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美國護理專家羅伊的適應模式學說中生理適應方式、自我概念適應方式、角色功能適應方式和相互依賴適應方式應用于幫助1例長期急性髓細胞白血病長期化療患者出現(xiàn)適應性問題時,作出適應性反應,通過患者的適應性反應而達到健康促進。
【關鍵詞】羅伊適應模式;長期化療;護理
【中圖分類號】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283—02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化療是目前白血病治療最主要的方法,也是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基礎?;颊叱R蚣膊☆A后和長期化療產(chǎn)生的副作用、昂貴的治療費用產(chǎn)生緊張、焦慮、悲觀和恐懼的心理。羅伊適應模式即將人視為一個適應系統(tǒng),人不斷識別環(huán)境中的刺激,藉生理調節(jié)與心理調節(jié)來適應環(huán)境,人的適應水平取決于主要刺激及相關刺激的聯(lián)合作用,人的適應行為經(jīng)由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賴4項模式呈現(xiàn)出適應性反應及無效性反應兩種,并通過作用,促使患者調整適應方式以應付刺激。羅伊適應模式的護理工作方法有6個步驟,即一級評估,二級評估,護理診斷,訂立護理目標,護理干預及效果評價[1]。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17歲,高三學生,性格內向,言語較少,于2013年高考后10天診斷急性髓細
胞白血病M6型,高危組,隨即給予IDA方案,化療期間出現(xiàn)肺部感染、貧血、胃腸道反應,予抗感染、輸血及止吐等治療后癥狀均好轉,患者于化療結束后出院?;颊哂?月31日再次化療。
2 護理方法
患者按照急性白血病化療護理常規(guī),應用羅伊適應模式的六個步驟,找出常見刺激源,針對性的進行護理,使患者處于化療的最佳狀態(tài)。羅伊適應模式的六個步驟進行,即一級評估、二級評估、護理診斷、制訂護理目標、護理干預及效果評價。
2.1 一級評估 根據(jù)羅伊適應模式,首先找出常見無效反應,提出護理措施。患者的適應性問題是(1)生理功能:營養(yǎng)失調、缺乏運動、感染;(2)自我概念:恐懼、焦慮、悲觀;(3)角色轉換:角色紊亂;(4)相互依賴:孤獨
2.2 二級評估 刺激因素:(1)主要刺激:大劑量化療;(2)相關刺激:對疾病本身恐懼、焦慮;(3)非特異性刺激:對病房環(huán)境不適應,對疾病認識不足。
2.3 護理診斷 (1)潛在并發(fā)癥:感染;(2)營養(yǎng)失調:與患者化療后惡心嘔吐有關;(3)焦慮;(4)孤獨;(5)知識缺乏。
2.4 制訂護理目標 予控制患者感染癥狀,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幫助患者減輕焦慮及恐懼,適應角色轉換。
2.5 護理干預
2.5.1 化療前護理 因患者系高三學生,首次了解疾病及化療,護理工作者除了熱情接待患者及家屬外,還需選擇患者容易接受的方式耐心解釋疾病及治療過程相關注意事項,注意觀察患者心理狀態(tài),加強護患溝通,告知患者保證充足睡眠,注意飲食清潔及個人衛(wèi)生,減少化療前感染的危險,做好化療前準備。
2.5.2 靜脈輸液護理 因患者系首次化療,在客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患者PICC置管,保護周圍靜脈,減少靜脈炎發(fā)生危險,患者置管后,詳細交代置管相關注意事項,給予PICC置管常規(guī)護理?;熎陂g,嚴格遵醫(yī)囑正確給藥,根據(jù)藥品要求調節(jié)輸液速度,注意觀察患者PICC穿刺點有無紅腫疼痛等情況。
2.5.3 胃腸道護理 化療后多數(shù)患者有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腹痛、腹瀉等,而且對化療存在恐懼心理可加劇胃腸道反應,因此處理化療不良反應仍是對護士的主要挑戰(zhàn)[2]。因此,化療前,告知患者宜根據(jù)個人口味選擇清淡易消化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化療期間嚴格觀察患者觀察有無惡心嘔吐及其它不適?;颊咴谑状位熼_始后2小時出現(xiàn)惡心,嘔吐胃內容物1次,化療結束后仍感惡心,嘔吐少量胃內容物,遵醫(yī)囑予紓吉4mg+N.S 20ml靜脈推注后,癥狀稍好轉。告知患者化療期間宜多飲水,嘔吐后立即漱口,保持口腔衛(wèi)生,去除異味,必要時再次使用止吐藥物。
