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回顧分析眼科培養(yǎng)細菌菌屬的分布,以及藥敏情況,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方法:對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微生物室收到的懷疑為細菌感染性眼病患者的標本,共725份進行細菌培養(yǎng),使用ATB Expression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進行鑒定、使用K-B法進行藥敏試驗,觀察細菌菌屬的分布,并對藥敏情況進行分析。結(jié)果:培養(yǎng)陽性菌共209株,陽性率為28.8%。革蘭陽性球菌占65.6%(137株)其中主要為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以及頭狀葡萄球菌,;革蘭陽性桿菌占10.0%(21),主要為棒狀桿菌,并分離出二株枯草芽孢桿菌;革蘭陰性桿菌占24.4%(51株),主要為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結(jié)論:革蘭陽性球菌及革蘭陰性桿菌為眼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通過對菌株分布及細菌耐藥性的了解,為臨床合理選擇抗生素、避免細菌耐藥的發(fā)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guān)鍵詞】細菌;分布;藥敏
【中圖分類號】R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452—02
細菌感染性眼病在我國是常見眼病,而細菌感染導致的眼部組織損害往往后果嚴重。及時應(yīng)用有效的抗菌藥物,是成功治療的關(guān)鍵。由于細菌性眼病正確的臨床診斷與及時治療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眼部細菌菌屬的分布及藥敏情況的認識,因此,及時了解本院眼部細菌菌屬的分布及藥敏情況,對預防與治療細菌性眼病有重要指導意義。本文對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微生物室收到的懷疑為細菌感染性眼病患者的標本,共725份進行細菌培養(yǎng),對陽性標本進行鑒定和藥敏試驗,現(xiàn)報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標本來源 2012年1月至2012年12來沈陽市第四人民醫(yī)院眼科就診患者,懷疑為細菌性眼病如角膜炎、結(jié)膜炎及瞼緣炎等,用無菌生理鹽水及無菌棉簽拭去眼部表層分泌物,再用無菌棉拭子采集眼部分泌物,標本置于無菌試管內(nèi)立即送檢。劃線接種血平板、麥康凱平板和營養(yǎng)肉湯做培養(yǎng),置于35℃恒溫箱中孵育24h。
1.2 儀器和試劑 ATB Expression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以及配套試劑;M-H瓊脂購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藥敏紙片購自英國OXOID公司。
1.3 鑒定與藥敏 細菌鑒定按《全國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3版的檢驗程序進行操作。培養(yǎng)陽性結(jié)果均轉(zhuǎn)種于新鮮羊血平皿,分純后,由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ATB微生物鑒定儀進行鑒定,按微生物分析儀操作規(guī)程操作。藥敏試驗采用K-B紙片擴散法,嚴格按照美國國家臨床實驗室標準化研究所(CLSI/NCCLS)2012年文件標準判定,細菌藥敏結(jié)果為敏感(S)、中介(I)、耐藥(R)。
1.4 質(zhì)控菌株 大腸埃希菌ATCC25922、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
1.5 結(jié)果分析 細菌菌譜及耐藥性分析應(yīng)用WHONET5.4軟件。
2 結(jié)果
1.1. 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微生物室共收到眼分泌物標本725份,培養(yǎng)陽性菌共209株,陽性率為28.8%。革蘭陽性球菌占65.6%(137株)其中主要為表皮葡萄球菌(75株),人葡萄球菌(37株)以及頭狀葡萄球菌(15株);革蘭陽性桿菌占10.0%(21株),主要為棒狀桿菌(19株),并分離出二株枯草芽孢桿菌;革蘭陰性桿菌占24.4%(51),主要為大腸埃希菌(29株)、銅綠假單胞菌(14株)。其中23份標本培養(yǎng)出二種細菌。
2 討論
感染性眼病是臨床常見病,感染主要是細菌引起的,而且引起感染的細菌種類多種多樣,這給臨床治療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了解眼部感染菌菌屬分布情況十分必要,而且隨著眼科臨床廣泛使用多種抗生素,耐藥菌株逐漸增加,從而影響了治療效果。通過了解這些菌株對藥物的敏感性,可以為預防和早期治療提供依據(jù)。
本試驗中,革蘭陽性球菌是眼部感染最常見的細菌,以凝固酶陰性的表皮葡萄球菌為主。從藥敏試驗中發(fā)現(xiàn),革蘭陽性球菌對萬古霉素(99.3%)最敏感,只有一株糞腸球菌對萬古霉素耐藥。其次為氯霉素(75.2%)以及左氧氟沙星(73.7%)。Benz等[1]報道,革蘭陽性菌對萬古霉素(100%)敏感性最高,可見,目前臨床眼科革蘭陽性球菌對萬古霉素最敏感。
占第二位的致病菌是革蘭陰性桿菌,對左氧氟沙星(80.4%)最為敏感,其次為慶大霉素(78.4%)以及環(huán)丙沙星(74.5%)。由于左旋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諾酮類廣譜抗菌藥物,其耐藥菌株少,比環(huán)丙沙星等藥物有更廣泛的抗菌譜,且副作用發(fā)生率低,所以左氧氟沙星是治療革蘭陰性菌引起眼部感染的首選藥物。
總之,細菌性眼病主要致病菌為革蘭陽性球菌(65.6%)和革蘭陰性桿菌(24.4%),與文獻報道相似[2]。少數(shù)患者可由2種細菌感染所致;革蘭陽性菌對萬古霉素最敏感,革蘭陰性菌對左氧氟沙星敏感性最高。因此,臨床上眼科醫(yī)師治療細菌性眼炎患者時有必要聯(lián)合用藥。
參考文獻:
[1] Benz MS ,Scott IU,F(xiàn)lynn HW Jr ,e t a1.Endophthalmitis isolates and antibiotic sensitivities: a 6-year review of culture-proven cases.Am J Ophthalmol .2004.137:38 - 42.
[2] 孫旭光,王智群,羅時運等.細菌感染性眼病病原學分析(1989~1998)[J].眼科研究,2002,20(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