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細胞增殖抗原標記物(Ki67)為細胞增殖的一個重要生物學指標。本研究旨在探討中老年患者乳腺癌組織中Ki67的表達水平及其與臨床病理因素的相關性。方法:利用免疫組化方法檢測118例中老年患者(年齡>35歲)乳腺癌組織中Ki67的表達,并結合臨床病理因素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Ki67在中老年乳腺癌組織中陽性表達率為75.4%(89/118),其陽性表達與病理分期及腋淋巴結轉移狀況顯著相關(P<0.05),與年齡、癌灶大小無顯著相關(P>0.05)。結論:Ki67是目前評估腫瘤細胞增殖活性的可靠的指標,其高表達可作為判斷乳腺癌發(fā)生、發(fā)展及不良預后的生物學指標。
【關鍵詞】乳腺癌;細胞增殖抗原;Ki67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053—01
ki67抗原是細胞增殖相關蛋白,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其表達能反映腫瘤的增殖活性。是近年來認為更能有效評估腫瘤細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標記物[1]。本研究用免疫組化法檢測中老年患者乳腺癌組織中Ki67的表達,結合臨床病理因素,分析它的相關性及其臨床意義。旨在探討ki67是否可以作為判斷中老年患者乳腺癌的惡性程度及預后的指標。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無錫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普外科2010年1月~2013年6月保存的乳腺癌術后組織標本118例,均經(jīng)病理檢查確診?;颊吣挲g37~82歲,中位年齡51歲?;颊咝g前均未接受過放療、化療及內(nèi)分泌治療等抗癌治療。全部病例常規(guī)行乳腺鉬靶照片、胸片、腹部B超、血常規(guī)及生化肝腎功能檢查,必要時做全身ECT,以排除遠處轉移。按照國際抗癌聯(lián)盟(UICC)2002年版TNM分期標準:I期25例,Ⅱ期74例,Ⅲ期19例。按照WHO乳腺腫瘤組織學類型分類標準:浸潤性導管癌113例,浸潤性小葉癌2例,粘液腺癌3例。
1.2免疫組織化學染色 Ki67抗體(RMA-0542)及工作液均購自福州邁新生物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組織標本以10%甲醛液固定24 h,常規(guī)石蠟包埋,制備5μm厚連續(xù)切片,貼附于涂有APES處理的載玻片上,60℃烤片2小時。免疫組織化學染色:①石蠟切片脫蠟、水化,自來水沖洗;②室溫孵育10 min,PBS沖洗3次,每次3 min(3×3min);③滴加第一抗體,室溫下孵育或4℃過夜,PBS 沖洗3×3min④滴加反應增強液,室溫孵育20 min,PBS 沖洗3×3min;⑤滴加酶標抗兔IgG聚合物,室溫下孵育30 min,PBS沖洗,3×3min;⑥滴加新鮮配置的DAB顯色試劑顯色⑦自來水充分沖洗、復染、封片。
1.3判斷標準 Ki67陽性細胞多數(shù)為核著色,呈棕黃色,少數(shù)為較弱的細胞質(zhì)染色。每張切片隨機取3個高倍視野,以陽性細胞比例的平均值定義為該腫瘤的陽性細胞百分比。陽性細胞數(shù)<10%為陰性;陽性細胞數(shù)在10%一25%為弱陽性(+);陽性細胞數(shù)在26—50%為陽性(++);陽性細胞數(shù)>50%為強陽性(+++)。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 for windows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 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P 2 結果 2.1 Ki67在中老年患者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 在所有118例中老年患者乳腺癌組織中,有89例Ki67染色呈陽性,其陽性率為75.4%。其中“+”為66例(占55.9%),“++”為15例(占12.7%),“+++”為8例(占6.7%)。 2.2 Ki67表達與乳腺癌臨床病理因素之間的關系 在不同的年齡和腫瘤大小的乳腺癌組織中,Ki67的表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淋巴結轉移情況及分期不同的乳腺癌組織中,Ki67的表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即分期越晚或伴有淋巴結轉移時,Ki67陽性率越高。(見表1) 3 討論 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加上我國對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的進步,我國的人均預期壽命不斷延長,使得我國中老年女性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大大增加。我國的女性乳腺癌發(fā)病率明顯低于西方國家,且發(fā)病年齡比西方國家的女性平均提前10年~15年,我國乳腺癌的發(fā)病的高峰年齡段為45~55歲,因此在我國乳腺癌患者中中老年婦女占多數(shù)。