2.5.4 骨髓抑制期的護理 骨髓移植是多種化療藥物共有的不良反應,多數(shù)化療藥物骨髓移植作用最強的時間約為化療后第7-14天,恢復時間多為之后的5-10天?;颊呤状位熃Y束后第8天出現(xiàn)骨髓抑制,血常規(guī)示 N<0.5X10E9/L,PLT 6X10E9/L,HGB99g/L,患者偶有咳嗽咯痰,遵醫(yī)囑予抗感染及止咳化痰藥物外,予保護性隔離措施,嚴格限制探視,空氣消毒每日2次,清潔飲食,協(xié)助患者肛周護理、口腔護理,保持口腔、皮膚、肛周及會陰部的清潔,密切觀察患者體溫及咳嗽癥狀是否好轉,衣物人員嚴格無菌操作。另外,患者未訴明顯頭痛頭昏,皮膚黏膜未見瘀斑瘀點,告知患者絕對臥床休息,保持大便通暢,警惕患者出現(xiàn)顱內出血情況,遵醫(yī)囑予機采血小板共3治療量輸注。病員未訴乏力,注意觀察有無頭昏等情況,必要時給予氧氣吸入及輸注紅細胞懸液。
2.5.5 自我概念強化 (1)軀體自我: 患者青年女性,化療前告知患者及家屬可能出現(xiàn)脫發(fā)等情況,但化療間歇期頭發(fā)會重新生長,可在期間選擇帽子或假發(fā)套等,盡可能糾正形象所導致的負面影響,消除患者顧慮。(2)個人自我: 患者系首次化療,化療前向患者及家屬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向其詳細講解化療方案、可能出現(xiàn)的毒副作用、預防及護理措施,并說明化療反應不是病情的惡化,可通過預防和治療逐漸緩解,使其正確認識化療的毒副作用,消除對化療的恐懼、憂慮心理,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讓治療效果好、心理壓力小、能積極配合治療的患者及家屬現(xiàn)場說教,作為榜樣起到示范作用,以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
2.5.6 角色沖突與重塑 患者系剛參加完高考學生,由于生病住院,患者擔心升學問題,會不會因此中斷學習,失去繼續(xù)學習機會,自己的理想不能得到實現(xiàn),失去學生的角色。因此,在化療間隙期,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鼓勵患者自學,與同學朋友聯(lián)系,交流學習情況,盡量消除失落感,從而滿足做一個學生的角色。而患者家屬擔心因為白血病失去孩子,失去做人父母的角色。平時應多給予健康宣教,告知本次化療的方案、相關的預防及治療措施,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重拾做父母的角色。
2.5.7消除孤獨心理及失落感 患者本身性格內向,言語較少,化療間隙期,可多于患者溝通,溝通內容可以為患者感興趣的話題,注意態(tài)度親切耐心,交流中可加入化療健康知識,輕松的氛圍可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增進護患關系的同時消除了患者的孤獨感,讓她感覺自己一直被大家關心,減輕不良情緒的影響。
3 效果評價
患者在護理干預下,能很快接受疾病現(xiàn)實,進入患者角色,胃腸道反應在用藥后很快減輕消失,骨髓抑制期患者的咳嗽咯痰癥狀在抗感染等藥物作用下減輕,未出現(xiàn)出血癥狀及體征。護理干預后,患者能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以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疾病。
4 體會
羅伊的適應模式主要從人的心理、生理及社會幾個方面找出不適應問題和每個問題的相關刺激、主要刺激,通過護理干預,盡量控制刺激,促進適應性反應。
將羅伊適應模式運用于初診急性白血病化療患者的護理中,護士不但要與患者進行有效的護患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心理需求和擔心的問題,找出不適應問題,從而從各方面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促進患者生理、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賴4方面的適應性,使患者能夠從容面對化療與生活方式的改變。
參考文獻:
[1] 潘孟昭.護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51-55.
[2] 董燕華,朱萍.對癌癥的化療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調節(jié)和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 2001, 36(6):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