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進一步探究護理干預對小兒急性闌尾炎的效果。方法:現(xiàn)對筆者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接診的90例小兒急性闌尾炎患兒,并患兒隨機分為干預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前提下給與干預性護理。結果:兩組在護理前身體指數(shù)無任何差異性(P>0.05),通過治療效果對比得知,干預組有效率95.5%,對照組有效率為77.7%,干預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小兒急性闌尾炎患兒實施干預性護理(術前及術后護理),并做好出院指導能夠最大限度地縮短病程,提高疾病治愈率和患兒家長滿意度,具有較好的臨床推廣效果。
【關鍵詞】小兒急性闌尾炎;護理干預;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225—02
急性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疾病,能夠在小兒任何年齡階段出現(xiàn),不分季節(jié)。小兒6歲以上發(fā)病人數(shù)逐年攀升,嬰幼兒患上闌尾炎的幾率較小,然而往往被誤診。新生兒闌尾炎穿孔幾率較高,死亡率也逐漸上升。對于小兒急性闌尾炎患兒實施護理干預的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現(xiàn)對筆者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接診的90例小兒急性闌尾炎患兒,并患兒隨機分為干預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分別采取普通護理措施和在普通護理的基礎上給與針對性護理的方式,對兩種護理措施的效果進行對比分析,考察小兒急性闌尾炎的最佳護理方式。
1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90例小兒急性闌尾炎患兒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齡為(6.8±1.5)歲?;純弘S機分為干預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干預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段在3—11歲,平均年齡為6.5±1.5歲。根據(jù)小兒急性闌尾炎類型分類,一般性的闌尾炎22例,化膿性闌尾炎18例,壞疽性闌尾炎5 例;對照組包括男孩28例,女孩17例,年齡在4-13歲之間,平均年齡7.1±1.3歲,其中,壞疽性闌尾炎12例,單純性闌尾28例,化膿性闌尾炎5例。兩組患病時間較短,3—6h馬上入院就醫(yī)。
1.2方法
兩組患兒均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前提下給與干預性護理:
1.2.1術前護理
1、術前準備:手術前按照醫(yī)生的安排對患兒開展血、尿常規(guī)檢查,以及凝血試驗等等,并按照患兒的具體身體情況以及是否出現(xiàn)穿孔病狀進行全面的病情評定。針對那些穿孔造成急性腹膜炎的患兒,必須立即實施抗生素靜脈注射,同時改善水電解質混亂的情況。針對嬰幼兒患者,由于其體溫調節(jié)中樞還未成熟,可以把他們放置到保溫箱,從而避免其他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告知患兒家屬在手術前6—9h禁止進食和飲水,并要求患兒睡眠充足[1]。
2、心理護理:由于小兒急性闌尾炎屬于急性病例,并屬于較為嚴重的疾病,患兒及家屬心理承受壓力大,擔憂、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隨之產生,醫(yī)護人員需要做好患兒及家屬的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當經常痛患兒及家屬交談,從小兒急性闌尾炎的積極方面入手,用淺顯平實的語言向患者普及小兒急性闌尾炎的健康知識,使患者對于疾病發(fā)展過程有一個大致的認識。另外注重對患兒進行激勵,引導患者欣然接受治療,安撫患兒及家屬緊張、焦慮不安的心理,堅持積極向上的生活觀念,爭取患兒及家屬信任,增強患兒及家屬手術配合度。
3、密切觀察患兒病情:因為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臨床身體變化不是很明顯,再加上患兒表達能力有限,所以,醫(yī)護人員必須加強與家屬溝通,并根據(jù)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結果,正確分析出患兒的發(fā)病原因。認真觀察患兒的身體溫度、脈搏、呼吸等生理特征的變化,并注意患兒是否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急腹癥的現(xiàn)象,全面掌握患兒的身體情況,并合理用藥。
1.2.2術后護理
1、全麻護理:手術后在患兒病床邊將各種急救藥物或有關器械準確齊全,并安排醫(yī)護人員一直照顧到麻醉清醒為止。把患兒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從而避免嘔吐物進行氣管,確保呼吸道暢通。針對那些過于調皮的患兒可以進行適當?shù)闹萍s,避免引流管拖出等情況產生。
2、飲食護理:患者的飲食應當以溫和清淡為主。在日常飲食中,患者應當避免辛辣煎炒或是油膩肥厚的食物。指導患者多飲水,多攝入新鮮水果蔬菜等富含高蛋白質的食物。囑咐患者夜間不宜宵夜,平常少食零食。同時護理人員應當要求患者規(guī)律作息,不宜進行激烈運動。另外護理人員應當鼓勵患者多外出散步,與人交流,增加腸胃蠕動。同時要求患者少食多餐。
3、引流管護理:把引流管放置在低于切口24cm處[2],避免引流袋內的藥液出現(xiàn)逆流而導致感染,同時認真觀察引流管內藥液的顏色、性質及數(shù)量的變化,并真實記載。確保引流管暢通,避免引流管出現(xiàn)彎曲,每天對引流袋進行更換,并抽取袋內的藥物進行檢查,另外對接管處必須進行有效的消毒,定時更換切口部位的藥物,防止出現(xiàn)傷口感染和并發(fā)癥的產生。
1.3 判斷標準
將患兒的護理效果分為三種情況:痊愈:疼痛及其他癥狀均完全消失;好轉,疼痛及其他臨床癥狀明顯減輕或部分消失;無效:疼痛及相關癥狀無改善。
有效率=(痊愈患者+好轉患者)/總病例數(shù)*100%。
2.結果
3 結論
小兒急性闌尾炎是當前臨床上十分普遍的兒童急腹病之一,患兒年齡一般都在4—11歲。根據(jù)有關權威數(shù)據(jù)得知,小兒患急性闌尾炎的概率低于成年人,大約占成年闌尾炎比例的9%,但是其癥狀比成年人更為嚴重。根據(jù)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的護理效果(95.5%)高于對照組(77.7%),因此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護理能夠有效提升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治療效果,并做能夠最大限度地縮短病程,提高疾病治愈率和患兒及家屬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彭書芹,邢海云,呂曉菲.小兒急性闌尾炎104例手術治療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35):6378-6379.
[2] 刁燕琴.護理干預對急性闌尾炎術后并發(fā)癥的影響[J].黑龍江醫(yī)學.2012,36(1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