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提高對異位妊娠的診治水平,減少誤診誤治。方法:從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手術情況,誤診誤治情況等方面進行總結。結果:異位妊娠三大高危因素為流產、開腹手術、盆腔炎癥;三大主要表現(xiàn)為停經、腹痛、陰道流血;三大主要體征為宮頸舉痛、盆腔壓痛及包塊、移動性濁音陽性;三大重要檢查為血β-HCG,B超、后穹隆穿刺。結論:重視異位妊娠的早期診斷,提倡藥物保守治療或保守手術治療。盡量??茖V危瑴p少誤診誤治,減輕病人身體及經濟損失。
【關鍵詞】異位妊娠;誤診;誤治;分析
【中圖分類號】R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655-02
異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宮體腔以外著床。它是婦產科領域最常見的急腹癥,可以占到婦科急腹癥的80%以上【1】。是孕產婦的主要死因之一,也是最容易誤診的疾病之一,而一旦誤診,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由于盆腔炎癥的發(fā)生,人工流產術及輔助生殖技術的普及等因素的增加,近年異位妊娠發(fā)病率又有增高趨勢。今收集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手術并經病理證實為異位妊娠共93例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期提高診治水平,減少誤診誤治?,F(xiàn)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年齡最大45歲,最小18歲,平均31.9歲。流產史67例,占72.0%;盆腔手術史38例,占40.9%;有2次及以上手術史5例,占5.4%;再次異位妊娠8例,占8.6%;帶宮內節(jié)育器11例,占11.8%。
1.2 臨床表現(xiàn):
停經89. 2%(83/93);陰道流血78.5%(73/93);腹痛94.6%(88/93),疼痛以持續(xù)性脹痛為主,部分撕裂樣,刀絞樣,放射到會陰及腰骶部。血壓下降23.7%(22/93)。痛苦、貧血、神萎41.9%(39/93)。腹部壓痛93.5%(87/93);移動性濁音陽性及可疑陽性65.6%(61/93);宮頸舉痛77. 5%(79/93);子宮壓痛75.5%(77/93);附件壓痛89.2%(83/93);捫及包塊30.1%(28/93); HCG陽性97.8%(91/93)。B超檢查92例,其中發(fā)現(xiàn)盆腔包塊74.2 %(69/93);后穹窿及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81.7%(76/93)。
1.3 誤診情況:
入院前誤診39.2%(37/79)。分別誤診為早孕9例 ,流產6例,盆腔炎6例,盆腔包塊3例,功血2例,闌尾炎2例,胃炎、乳腺小葉增生、節(jié)育環(huán)異位各1例。入院后術前誤診4.3%(4/93)。分別誤診為腸梗阻、人流不全伴感染、黃體破裂、盆腔炎性包塊各1例。
1.4 手術情況:
黃體囊腫+異位妊娠10例,同側9例,異側1例。輸卵管部分切除71例,擠出、開窗、血塊清除等保留生育功能手術22例。失血最多2500ml,輸血最多1900 ml。其中失血<800ml 63例,800-2000 ml 24例,2000 ml以上6例。診斷失血性休克7例,術中發(fā)現(xiàn)失血均超過1200ml。輸卵管妊娠93.5%(87/93)。術中見盆腔有粘連65.6%(61/93),其中有手術史者38例,有粘連31例,占81.6%;有人流及開腹史者23例,有粘連19例,占82.6%。既往無妊娠史8例,術中發(fā)現(xiàn)有盆腔炎癥粘連6例,占75.0%。
2 討論:
2.1 異位妊娠對象及高危因素 異位妊娠發(fā)病年齡平均31.9歲,主要集中在卵巢功能旺盛,性活動較頻繁的生育期女性。本組資料顯示發(fā)生異位妊娠相關因素由高到低依次為流產、盆腔手術、宮內節(jié)育器避孕失敗、盆腔感染等,其中,流產史所占比例最高,為72.0%;但是部分病人具有兩個或以上相關因素,如同時具有人流及開腹手術史者占24.7%,說明異位妊娠主要與流產、盆腔手術、盆腔感染等一種或幾種因素相關。人流和開腹手術明顯增加盆腔粘連機會,尤其是同時具有人流和開腹史者,盆腔粘連的幾率明顯高于單純開腹史者。帶器妊娠11例,占11.8%,說明帶器避孕只能減少宮內妊娠率,不能降低宮外妊娠發(fā)生率。