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要闡述山楂葉的主要化學活性成分、藥理作用以及心肌缺血再灌注實驗。
【關鍵詞】山楂葉總黃酮;藥理作用;心肌缺血再灌注;
【中圖分類號】R9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055—02
前言
山楂葉系薔薇科植物山楂的葉子,夏、秋二季采取,涼干,其中含有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黃酮類化合物,通稱為山楂葉總黃酮(HLF),有降低血脂、抗心肌缺血缺氧、抗血栓和降血壓等藥理作用。在山楂葉總黃酮的諸多藥理作用的中,對心肌缺血缺氧性心臟疾病的治療是最顯著的療效之一。
1 化學成分
50年代后,人們開始對山楂葉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分離出各種黃酮類化合物、有機酸類化合物及一些微量化合物。它們的化學結構式如下:
2 藥理作用
2.1 降低血脂
山楂葉總黃酮(HLF)可通過調(diào)節(jié)血脂、抗脂質(zhì)過氧化損傷達到防治動脈粥樣硬化(As)的作用。通過建立鵪鶉As模型研究了HLF對動物血脂和血管病變的影響,發(fā)現(xiàn)在形成As的過程中,模型組鵪鶉血液內(nèi)總膽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丙二醛(MDA)、果糖胺(FA)、乳酸脫氫酶(LDH)、谷丙轉(zhuǎn)氨酶(ALT)含量比正常組明顯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含量則明顯降低;HLF對鵪鶉血液中TC,TG,LDL-C,MDA,F(xiàn)A,LDH,ALT含量的上升均有很明顯的抑制作用,且可使其HDL-C,SOD,NO含量明顯提高;在調(diào)節(jié)血脂方面,HLF組與脂必妥對照組的效果相近,而在抗脂質(zhì)過氧化方面則比后者更好。
2.2 抗心肌缺血缺氧
山楂葉總黃酮(HLF)對缺血缺氧損傷的心肌細胞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能減輕缺血缺氧損傷后心肌細胞心律失常的程度,推遲心肌細胞的停搏時間,減少心肌細胞LDH的釋放量,降低細胞MDA含量并提高細胞內(nèi)SOD活力和NO含量。HLF凍干粉(每g相當于生藥0.7g)可明顯緩解心肌缺血癥狀。山楂葉乙醇提取物(含HLF 60%)及HLF(純度95%)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也有保護作用。
2.3 抗血栓和降血壓
研究發(fā)現(xiàn)山楂葉總黃酮(HLF)( W/W,80%)對缺氧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有保護作用,下調(diào)細胞內(nèi)Ca2+和NO的水平可能是這種保護作用的機制之一。對山楂葉中的多糖活性成分進行提取分離,發(fā)現(xiàn)山楂葉多糖具有較好的降血壓、降血脂功能。
3 大白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實驗
在山楂葉總黃酮的諸多藥理作用的中,對心肌缺血缺氧性心臟疾病的治療是最顯著的療效之一,因此做大白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實驗是非常有必要的。
3.1 概念
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是指心臟在一定時間缺血缺氧的心肌恢復血氧供應后心肌損傷反而加重的病理現(xiàn)象。
3.2 實驗方法
向大鼠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鈉麻醉(30mg/kg),固定后,行氣管切開術,并給予人工機械通氣,呼吸頻率65~70 beats/min。按文獻方法于胸骨左緣2-4肋間打開胸腔及心包膜,暴露心臟;在肺動脈圓錐右緣、平左心耳下緣1~2mm處,經(jīng)左冠狀動脈下淺層心肌穿一5/0號絲線,連同一直徑2mm聚氯乙烯管結扎冠狀動脈左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結扎LAD30min后,將眼科剪伸入聚氯乙烯管,剪開管壁的同時剪斷絲線,使缺血心肌恢復血流灌注,再灌注90min后結束實驗。整個實驗過程中,用SUMP-PC型四道生物信號采集處理系統(tǒng)連續(xù)記錄標準肢體Ⅱ?qū)碾妶D。以結扎后出現(xiàn)心電圖Ⅱ?qū)T段抬高或降低為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成功的標志。
將大鼠隨機分為5組:假手術組:將大鼠行上述處理后,穿線但不結扎LAD,120min后結束實驗;缺血再灌注組:結扎LAD30min,再灌注90min后結束實驗。以上2組分別于穿線或結扎前30min腹腔注射相應劑量的生理鹽水作為對照。維拉帕米、HLF低劑量及HLF高劑量組:結扎LAD30min,再灌注90min后結束實驗,并于結扎前30min分別腹腔注射維拉帕米1.25mg/kg、HLF25和50mg/kg。
3.3 檢測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脫氫酶(LDH)活性測定:再灌注結束后,即刻從腹主動脈取血5ml,分離血清,CPK和LDH按試劑盒說明測定酶活性。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測定:再灌注結束后,即刻從腹主動脈取血5ml,分離血清,根據(jù)試劑盒操作,用UV-754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檢測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
心肌組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測定:取血后,迅速摘取心臟,用4℃生理鹽水沖凈血跡后,取20~30g心室肌組織,在4℃條件下制成10%心肌勻漿后,3000rpm離心10min,取上清液,根據(jù)試劑盒操作,用UV-754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檢測心肌組織SOD活性和MDA含量。
4 總結
山楂葉是一種應用歷史悠久的中草藥,有著廣泛的應用。隨著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應用,本文主要對山楂葉總黃酮的生理活性進行實驗研究,例如心肌缺血再灌注實驗,以此為代表來說明山楂葉總黃酮的生理活性。
總之,對山楂葉的研究是長遠的,今后我們要對山楂葉的成分進行更為廣泛的深入的研究,同時擴大它的應用范圍。
參考文獻:
[1] 劉霞.山楂黃酮類成分的分析[J].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1997,19(3):47.
[2] 葉希韻,張 隆,張 靜等.山楂葉總黃酮對乳鼠心肌細胞缺血缺氧損傷的實驗研究[J].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雜志,2005,22(3):202~204.
[3] 蘭文軍,葛亞坤,鄭筱祥.山楂葉總黃酮對缺氧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細胞毒、NO和Ca2+水平的調(diào)控作用[J] .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2005,18(3) :157~160.
[4] 黃飛.山楂葉多糖的功能活性測定研究[J] .廣西輕工業(yè),2001(2) :47.
[5] 閔 清,白育庭,舒思潔,吳基良,劉彤云.山楂葉總黃酮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心功能的影響[J] .中國藥學雜志,2005,40(7):51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