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河豚魚中毒的急救與護理方法。方法:對89例河豚魚中毒患者采取催吐、洗胃等搶救措施,及時用藥,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加強并發(fā)癥護理。結(jié)果:89例河豚魚中毒患者經(jīng)積極搶救與護理,臨床治愈84例,好轉(zhuǎn)3例,死亡2例。結(jié)論:河豚魚中毒采取及時準確的急救措施和有效的護理能降低中毒患者的死亡率 。
【關鍵詞】河豚魚;中毒;急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386—01
河豚,學名暗紋東方魨,是一種肉味極為鮮美的洄游性魚類,被譽為“魚中極品”,與鰣魚、刀魚并稱為長江三鮮,但河豚魚的內(nèi)臟 、魚籽及血液中都含有有毒成分(河豚毒素及河豚酸),0.5mg河豚毒素即可毒死70kg體重的人[1],烹飪不當或誤食河豚魚時毒素進入人體內(nèi)會造成河豚毒素中毒 ,如不及時救治則會死亡。2009年10月-2013年8月我科共救治89例河豚魚中毒患者,現(xiàn)將急救護理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科共收治河豚魚中毒患者89例,其中男66例 ,女23例 ,年齡20~81歲 ,服食后至出現(xiàn)中毒時間0.5~8h,平均 3h。 經(jīng)積極救治其中臨床治愈84例 ,好轉(zhuǎn)3例 ,死亡2例 。 其中輕度中毒63例,患者以口唇 、舌尖 、肢端麻木和嘔吐癥狀為主,部分患者伴頭暈、血壓升高。13例患者麻木癥狀進一步加重 ,出現(xiàn)上下肢運動乏力 ,但腱反射仍存在,重度中毒5例患者血壓下降,全身運動麻痹,骨骼肌松弛無力 ,言語不清 ,紫紺 、呼吸衰竭需機械通氣。
2 搶救及護理措施
2.1 及時吸氧維持呼吸功能,首先是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嘔吐物,給予高濃度氧氣吸入。河豚魚毒素是一種嗜神經(jīng)毒素,會引起呼吸肌麻痹,呼吸反射消失[2],呼吸肌麻痹、呼吸減慢減弱應盡快氣管插管,呼吸機鋪助呼吸,并密切觀察神態(tài)、瞳孔、意識變化,進行心電監(jiān)護,定時進行Spo2測定。
2.2 清除毒素 輕癥患者除頻繁嘔吐者,均予以刺激咽喉部或口服溫開水催吐,中毒較重患者常規(guī)用清水洗胃至洗出液無異味為止,每次注液量300~500ml。洗胃過程要注意病情變化,防止窒息等意外發(fā)生,洗胃后經(jīng)胃管注入20%甘露醇250 ml,以排出進入腸道之殘余毒素?;颊呦次负蠼?h,由流質(zhì)飲食逐漸過度到半流質(zhì)、軟食,1d后可正常進食。
2.3利尿排毒 河豚毒素在體內(nèi)解毒及排泄快,大量輸液及適當應用利尿劑尿可加快毒素排泄。日補液量2 000 ml~4 000 ml。同時記錄24 h出入量,觀察水電解質(zhì)平衡情況。
2.4藥物應用 大劑量的糖皮質(zhì)激素,提高組織對毒素的耐受性,東莨菪堿有可能阻斷各種炎性細胞和炎癥介質(zhì)的聚焦和釋放[3],起到保護細胞和改善微循環(huán)、有效對抗呼吸中樞麻痹的作用。給予5%的碳酸氫鈉堿化血液降低河豚毒素毒性,早期及時納洛酮的應用可明顯降低毒素對呼吸、循環(huán)功能的抑制,還可迅速通過血腦屏障興奮呼吸中樞,增加呼吸中樞對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從而降低二氧化碳分壓,提高氧分壓,使血壓、脈搏恢復正常[4]。
2.5 頭暈伴血壓升高的護理 部分患者由于基礎血壓高、心理緊張恐懼、缺氧煩躁不安的影響收縮壓一般可增高到200mmHg以上,此時應密切監(jiān)測血壓,囑其臥床休息,改變體位時要緩慢,補充電解質(zhì),應用丹參等活血藥物,一般不應用降血壓藥物,病人情緒穩(wěn)定血壓會逐漸下降。
2.6 心理護理 由于河豚魚中毒病情進展迅速,患者及家屬對突然發(fā)生的意外無法應對,因此在搶救時,要耐心向家屬講解病情,治療方法,介紹以往搶救成功的案例,減輕患者和家屬的擔心,以積極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與護理。
2.7出院指導 加強衛(wèi)生宣傳,說明進食河豚魚的危險性。要選擇有專業(yè)資格的人烹飪才能食用。一旦出現(xiàn)口舌發(fā)麻,惡心嘔吐等癥狀時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3 小結(jié)
河豚毒素為神經(jīng)毒,主要作用是麻痹周圍神經(jīng)與腦干中樞,首先引起周圍感覺神經(jīng)麻痹,繼而引起運動神經(jīng)麻痹,最后累及腦干中樞,如呼吸中樞及血管運動中樞麻痹.目前尚無特效解毒劑,如不及時救治,常因呼吸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一般而言,死亡多發(fā)生在食用后6~24小時;若患者在服食24小時后仍存活,且未出現(xiàn)并發(fā)癥,渡過24小時的危險期后死亡
率大大降低,預后較好,多數(shù)可以完全康復。因此,搶救越早治療效果越好,24 h內(nèi)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正確的催吐、洗胃、導瀉、利尿有利毒素排泄,減少吸收;適時應用氣管插管機械輔助通氣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死亡率;早期足量應用糖皮質(zhì)激素、東莨菪堿及納洛酮能顯著提高搶救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方克美,楊大明,常俊.急性中毒治療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319
[2] 陳亦江.急性中毒診療規(guī)范[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290.
[3] 鄭福祿,劉宇鵬,姚福軍. 東莨菪堿對重癥肺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得療效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8):2379—2380.
[4] 伏俊,房三友 朱衛(wèi)波,等.BiPAP呼吸機治療急性河豚魚中毒致呼吸衰竭16例臨床觀察 [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5,15(24):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