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觀察解毒平喘湯治療喘息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共60例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服用自擬解毒平喘湯,并隨證加減,對照組服用小兒咳喘靈顆粒。2組7天為一個療程,并統(tǒng)計療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0%,對照組總有效率76.67,2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解毒平喘湯治療喘息性支氣管炎有較好療效。
【關鍵詞】喘息性支氣管炎;解毒平喘湯;小兒咳喘靈顆粒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497-02
喘息性支氣管炎(Asthmatic Bronchitis)是一種以喘息癥狀為主的嬰幼兒支氣管炎,是小兒時期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冬春兩季為高發(fā)季節(jié),3歲以內(nèi)的嬰幼兒為易感人群。病情易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小兒的生長發(fā)育,若延誤治療,部分遠期病例可轉(zhuǎn)化為支氣管哮喘。中醫(yī)認為本病多為邪毒與痰互結化熱,閉阻氣道而致喘息發(fā)作[1]。筆者用自擬解毒平喘湯,治療喘息性支氣管炎30例,收到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60例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均參照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會分會呼吸學組制定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的相關資料作為診斷標準[2]。為2009年11月~2011年5月我院兒科門診患兒,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6月~34月,平均年齡15.5月,病程2天~11天;對照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7月~33月,平均年齡14.8月,病程1天~12天。2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程上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別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2.1治療組服用自擬解毒平喘湯,并隨證加減。處方:紫草2g、射干5g、黃芩5g、地龍5g、川貝母2g、白屈菜5g。用法:6~12月 1劑2日,12~24月 1劑1.5日,24~36月 1劑1日。每天3次口服。
對照組選用小兒咳喘靈顆粒(湖北太子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主要由麻黃、金銀花、苦杏仁、板蘭根、瓜蔞等組成。用法:6~12月 1g,12~24月 1.5g,24~36月 2g。每天3次口服。療程:7天為1療程。
2.2 兩組患兒要求在治療期間飲食宜輕淡、忌食海鮮、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3 療效評定標準[3]
治愈:治療5 d~7 d,臨床癥狀、體征消失;好轉(zhuǎn):治療5 d~7 d,咳嗽、氣促緩解, 喘鳴音減少,無細濕啰音;無效:治療7 d 以上,癥狀、體征無改善??傆行蕿橹斡始雍棉D(zhuǎn)率。
2.4統(tǒng)計學方法 兩個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 檢驗,設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治療結果
3.1 治療組:臨床痊愈14例,好轉(zhuǎn)1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0%,對照組:臨床治愈6例,好轉(zhuǎn)17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76.67%。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1。
4 討論
西醫(yī)認為上呼吸道感染是喘息性支氣管炎最主要的病因之一,反復發(fā)作可形成氣道的高反應性,易轉(zhuǎn)為支氣管哮喘[4]。其在中醫(yī)學中可歸為“哮證”、“喘證”范疇。小兒肺常不足,衛(wèi)外功能未全,遇有四時氣候的變化,冷熱失常,易感外邪而病,嬰幼兒肺臟更嬌,更易為邪毒所侵;加之目前家長片面追求營養(yǎng)滋補,肥甘積滯而致毒熱內(nèi)生。毒與痰相博結,以氣壅、血瘀、痰阻病變?yōu)橹饕∽?,氣道受阻,肺氣失宣,引起咳喘、哮鳴等癥[5]。本組患兒應用解毒開肺平喘之法可使毒解、痰化、瘀祛而癥狀緩解。
本方以紫草、射干為主,紫草甘寒,歸心、肝經(jīng),以涼血解毒為主要功效。《本草新編》曰:“血熱則毒閉,得紫草涼之,則血行毒出。”射干苦寒,歸肺經(jīng)。功善瀉火解毒,散血消痰。兩藥合用,使毒解痰化,針對病因以除本。黃芩為輔,黃芩善清熱利濕、瀉火解毒,猶善于清肺中之火?!侗静菪戮帯吩唬骸胺谓?jīng)之熱,必須用之”。在本方中,與主藥相配,增強其解毒之功。地龍、川貝母共為佐藥,《幼幼新書》中最早應用地龍治療小兒哮喘,其具有清熱息風、平喘、通絡的作用。既可清肺平喘,又可通絡以利血脈?,F(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地龍含有多種氨基酸,對氣道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有抗變態(tài)反應的作用 對組胺所致過敏性哮喘有阻抗作用。可抑制慢性哮喘模型小鼠肺組織中α-SMA及FN的表達[6]。川貝母可清肺散結、止咳化痰,二藥共奏化痰、止咳平之功。白屈菜為使,具有解毒、鎮(zhèn)咳、祛痰、理氣等功效。
綜上所述,紫草、射干解肺經(jīng)毒,療血中熱,輔黃芩以解內(nèi)毒外熱,三者合之則毒解肺清。地龍、川貝母佐治其標侯,白屈菜協(xié)諸藥可使標本共治,氣壅、血瘀、痰阻癥狀得到緩解。臨床應用時,尚可根據(jù)實際情況以加減:痰粘稠者可加瓜蔞以增強化痰功能;鼻咽不利可加蒼耳子、辛夷、重樓以通利鼻咽;咳重者可加用桑白皮以瀉肺止咳。
參考文獻:
[1] 符佩華,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佐治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5)503-504.
[2] 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J].中華兒科雜志,2008 ,46 (10 ):745-753.
[3] 劉 純,陳久艷,尚爾寧,干擾素α1b 聯(lián)合孟魯司特鈉治療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84 例療效觀察[J]. 兒科藥學雜志,2011,17(6)29-31.
[4] 葉樂平,李昌崇,張海鄰,等. 嬰幼兒反復或持續(xù)喘息病因譜分析及診斷程序探討[J]臨床兒科雜志 2009,27(5)449-454.
[5] 秦仁生,小兒喘息性疾病的中醫(yī)治療探討[J]. 中醫(yī)兒科雜志. 2009,5(2)17-18.
[6] 劉調(diào)調(diào),李曉紅. 地龍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山東中醫(yī)雜志 2012,31(7)529-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