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句的扣合是語言連貫的重要條件。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通過語意的把握和關鍵詞語的分析,能準確地找出與所明示或暗示的詞句相呼應的題支。
1.詞語語義的扣合。
句子銜接題中,往往有與前后文語義聯(lián)系密切,在銜接中起到貫穿文意的關鍵作用的詞語,抓住了這些關鍵詞語,就是抓住了體現(xiàn)中心的關鍵。例如:
生產(chǎn)襯衫的關鍵工序是上領子和上袖子。二廠和三廠這兩家襯衫廠各有所長,________________。
A. 二廠上領子的技術比三廠強,三廠上袖子的技術比二廠強。
B. 三廠上領子的技術沒有二廠好,上袖子的技術比二廠強。
C. 三廠上領子的技術沒有二廠好,二廠上袖子的技術沒有三廠強。
D. 二廠上領子的技術比三廠強,上袖子的技術沒有三廠強。
解題:要做好此題,必須緊扣關鍵詞“各有所長”和“二廠和三廠”。從順序一致性來看,應先寫“二廠”,再寫“三廠”,由此可以排除B、C兩項。而D項又不能跟“各有所長”呼應,也要排除。只有A項先講“二廠”再講“三廠”,又突出“各有所長”。此題答案是A。
2. 出現(xiàn)“是否”一類詞的扣合。
當一個句子的一部分出現(xiàn)“與否”“是否”“是不是”“有沒有”“是非”“勝負”“能不能”等表示事物的兩種可能性的詞語時,須照應周全,尤其注意句子的另一部分只涉及到一種情況而出現(xiàn)扣合不周的情況。例如:
填入下面句子橫線處,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p>
對愛好文科的學生,加強文科輔導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視理科的學習呢,還要不要他們學好數(shù)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呢?________________ 。
A. 從長遠的觀點來看,我們認為這樣做是很不恰當?shù)?/p>
B. 如果我們?nèi)狈?zhàn)略眼光,在實際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錯誤的回答
C. 為了使學生有合理的知識結構,我們的回答是肯定的
D. 只要認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我們就會說:不可以
解題:本題題干中有兩個問題,一是“是否可以忽視理科的學習”,回答應該是“不能忽視”;另一問是“要不要他們學好數(shù)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回答應該是“要他們學好”,正確的答案必須兼顧這兩問。再來看四個選項:A項的“這樣做”表意不明,顯然不能與題干相銜接;“C”項作肯定回答,照應不了第一問;“D”項作否定回答,又沒顧上第二問;只有B項,雖是囫圇回答,但卻無懈可擊。此題的答案是B。
3. 關聯(lián)詞的扣合。
當單句與單句之間存在并列、遞進、讓步等關系時,需留心句中的關聯(lián)詞,要瞻前顧后,從句意入手。例如:
填入下面句子橫線處,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p>
眼睛是人和動物的重要感覺器官。人眼從外界獲得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而且有些是其他感覺器官所不能獲得的。
A. 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B. 確實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C. 不僅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D. 或者說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解題:原文句意是遞進關系,能體現(xiàn)這層關系并能與“而且”關聯(lián)上的是C句。
4. 代詞的前后扣合。
當句子中出現(xiàn)這、這些、那、那些、或者你(你們)、我(我們)、他(他們)等指示代詞時,要在句子中找到相應的指代內(nèi)容。例如:
填入下面句子橫線處,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p>
自從“五四”以來,翻譯介紹先進國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國人的迫切要求。________________ 。
A. 這些翻譯作品促進了我國學術文化的發(fā)展,同時也影響了中國的書面語言。
B. 翻譯作品日漸其多,一方面這些作品提高了學術文化的素養(yǎng),另一方面也促進了中國書面語言的發(fā)展。
C. 翻譯作品日漸其多,這些作品促進了中國學術文化的發(fā)展,同時也影響了中國的書面語言。
D. 翻譯作品提高了中國學術文化的素養(yǎng),同時也促進了中國書面語言的發(fā)展。
解題:AD兩項的“這些翻譯作品”在原文中缺少交代,屬于指代落空。B句的“一方面”與句中“這些作品”語序顛倒?!疤岣吡恕乃仞B(yǎng)”有毛病,“素養(yǎng)”多指個人的平時修養(yǎng),用“中國學術文化”這個事物來限制修飾顯然不行,只有C句避免了上述毛病,語意連貫,用詞準確。此題的答案是C。
5. 比照式詞語的扣合。
比照式的詞語可以使表達的層次更明確,使句子前后呼應,使句子與句子的聯(lián)系更緊密。例如“也”“于是”等詞語都能讓人一目了然地了解句子的關系?!斑^去”與“現(xiàn)在”、“遠處”與“近處”、“主觀”與“客觀”這樣有比照式的詞語可以使子前后呼應,進而使句意連貫。例如:
下列句子排列順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p>
①他穿著很舊的布馬褂、破皮鞋,顯得很寒酸。②現(xiàn)在是躲在鄉(xiāng)下,教著幾個學生糊口。③回到故鄉(xiāng)之后,又受著輕蔑、排斥、窘迫,幾乎無地自容。④但因為有時很氣悶,所以也乘了航船進城來。⑤談起自己的經(jīng)歷來,他說他后來沒有學費,不能再留學,便回來了。
A. ③⑤①②④ B. ①②⑤④③
C. ⑤②①④③ D. ①⑤③②④
解題:從他的經(jīng)歷入手,憑借著有關表示經(jīng)歷的詞語“后來——現(xiàn)在——之后——所以”等,就可以找出其合理的組合。此題的答案是D。
小結:段落中的詞語要前后扣合,主要包含以下五種情況:語義的扣合、出現(xiàn)“是否”一類詞的照應、關聯(lián)詞的扣合、代詞的前后扣合、比照式詞語的扣合??偟淖谥际牵涸~語的扣合常常和段落的內(nèi)容主旨、邏輯關系、層次結構等各方面相關聯(lián),必須要有前有交代、后有扣合的概念。在閱讀中留心各種扣合的實際意義,注意句中成分彼此扣合,句子與句子間相互扣合,使語句不矛盾不脫節(jié)。
(作者單位:珠海市斗門第一中學)
責任編校 彭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