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乳腺癌術后放療患者抑郁情緒的影響。方法:將60例乳腺癌術后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均接受乳腺癌常規(guī)放療和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相應綜合護理干預。觀察5W。于綜合護理干預5W末對兩組放療依從性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綜合護理干預5W末干預治療依從性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U=3.319,P﹤0.01).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可顯著提高乳腺癌術后患者放療的依從性。
【關鍵詞】心身疾?。喝橄侔┬g后;護理干預;放療;依叢性
【中圖分類號】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297—02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但近年來有超過子宮頸癌的傾向,近年來,人們逐漸認識到心理因素在癌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積極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乳腺癌術后患者放療依從性的影響,我們進行了相關對照研究,為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提供依據,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2011年11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常規(guī)放療的60例乳腺癌術后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已婚56例,未婚4例;年齡36-66歲,平均51歲;平均接受教育年限10年,平均病程6個月;腫塊大小0-6cm。將入組病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兩組年齡、受教育程度、病程等資料均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放療。在放療過程中,針對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可酌情對癥處理。
1.2.2綜合護理干預
1.2.2.1手術前心理干預 當病人明確診斷后即可出現心理危機,針對這一特點對病人進行術前心理干預,首先向病人介紹自己,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交流時注意語言親切,態(tài)度和藹,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傾聽患者內心的恐懼,給患者提供宣泄的機會,使患者擺脫惡劣的心境。術前給患者講解本病的相關知識,手術目的、意義及手術方式。使患者心中有數,介紹本病區(qū)術后恢復好的患者進行現身說法。使病人看到希望,進一步減輕心理壓力,以輕松的心態(tài)迎接手術。
1.2.2.2手術中心理干預 患者在手術室時間雖然短暫,但卻是整個疾病治療過程中最關鍵的一環(huán),因此,此期的心理干預也尤為重要。巡回護士到手術室門口迎接患者,病人進入手術室后,要善于觀察患者的心理和情緒變化,理解病人的感受。有些內向型性格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即有羞澀的心理,所以我們要盡量多與其交談,減輕患者對手術室及相關人員的陌生感;同時向患者講明暴露的手術部位和消毒范圍,使其很好的配合醫(yī)務人員?;颊咛稍谑中g床上對環(huán)境特別敏感,手術過程盡量保持環(huán)境安靜,使患者產生安全感與信任感。并且還要做好術中心理護理工作,能有效降低手術中患者的緊張焦慮程度,使手術過程順利。
1.2.2.3手術后心理干預 當患者從麻醉中醒來時,護士及時進行安慰和鼓勵,使患者安心。手術后患者首先面對的問題是切口疼痛,在給予患者止痛藥物的同時,向患者解釋疼痛的因素如情緒、緊張、焦慮等,教會患者通過默數、交談、聽音樂等方法轉移注意力。在術后康復過程中經常與患者聊天,像親人或朋友一樣相處,使他們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樂觀的對待乳房缺陷方面的信息。如乳房重建、佩戴特制乳罩、適當穿著等來改變外觀形象,消除患者自卑心理。向患者發(fā)放乳腺癌相關資料或作口頭乳腺癌知識宣教,使其了解相關知識及術后功能鍛煉地方法與作用。向患者的丈夫及家人講解增強對病人此階段關懷的重要性及和諧的家庭氛圍可以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2.2.4 術后對患者進行心理健康指導(1)指導患者每天適時的聽音樂以達到放松心情的效果。(2)告知患者有氧運動能使乳腺癌復發(fā)的危險性下降,患者可以在醫(yī)生和護士的正確指導下進行輕度、中度有氧運動以減輕病人的焦慮和壓抑,減輕患者因癌癥術后帶來的恐懼,增強戰(zhàn)勝自我的信心。(3)告知患者及時進行功能鍛煉。乳腺癌手術由于切除范圍較廣,術后不及時進行功能鍛煉,將會造成患側上肢的功能障礙,給日后生活和工作帶來影響。鍛煉方法:1-3天可做伸指、握拳曲腕等鍛煉。3-4天可做起進行曲肘運動。第5天可練習以患側手掌觸及至對側肩部及同側耳部的運動。9-10天可抬高患者側上肢,將患側肘關節(jié)屈曲,手掌置于對側肩部,逐漸抬高患側上肢直至與肩平。14天可做爬墻鍛煉。加強患側上肢的功能。(4)飲食指導,術后第二天可進食。鼓勵患者攝入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無刺激的食物,避免進食油膩、生硬的食物。(5)進行出院指導,使其了解使用化療藥物的作用機制和毒性反應,指導患者治療時應定期檢查血象,如出現嚴重的胃腸道反應時應暫停使用,對癥治療。(6)術后放療的患者應注意保護照射部位的皮膚,特別是放射治療進行到4周左右時易出現放射性皮炎,應注意防止摩擦導致皮膚發(fā)生糜爛或潰瘍。
兩組均給與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在此基礎上每天16:00接受綜合護理干預,有經培訓合格的2名護師完成,觀察5W。內容包括:(1)認知教育:介紹癌癥的相關知識和放療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并發(fā)癥及相關自我護理。(2)激勵:利用他人戰(zhàn)勝疾病的成功案例,鼓勵患者正確看待疾病,并給予正確的心理指導。(3)社會支持:住院期間讓其家庭成員、親戚朋友陪護,護士與患者建立親切、信賴的朋友關系,使患者感到有強大的后盾支持。同時鼓勵患者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支持、消除負性認識和負性情緒。
1.2.3放療依從性評定 放療依從性判定標準:
0級,患者能自愿接受放療;
I級,患者在家屬和醫(yī)護人員提醒下按時放療;
II級,患者在家屬和醫(yī)護人員反復督促下按時完成;
III級,患者在家屬和醫(yī)護人員反復督促下按時放療,但次數少于住院期間總放療次數的一半;
IV級,患者拒絕放療。
3討論
放療是乳腺癌術后綜合治療的重要方法。從開始的姑息性治療演變成了今天療效肯定的根治性治療??稍谛g前、術中及術后進行放療。臨床證明,無論是術前或術后使用,均可提高手術效果。對晚期廣泛轉移的患者,放療可控制腫瘤的發(fā)展,延長生存期。術前放療還可以使手術范圍縮小,有助于降低致殘率和致殘程度。同時,患者希望得到家屬的陪護和親友的探視并在情感上得到醫(yī)護人員的認可與關心,這些都會對放療的依從性產生重要影響。
總之,在乳腺癌術后患者的放療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其生理和發(fā)病特點,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認知教育和放療知識的宣教等一系列綜合護理干預,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放療依從性。
參考文獻:
[1] 武正炎,南京醫(yī)科大學,外科學,
[2] 高幼軍,李清波,張文杰。乳腺癌患者術后隨訪需求調查分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18: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