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討論竇性心律震蕩對急性心肌梗死預后的預測價值。方法:把120例確證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納入為急性心肌梗死組,另外選取同期存在室性期前收縮的非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為對照組,分別檢測竇性心律震蕩的兩個量化指標震蕩初始(TO)與震蕩傾斜(TS),將兩組的臨床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急性心肌梗死組與對照組相比,TO值較高,TS值低,其差異顯著(P<0.05)。結論:聯(lián)合檢測TO和TS 對預測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顯優(yōu)勢,適于臨床中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竇性心律震蕩;急性心肌梗死;震蕩初始;震蕩斜率
【中圖分類號】R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525-02
急性心肌梗死是非常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它是心臟性猝死的高危因素,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竇性心律震蕩現(xiàn)象通常出現(xiàn)在正常人和低危的缺血性心臟病患者,如果這種現(xiàn)象的減弱或消失預示猝死危險度的增加[1]。目前在臨床上對此還不能做出有效的評估。1999年,Schhadt G等人首先提出的竇性心律震蕩對心肌梗死患者的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計算竇性心律震蕩的兩個量化指標震蕩初始(TO)和震蕩傾斜(TS),討論竇性心律震蕩對急性心肌梗死預后的預測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確證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20例,其中女性25例,男性95例;年齡35~79歲,平均(40±15)歲,經(jīng)病史詢問排除肝硬化、腎功能不全、心肌炎等因素;疾病的對照組共100例,其中男69例,女31例;年齡33~75歲,平均年齡(38+16)歲,排除器質(zhì)性心臟病。
1.2 檢測方法
HRT檢測的兩個重要參數(shù)是TO和TS。TO是室性早搏竇性心律的加速的數(shù)量。TS是定量分析室性早搏后的前20個竇性心律減速的參數(shù)。通過對入選患者入院后7~21天24小時檢查,由醫(yī)院常規(guī)檢測方法測定心率震蕩的TO和TS值。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先關性采用SPSS軟件分析,所有的結果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統(tǒng)計結果如表1所示,急性心肌梗死組與對照組相比,TO明顯升高,而TS明顯降低,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的嚴重心血管疾病,復發(fā)的幾率比較高。竇性心律震蕩是對急性心肌梗死預測一種新的檢測方法,其指標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HRT是單個室性早搏后竇性心律先加速后加速的現(xiàn)象,同時它還反映了竇房結的雙向變時功能。近年來,HRT已作為一種新的心電學檢測指標應用于臨床,并不斷顯示價值。在臨床上,HRT最常用的的測試指標是震蕩起始(TO)和震蕩斜率(TS)兩項指標。本研究顯示,AMI組和正常對照組間TO、TS值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早搏后竇性心律早期加速和后期減速明顯減弱,說明患者對室性早搏的調(diào)節(jié)能力降低,在實驗中表現(xiàn)為TSR組TO值顯著大于對照組,TS值則相反。由有以上得知,竇性心律震蕩可以作為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病危和預后的一項有效的檢測指標。
4 小結
綜上所述,竇性心律震蕩在評價急性心肌梗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作為疾病活動的可靠指標,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應密切監(jiān)測竇性心律震蕩,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病情,為診斷病情和治療提供較好的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Odemuyiwa O,Malik M,F(xiàn)arrell T,et a1.Comparison of the predi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dex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ion for all—cause mortality,arrhythmic events and suddendeath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Am J Cardiol,1991,68(5):43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