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和護理措施。方法:回顧性分析呼吸內科2009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對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的護理過程的資料。結果:經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后,患者呼吸困難癥狀明顯減輕,動脈血氧分壓和二氧化碳分壓明顯改善,58例順利脫機,3例病情加重改用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1例高齡患者因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結論:無創(chuàng)呼吸機能夠輔助患者呼吸,減輕呼吸肌的疲勞[1],降低PaCO2,減輕呼吸困難,提高療效,降低病死率。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呼吸衰竭;無創(chuàng)呼吸機;護理
【中圖分類號】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319—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病人數(shù)多,病死率高。由于其緩慢進行性發(fā)展,嚴重影響患者的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COPD患者在急性發(fā)作期過后,臨床癥狀雖有所緩解,但其肺功能仍在繼續(xù)惡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種有害因素的影響,經常反復發(fā)作,而逐漸產生各種心肺并發(fā)癥。2009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進行通氣治療,獲得較好的效果,現(xiàn)就臨床觀察及護理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62例。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齡48-76歲,平均58±4.37歲,病程11-26年。臨床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胸悶、氣短、紫紺、活動無耐力等表現(xiàn)。
1.2方法
常規(guī)治療祛痰、平喘、抗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的基礎上予以加用呼吸機經鼻翼或鼻面罩進行治療。采用鼻面罩法,模式S/T,吸氣壓(IPAP)8~20cmH2O,呼氣壓(EPAP)4-12cmH2O,呼吸頻率10-12次/min,氧流量5-8L/min,維持Sp02在90%-95%,通氣后30min~lh內給于急檢動脈血氣分析,監(jiān)測觀察各種血氣指標。
1.3效果判斷
患者經過常規(guī)治療加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后,胸悶、氣短、發(fā)紺、乏力等癥狀均有明顯的改善,動脈血氣分析示PaO2明顯升高,PaCO2明顯下降,SaO2升高。
2結果
本組患者經過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后,58例通氣量顯著改善,患者pH值恢復正常,PaO2顯著上升,PaCO2顯著下降,順利脫機。3例病情加重改用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1例高齡患者因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
3 護理
3.1體位護理
根據病人的自身情況選擇臥位、半臥位、坐位等、但要使頭、頸、肩在同一平面上,頭略后仰,保持氣道通暢。必要時護士可協(xié)助病人翻身并取舒適體位,不會影響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2]。
3.2面罩的護理
根據病人面部的大小,選擇適合的面罩,調節(jié)固定帶的松緊度,觀察病人使用面罩情況。松緊度以病人舒適又較少漏氣為宜,過松會造成漏氣,過緊會造成鼻面部的受壓,引起皮膚破損,可采取墊少量薄棉墊于鼻梁處。
3.3心理護理
由于COPD患者病情反復發(fā)作,體質較差,加上對呼吸機缺乏認識,容易產生焦慮、煩躁、恐懼等心理而拒絕治療[3]。護理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一舉一動。主動耐心的向患者詢問有什么要求,通過患者的手勢來體察患者的需求,消除患者的煩躁情緒,避免由于患者的急躁、焦慮等不良情緒而導致的病情變化,鼓勵患者及其家屬與醫(yī)護人員合作,以戰(zhàn)勝疾病
3.4呼吸道護理
保持呼吸道通暢對于機械通氣是至關重要的[4]。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前應鼓勵患者主動咳痰,盡量采取有效排痰措施。如:讓患者用力咳嗽、咳、痰或給予拍背、霧化吸入等,促進排痰。對于痰液黏稠者,指導其多飲水,加以氧啟動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有利于痰液咳出。也可予以藥物治療,幫助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暢
3.5并發(fā)癥的護理
護士應經常巡視患者,陪伴患者,使其能盡快的配合治療[5] 。指導患者吸氣時盡量閉住雙唇,避免張口呼吸,防止腹脹的發(fā)生,并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積極處理各種并發(fā)癥。
3.6支持治療
使用呼吸機的患者,對營養(yǎng)的需求很高,加上病人咳嗽、咳痰,消耗體內較多水分及蛋白質,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但需避免糖分的過多攝入,因為過多攝入糖使二氧化碳產量增加,加重呼吸衰竭。每日補充2500~3000 ml的水分,可使痰液稀釋,易于排出。故應根據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及對飲食的愛好,合理安排飲食。
3.7撤機護理
由于COPD病人本身存在不可逆的病理生理改變,上呼吸機后發(fā)生撤機困難最多,平均撤機時間最長。若病情好轉應及時撤機,停機前向患者講述撤機的必要性,消除患者對呼吸機的依賴心理,加強呼吸功能鍛煉,增強體質,積極防治感染。平時注意增加營養(yǎng),適當體力活動,以提高免疫力,避免受涼感冒,防止支氣管及肺部感染,若為吸煙者應勸其立即戒煙。
4 討論
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是目前常用的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呼吸衰竭的常用方法。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呼吸衰竭方便安全,能有效降低PaCO2,升高PaO2,增加肺通氣,避免氣管切開或插管的創(chuàng)傷性治療,減少并發(fā)癥,降低死亡率,減少病人的住院時間,降低醫(yī)療費用。護理人員要掌握其作用原理、操作方法,密切觀察,加強護理,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魏瑛珉.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護 理體會[J].中外醫(yī)療,2008(1):2O-21.
[2] 潘淑瀲,石愛麗.COPD行間歇性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48例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6,12(4):594.
[3] 柳莉,潘鰈玲,程輝.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22(3):47-48.
[4] 許仁和,吳廣勝.機械通氣治療學[M].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3:124
[5] 金珠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常見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與預防[J]。臨床肺科雜志,2006,11(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