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血友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運用循證護理方法過對一例椎管內(nèi)出血血友病B患兒進行護理,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確定患兒的循證護理問題,采用循證護理方法進行干預。結果:經(jīng)過15天的治療、護理,患兒感知覺逐漸恢復,運動功能恢復良好,護理效果良好。結論:運用循證護理程序指導血友病的臨床護理工作,避免了患者椎管內(nèi)出血的加重和生命危險,預防了殘疾和功能喪失,提高了護理質量。
【關鍵詞】椎管內(nèi)出血;血友病;循證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426—02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患兒,男,7歲1月,患兒3年前診斷“血友病乙”,查Ⅸ因子活性0.5%,予凝血酶原復合物治療后好轉出院。5天前訴頸痛,自覺是落枕,在當?shù)蒯t(yī)院行手法復位,頸痛好轉,4天前出現(xiàn)四肢癱瘓,截癱平面漸上升,查Ⅸ因子活性3%,脊柱MRT示C2-7椎管內(nèi)硬膜外血腫,曾入某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擬手術治療,后因患兒截癱有所恢復(感覺障礙平面由乳頭下降至腹壁)。于2012年9月28日入院。
入院時體溫38°C,消瘦,皮下無出血,頸部僵直、疼痛,雙側上肢肌力正常,左側下肢肌力1級,右側下肢肌力2級,軀干自雙乳頭連線以下感覺消失,大小便無法控制,雙手感覺正常?;純焊改赣H身體健康,有一個弟弟,診斷為血友病乙?;純喝朐汉蟠_診“椎管內(nèi)硬膜外血腫”、“血友病乙”。
1.2 方法
為了更好地護理好患兒,爭取更好的護理效果,我們成立了由病區(qū)護士長、護理組長、責任護士等組成的循證護理小組,小組成員積極學習循證護理知識。針對患兒的情況,提出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1.椎管內(nèi)再次損傷、出血;2.壓瘡;3.尿路感染及膀胱功能失常;4.便秘;5.肢體癱瘓、功能障礙;6.健康教育問題。
2 循證護理措施
2.1 循證問題1:預防頸椎再損傷及出血
2.1.1 循證支持
通過查閱文獻得知頸椎椎管內(nèi)出血往往由于頸髓損傷導致[1],頸椎急性出血、水腫,累及延髓呼吸中樞,可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2],翁鵬飛[3]等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頸髓損傷后搬動過多引起病人頸髓損傷平面不斷上升病情加重導致死亡,而血友病患者由于終身輕微損傷即出血難止的狀態(tài)使患者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出血更為危險。因此為患者供及時、準確、優(yōu)質的護理對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
2.1.2 護理干預
出血早期由于體內(nèi)凝血因子水平未達到止血水平,過早搬動患兒可導致出血加重,危及生命,而不恰當?shù)姆砜芍骂i椎錯位,頸髓再次損傷。因此患兒頸僵直、疼痛期間嚴格臥床休息,避免搬動,各項檢查均安排在床旁。變換體位時保持頭頸部與軀干部在同一軸線,并觀察有無顱內(nèi)高壓癥狀,并及時處理。
盡快補充足量凝血酶原復合物。凝血酶原復合物含有血友病B患者所缺乏的FIX,椎管內(nèi)出血是血友病的危急重癥,要求提高因子濃度至60-80%,治療應在發(fā)生出血后2小時內(nèi)開始,為治療贏得寶貴的時間。輸注前先將藥物及溶媒預熱至25-37°C,藥液不可用力搖晃,以免產(chǎn)生泡沫及蛋白質變性,影響治療效果。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神志、瞳孔變化,以便及早發(fā)現(xiàn)顱內(nèi)出血,遵醫(yī)囑給予利尿、脫水劑,積極預防顱內(nèi)感染,準備好搶救物品。密切觀察患兒感覺、運動功能的恢復情況,準確評估患兒椎管內(nèi)出血的進展情況,為醫(yī)生補充凝血因子的劑量和療程提供依據(jù)。
2.2 循證問題2:預防褥瘡
2.2.1 循證支持