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生理狀態(tài)慢慢在發(fā)生退化,其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特點,與年輕患者相比,一般其臨床表現(xiàn)為病程相對較長、發(fā)展相對較慢、而且其侵襲性相對較低等特點[2]。 眾所周知,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與細胞的增殖分化異常以及細胞凋亡的下降密切相關。而Ki67最早在1983年由德國學者Gerdes等在霍奇金淋巴瘤源性細胞系中,使用鼠單克隆抗體抗核抗原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它的功能和細胞有絲分裂有關,是目前較為肯定的核增殖標記物。它在GO期無表達,Gl中期到晚期出現(xiàn),S期和G2期逐漸增加,至M期到達高峰。由于其半衰期短,Ki67抗原在細胞分裂晚期很快消失,脫離細胞周期后迅速降解,被認為能夠比較理想的反映細胞增殖活性,是目前評估腫瘤細胞增殖活性、判斷腫瘤侵襲力和腫瘤預后的最可靠的指標[3]。近年來很多研究者通過檢測腫瘤細胞Ki67的表達來評估患者的預后,認為Ki67表達水平的高低反映了細胞增殖狀態(tài),對評價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判斷其危害性具有重要意義。很多研究表明在多種惡性實體腫瘤中Ki67的表達率遠高于正常組織,其表達能可靠而迅速地反應惡性腫瘤增殖率,與多種惡性腫瘤的發(fā)展、轉移、預后相關。 目前,關于Ki67是否能作為乳腺癌的預測以及用來判斷乳腺癌預后的指標成為大家研究的焦點。Klintman等[4]研究表明Ki67是雌激素受體陽性及組織病理分級2級的淋巴結陰性乳腺癌患者的預后因素,并提出Ki67可以成為病理分級的補充指標。在本研究中,Ki67在中老年患者乳腺癌組織中的陽性率為75.4%,略低于國外報道的乳腺癌組織中Ki67的陽性率78.0%,上述結果一定程度上表明中老年乳腺癌的增殖活性有所降低。另外,本研究還顯示隨著轉移淋巴結的數(shù)目增多以及腫瘤TNM分期病期的加重,Ki67的陽性表達率顯著升高(P<0.05),這進一步提示Ki67的表達與乳腺癌的生長、浸潤以及腋淋巴結轉移之間密切相關。通過這一結果,我們可以得出Ki67表達陽性且其表達度越高乳腺癌細胞增殖越活躍,該腫瘤的生長速度越快,惡性程度更高,侵襲性更強,同時轉移的機會也越高,預后也相對越差。 有研究表明,ki67抗原表達可反映腫瘤的細胞增殖活性,與惡性腫瘤的發(fā)展、轉移和預后高度相關[5]。而通過本研究結果同樣也顯示,ki67陽性表達率與中老年乳腺癌腫瘤大小、患者年齡不相關;而與淋巴結轉移及腫瘤分期相關(P<0.05),這進一步說明ki67陽性表達者的癌細胞增殖程度明顯升高,具有更強的侵襲能力,更易于發(fā)生淋巴結轉移甚至遠處全身轉移,其預后也越差。因此,作為一個能夠準確反映腫瘤細胞增殖活性的生物學指標,臨床上可以根據(jù)Ki67表達水平,結合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評估腫瘤的侵襲性與患者預后,同時未來或許也可以根據(jù)Ki67表達陽性這個新靶點作為目標,研制出新一代的靶向治療藥,制定更有針對性的個體化治療,進而提高中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Tan PH,Bay BH,Yip G,et a1.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of ki67 in breast cancer correlates with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genes related to apoptosis and cell death[J].Mod Pathol 2005,18(3):374-381. [2] 張斌.老年人乳腺癌[J].中國癌癥雜志,2005,15(5):422-425. [3] Papantoniou VJ, Souvatsoglou MA,Valotassiou VJ,et a1.Relationship of cell nrolifemfion (Ki67) to 99mTc2(V)DMSA up take in breast cancer[J].Breast Cancer Res,2004;6(2):56—62. [4]Klintman M,Benddll PO,Grabau D,et al.The prognostic Value 0f Ki67 is dependenton estrogen receptor status and histological grade in premenopausal patients with node-negative breast cancer[J].Mod Pathol,2010;23(2):251-259. [5] Retsky M,Baum M,Demicheli R et a1.Prognostic value of ki67 expression after short-term presurgjcal endocrine therapy for primary breast cancer[J].J Natl Cancer inst 2007,99(13):1053—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