異位妊娠主要為輸卵管妊娠,占93.5%(87/93),它既是輸卵管因不同病變導致的結果,又是本次病變后導致不良生殖結局的原因【2】。對于生育期女性,我們一定要做好婦女保健工作:第一,對育齡期婦女進行衛(wèi)生宣教,注意個人清潔衛(wèi)生,避免或減少婦科感染。強化避孕意識,指導科學避孕,盡量減少妊娠的發(fā)生,減少流產手術,從而減少輸卵管感染機會。第二,嚴格掌握手術指征,避免不必要的手術,減少盆腔粘連機會。目前國內報道的剖宮產率大多數(shù)在40%-60%,甚至有高達70%-80%,國內剖宮產率持續(xù)升高的主要因素是非醫(yī)學指征的剖宮產增多,所以降低剖宮產率關鍵是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征【3】。本組資料顯示有開腹手術史者粘連占81.6%;而無手術史者粘連占46.9%。充分說明盆腔粘連與手術具有明顯相關性。只有通過幾方面綜合努力,才能減少盆腔炎癥粘連發(fā)生,從而降低異位妊娠發(fā)生率。輸卵管通暢度及纖毛蠕動功能是否受損由于條件所限未能觀察。
2.2 異位妊娠的診斷 主要是靠臨床癥狀、體征及輔助檢查等相結合來明確。異位妊娠的臨床表現(xiàn)與受精卵著床部位、有無流產或破裂以及出血量多少與時間長短等有關。典型癥狀為停經、腹痛與陰道流血,其次為頭暈惡心及暈厥休克。絕大多數(shù)(73.9%)異位妊娠患者腹痛超過1天,說明早期異位妊娠未破裂之前疼痛較輕,多以持續(xù)性脹痛為主,未引起重視;破裂時呈撕裂樣、刀絞樣,放射至會陰及腰骶部,伴肛門墜脹,此時盆腔常有大量積血,病人生命受到威脅。故當停經后出現(xiàn)下腹疼痛應引起高度重視,及時查驗血β-HCG及B超等檢查,盡量做到早期診斷,為保守治療異位妊娠提供條件。對B超顯示或婦檢捫及盆腔包塊者,要注意與黃體囊腫等鑒別,需進一步了解月經史,通過包塊回聲強弱及邊界是否清楚、質地、活動度等確定其性質;對B超發(fā)現(xiàn)囊性包塊者,婦檢時一定要注意輕柔,避免人為造成破裂;婦檢捫及包塊者(28例)陽性率低于B超所見(69例),原因可能為患者腹部脂肪過厚、腹肌緊張致查體不滿意,或查體醫(yī)生經驗不足及高敏度陰道超聲的使用提高了陽性檢測率等。對于B超發(fā)現(xiàn)包塊而婦檢未發(fā)現(xiàn)者要重新婦檢,仔細體會,既不要盲從B超,又不要過分相信自己,尊重客觀事實,不斷總結提高醫(yī)生診斷水平。HCG陽性及弱陽性96例,占94.1%; B超發(fā)現(xiàn)附件包塊67.7%;后穹窿或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者76例,占74.5%。以上數(shù)據表明這三項檢查陽性率極高,對異位妊娠的診斷特異性強。
2.3 異位妊娠的誤診分析 異位妊娠的誤診率可達4-60%【4】,本組資料顯示入院前誤診率39.2%,入院后誤診率3.9% 。分析原因:第一,病人首次就診通常是在個體診所,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等診療條件受限的醫(yī)院,不具備或不重視B超、妊娠試驗、后穹窿穿刺等檢查方法;加之這些醫(yī)院內外婦兒分科不細,多數(shù)醫(yī)生為全科醫(yī)生,對??萍膊〉脑\斷缺乏經驗,詢問專科病史不詳細,如把異常的陰道流血誤認為月經,病人否認性生活就盲目排除妊娠可能,或者認為上環(huán)就不會受孕等,常常盲目對癥治療,造成誤診,如誤診為早孕、流產、盆腔炎、盆腔包塊、腸梗阻等。第二,病人過度恐懼B超對胎兒發(fā)育的影響,常常做了尿HCG檢查陽性后就診斷為早孕,拒絕做B超檢查確定妊娠部位,或者B超檢查時未發(fā)現(xiàn)妊娠部位,又沒有做β-HCG動態(tài)監(jiān)測,導致錯過了早期診斷異位妊娠時機。第三,對血β-HCG動態(tài)監(jiān)測重視不夠。本組資料顯示,血β-HCG只檢測了37例,占36.3%,無一例正規(guī)動態(tài)監(jiān)測,可能與醫(yī)生的認知程度及疾病的不允許有關。血β-HCG水平反映了滋養(yǎng)細胞增殖的活躍程度,是早期妊娠診斷時最重要的指標,因為其比尿HCG 更敏感,故在異位妊娠中顯得更為重要。受精后的最初3周內,正常宮內妊娠時血β-HCG倍增時間為1.2-1.4天,異位妊娠時倍增時間為3-8天【5】,通過動態(tài)觀察血β-HCG,能鑒別宮內、外妊娠,為臨床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早期診斷指標。第四,包塊性質不易鑒別。本組資料中有10例患者術中證實為異位妊娠并黃體囊腫,同側9例,說明B超提示盆腔包塊時,我們要注意分析其可能為黃體囊腫等,異位妊娠病灶范圍實際要小或已完全流產。因此,臨床醫(yī)生應熟練掌握常見急腹癥的診斷及鑒別診斷,遇到診斷不明者,要重視請相關科室及上級醫(yī)生會診,做到綜合分析,準確診斷,多為病人著想,這樣患者就能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療,避免不必要的手術。