患兒高位截癱,神經(jīng)功能障礙,皮膚感覺喪失,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神經(jīng)性血管運動功能失調(diào)。而且長期臥床,受壓部位持續(xù)缺氧、缺血,極易發(fā)生褥瘡。諾頓評分表是一種壓瘡危險性評估表,用來預測患者壓瘡發(fā)生的可能性。我們采用諾頓評分表對該患兒進行壓瘡危險性評估,患兒入院時諾頓評分為7分,而評分<14分,提示易發(fā)生壓瘡[4],必須嚴格執(zhí)行預防措施,防止病情發(fā)展。
2.2.2 護理干預:
每2小時變動體位一次,由于患兒頸椎損傷,椎管內(nèi)出血,翻身不當會導致頸髓二次損傷,加重出血,因此該患兒只能輕微變換體位,保持頭頸部與軀干部在同一軸線,動作要輕柔,避免拖、拉、推等動作,以免造成頸髓二次損傷或擦傷皮膚。受壓部位及褥瘡好發(fā)的骨突出部位給予加用棉墊,以減輕局部受壓,及時清除排泄物,避免因潮濕刺激皮膚,對被排泄物污染的衣服、被褥床單等及時更換,保持局部皮膚清潔衛(wèi)生,以免感染。
2.3 循證問題3:留置導尿護理及膀胱功能訓練
2.3.1 循證支持
椎管內(nèi)出血急性期,膀胱平滑肌麻痹、排尿反射消失,導致尿液潴留,溢出性尿失禁。預防泌尿系感染和膀胱萎縮是頸髓損傷急性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5]。尿管的留置,作為異物刺激尿道及膀胱的粘膜,破壞了正常的生理環(huán)境,削弱了尿道及膀胱對細菌的防御功能,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機會。長期留置導尿幾乎100%發(fā)生尿路感染[6]。加強尿管護理是預防尿路感染的關鍵。
2.3.2 護理干預
保持尿管引流通暢:避免導管受壓、扭曲、堵塞等造成引流不暢。保持尿道口清潔:每日行外陰擦洗1次,每日更換集尿袋1次,及時傾倒尿液,觀察尿色、尿量。集尿袋及引流位置應低于恥骨聯(lián)合,防止尿液反流造成逆行感染。
2.4 循證問題4:預防便秘
2.4.1 循證支持
椎管出血的血友病患兒由于高位截癱,肛門外括約肌的隨意控制及直腸的排便反射消失,腸蠕動減慢,直腸平滑肌松弛,故糞便潴留,日久因水分吸收形成糞塊而導致便秘,患兒由于便秘,用力排便又可誘發(fā)出血,因此預防便秘很重要。
2.4.2 護理干預
護理患兒時指導家屬做好飲食上的調(diào)整,鼓勵多吃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玉米等,飲食中加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等可預防便秘,多飲水,保證合理的身體水平衡,從而使糞團保持柔軟。每日按摩腹部,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按摩2次/d,每次15-20min,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
3 結果
經(jīng)過15天的治療、護理,患兒感知覺逐漸恢復,運動功能恢復良好,未發(fā)生嚴重的并發(fā)癥和功能異常,護理效果良好?;純杭议L焦慮情緒消除,對護理工作滿意。
4 結論
通過循證護理,護理人員不斷學習,掌握更新知識、技能方法與技巧,將最好的研究證據(jù)運用到血友病的護理臨床實踐中,避免了患兒椎管內(nèi)出血的加重和生命危險,預防了殘疾和功能喪失,提高了護理質量,增加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認同感和滿意度。并且護理人員通過文獻檢索、參與討論,提高了自身科學素質和工作積極性,這對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邵將,賈連順,朱巍等.頸髓損傷早期死亡影響因素與時間分布[J].中華骨科雜志,2007,27(8):561-565.
[2] 齊繼峰,許麗艷,孫福祥.頸椎及頸髓損傷68例報告.頸腰痛雜志,1995,16(3):136
[3] 翁鵬飛,崔桂英.63例精髓損傷的早期救治.福建醫(yī)藥雜志,1998,20(2):166
[4] 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81-87.
[5] 陳希蓮,王彩霞.頸髓損傷患者的康復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04,8(10):577
[6] 王艷紅.腦卒中發(fā)生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9;12(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