的走向相一致[4]達到鎮(zhèn)痛和會陰部組織松馳的作用,且無局部組織的腫脹。
3.3 聯合阻滯時因恥骨下支前緣骨性標志明顯,不會受胎頭下降會陰高度膨隆時影響,恥骨下支解剖位置相對較淺,易于定位、技術要求相當較低、初學者易于掌握,彌補了陰部神經阻滯定位不準而造成的鎮(zhèn)痛效果不佳的不足。
3.4 因聯合阻滯麻醉后鎮(zhèn)痛效果確切,產婦能主動配合,縫合時間相對縮短,利于傷口愈合。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第六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6(6)225
[2] 方克偉,李澤惠,楊達寬等.女性陰部神經解剖及其臨床意義,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07,(1):63-64
[3]許春風,會陰神經阻滯聯合局部浸潤麻醉在會陰側切鎮(zhèn)痛效果的觀察,護士進修雜志2008,12(23):2202-2203
[4]黃美雄,蘇偉,肖剛等.陰部神經阻滯麻醉的解剖學基礎,結直腸肛門外科.2006,12(5):27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