2.4 異位妊娠的治療 對于異位妊娠,治療方法很多,分為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和期待治療三類。手術治療分為根治手術及保守手術;藥物治療有MTX、米非司酮及中藥等。具體選擇哪種方式,要根據病人狀況,醫(yī)院條件等決定。本組資料手術率為91.2%(93/102),輸卵管切除術與保守手術之比達3:1(71:22)??赡茉颍阂环矫?,異位妊娠患者在知情選擇時出于自身因素的考慮,選擇手術,不愿期待和藥物保守治療【6】;另一方面,醫(yī)生為了減少自身風險等原因,和病人及家屬溝通時就有了明確的手術治療導向,從而提高了異位妊娠的手術率。有資料【7】顯示,對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用藥物(MTX)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其治療后再次宮內妊娠的成功率,兩組相比無明顯差異。藥物保守治療對病人損傷小,遠期不良反應少,精神壓力低,相對而言患者更易接受。在選擇手術方式時,若患者無強烈生育要求,醫(yī)生偏向于行輸卵管切除術,以期減少以后異位妊娠患病率;也可以減少持續(xù)異位妊娠的發(fā)生。但近年來高敏度血液β-HCG的測定,高解析度陰道超聲波的檢測,迷你診斷性腹腔鏡的應用,異位妊娠的診斷多已提早,必須切除輸卵管的幾率已大為減少,長期來的統(tǒng)計顯示保留輸卵管不會增加子宮外孕的幾率,而且比切除輸卵管的患者有較高的子宮內懷孕率,但對復發(fā)性的子宮外孕則不建議保守手術【8】。目前,腹腔鏡手術因為具有微創(chuàng)特點而被越來越多的醫(yī)生和患者所喜愛。本組資料由于腹腔鏡手術開展較晚,故其治療的病例較少,但腹腔鏡手術在保留生育功能,提高術后宮內妊娠率及減少再次宮外孕方面效果尤為顯著【9】,所以對于必須手術的輸卵管妊娠患者,應大力推廣腹腔鏡,并盡量保留輸卵管。
2.5 異位妊娠的誤治分析 由于誤診,所以也造成了異位妊娠的誤治。第一、入院前誤診多為早孕等,一般醫(yī)生對癥給患者治療,致使異位妊娠患者錯失良機,不能得到早期保守治療或在出現(xiàn)大出血前就手術治療。第二、入院后,由于分科較細,一旦被他科誤診收治后,容易造成嚴重后果。如本資料中1例患者誤診為“腸梗阻?”,入院第二天剖腹探查術中發(fā)現(xiàn)是異位妊娠,此時積血已達到2500ml,術中術后輸血1900ml,給病人造成了較大的身體及經濟損失。所以,我們強調一定要專科專治,診斷不清時一定要及時請相關科室會診。第三、對于診斷早孕行流產者,術前要B超檢查確定孕囊,術后一定要找到妊娠物,否則要將刮出物及時送病檢或再次B超檢查等明確診斷,必要時監(jiān)測血β-HCG。本資料中失血性休克7例,其中有3例就曾誤診為早孕,分別院外藥流并清宮1例,人流1例,先兆流產清宮1例,盲目的治療讓病人付出了血的代價,值得我們深思。
參考文獻:
[1] 姚遠,胡麗娜.異位妊娠發(fā)病率及誤診的主要原因.實用婦產科雜志,2005,21(6).
[2] 姚書忠,王海英,陳玉清.輸卵管妊娠術后生殖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6,22(5):358-360.
[3] 張華英.降低剖宮產率面臨的困境與對策.中國婦幼保健,2007,22(14):1873.
[4] 傅斌,朱波.異位妊娠誤診73例臨床分析.吉林醫(yī)學,2009,30(5):425-426.
[5] 鄧高丕,劉悅坡。血清β-HCG、E2、P以及E2/P在異位妊娠與早期先兆流產中的研究現(xiàn)狀.中原醫(yī)刊,2006,33(23).
[6] 王巧鳳.異位妊娠手術治療176例臨床分析.山西醫(yī)藥雜志,2009,38(3):227.
[7] 梅劼,孫紅兵,楊年.兩種不同治療方法對異位妊娠結局預后影響的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7,23(5):290-292.
[8] 張明揚主編.《不孕癥及生殖內分泌學》【M】.第2版,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5:167-181.
[9] 林秋華.腹腔鏡手術治療輸卵管妊娠的幾個相關問題.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11):663-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