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腹腔鏡保膽手術圍手術期應用的效果。方法:對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實施86例保膽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接受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患者預后好、功能恢復快、平均住院日明顯縮短、患者滿意度高。結論: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可以廣泛應用于外科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并且值得推廣。
【關鍵詞】腹腔鏡;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633-02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提高,腹腔鏡保膽手術逐漸取代了傳統的膽囊切除術,成為當今普通外科手術治療膽囊疾患的首選方法,也是目前膽囊疾患最先進的治療手段。這不但保住了患者的一個器官,還具有創(chuàng)傷小、保留膽囊功能、恢復快,復發(fā)率少等優(yōu)點[1],為患者減少了痛苦,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收到良好的護理效率,增加了患者的對生活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質量。
傳統的圍手術期的護理理念與措施已經不能很好的與這個先進的手術方式相適應了。自2006年以來,先進的快速康復外科醫(yī)學理論在我國通過臨床試驗,逐漸走進了醫(yī)療護理領域,逐漸被人們所接受,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中,也為腹腔鏡下保膽手術患者帶來又一福音。
快速康復外科由丹麥外科醫(yī)生Kehlet在2001年率先提出,是指在術前、術中及術后應用各種已證實有效的方法以減少手術應激及并發(fā)癥,加速患者術后的康復。它是一系列有效措施的組合而產生的協同結果??焖倏祻屯饪票仨毷且粋€多學科協作的過程,不僅包括外科醫(yī)生、麻醉師、康復治療師、護士,也包括患者及家屬的積極參與。
我院在周圍幾家醫(yī)院中率先汲取了快速康復外科醫(yī)學和護理的理念,對保膽圍手術期的患者采取了快速康復護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減少了平均住院日、增加了床位周轉率,降低了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和住院費用,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增加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現將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腹腔鏡保膽手術患者病例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行腹腔鏡保膽手術患者86例,其中男36例,女50例,年齡26-70歲,平均年齡56歲,術前均進行相應檢查和治療,能耐受手術。
1.2 方法 實施手術前,對86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包括性別、年齡、有無基礎疾病等,并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快速康復護理方面優(yōu)越性的宣教,經過評估,有56例患者適合實施術后快速康復護理,和家屬接受并且愿意配合接受快速康復護理。
1.2.1 術前護理
1.2.1.1 做好心理護理,患者對手術和護理先進理念的不了解,擔心與傳統的方法相比有差別,效果會不理想,護士要耐心細致宣教,介紹保膽手術和快速康復護理理念和方法的優(yōu)點,消除患者由于對保膽手術和快速康復醫(yī)學知識的缺乏而引起的恐懼心理,護士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實例鼓勵患者,增強信心,對患者提出的疑問認真解答,爭取讓患者和家屬以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和護理。
1.2.1.2 協助患者完善各種檢查,護士向患者講解各項檢查的意義,幫助和督促患者接受檢查,向患者交代各種標本的采集要求,使患者的各項指標確保能耐受手術。
1.2.1.3 傳統擇期手術患者要術前12小時禁食, 4小時禁飲,是為了防止胃內容物反流造成窒息和肺部感染。但長時間禁食會造成患者機體抵抗力降低,加重術后的胰島素抵抗,使血糖升高,而高血糖已是公認的導致術后并發(fā)癥的危險因素之一[2]。現已有研究發(fā)現,胃功能正常者進食固體食物6小時、液體2小時后即可排空。為此,快速康復護理提倡術前盡量減短禁食禁飲時間。
1.2.1.4 護士要配合醫(yī)生,遵醫(yī)囑應用血管收縮劑。維持患者穩(wěn)定的血壓。手術均采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加氣管插管,選用起效快、作用時間短的麻醉劑,保證患者在麻醉后快速清醒,有利于術后早期活動,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使用硬膜外麻醉時可能引起血管擴張,導致血管內容量相對缺乏及低血壓,合理的處理方法是使用血管收縮藥而不是大量輸液。
1.2.2術后護理
1.2.2.1 早期有效復溫:患者回到病房護士要及時采取增加蓋被等保暖措施。早期的保溫,具有減少出血、術后感染、心臟并發(fā)癥,以及降低分解代謝的作用。如體溫過低,在復溫過程中產生應激,有損害凝血機制以及白細胞功能、增加心血管負擔等不良作用[3],所以,患者手術結束及時有效的采取保溫措施至關重要。
1.2.2.2 飲食的護理:傳統的手術日及術后的液體輸入可能導致圍手術期體重增加3-6kg。通過有效地處理術后惡心、嘔吐及腸麻痹,可以更容易地進行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可以降低高分解代謝。早期恢復口服飲食可以減少腹部手術后的感染并發(fā)癥,縮短住院日。
1.2.2.3 術后充分止痛,疼痛消失了可以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減少深靜脈血栓和肺部感染及褥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2 結果
56例患者中除2例術后進食出現嚴重腹脹現象,3例術后發(fā)生了尿潴留現象,均為60歲以上男性,24小時之內重新放置了尿管和胃管外,其余51例均無并發(fā)癥,手術3天內出院患者達到41例,手術后三日出院率73.3%,出院后隨訪無一例出現并發(fā)癥,患者滿意度達到92%,平均住院日由原來的11天減少為7天,既減輕了經濟負擔,又增加了床位周轉率。
3 討論
快速康復醫(yī)學理論及護理相對于傳統護理而言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我院從患者的角度出發(fā),以患者為中心,體現人本位的護理理念,將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引入腹腔鏡保膽手術圍手術期的護理中,減少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增加了床位周轉率;降低了人均費用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是當今外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值得推廣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沈磊,劉衍民,文輝清。膽囊壁結石微創(chuàng)保膽手術價值的探討。中國內鏡雜志,2009,15(6):572-575.
[2] 黎介壽.快速康復的概念和臨床意義[J].中華實用外科雜志,2007(2):131133.
[3] Lewis SJ,Egge R,Sylvester PA,et al.Early eternal feeding versus nil by mouth after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 Systematic reviewand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trials[J] .BMJ,2001,323:773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