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接緊密的語句,宛如針腳縫合得細密平整的織物,一針扣一針,往往語脈前后相承,做到前有語句埋伏,后有語句照應。尋找語句間或顯或隱的內在聯(lián)系,是做語言連貫題一種運用廣泛、行之有效的方法。語句間的照應關系有這樣幾種:
一、解說式照應
解說式照應是說前面的句子說出了陳述對象某個特點或性狀,后面要選擇可以解說這個特點或性狀的句子和它照應。
【例1】(2009年全國卷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狗是忠義、勇敢而又聰明的動物。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使狗成為人的得力助手。
①專門訓練軍犬、警犬,把狗用于軍事、案件偵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覺細胞數(shù)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約兩萬種不同的氣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為了保護羊群,敢于同惡狼猛斗
④人們充分利用狗的這種特殊的天賦
⑤狗可以聽到10萬赫茲以上的聲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險的事
A. ③②①⑥⑤④B. ③⑥⑤②④①
C. ⑤④①③②⑥D. ⑤②④⑥①③
【答案】B
【解題技巧】第一句“狗是忠義、勇敢而又聰明的動物”說出了陳述對象“狗”的特點,其中“忠義”“勇敢”“聰明”是為下文埋下伏筆的關鍵詞,下文應該按次序分別解說這三個關鍵詞的內涵。③⑥內容照應解釋“忠義、勇敢”,⑤②照應解釋“聰明”一詞;最后④中的“狗的這種特殊的天賦”中的“這”指代的就是前文③⑥⑤②的內容;①與后文“狗成為人的得力助手”形成一個表意完整的句子。
解說式照應在做題時要特別注意關鍵詞出現(xiàn)的順序,后面關于每個關鍵詞的解說內容的出現(xiàn)順序要與前面的順序吻合。
二、概括式照應
概括式照應在句子邏輯形式上與解說式照應正好相反。前面的句子解說了陳述對象的某一特點或形狀,后面要跟它們銜接上一句總結特點或性狀的概括性語句與之照應。
【例2】(2013年安徽卷)請根據上下文,從所提供的四個選項中選擇相應語句分別填入文中橫線處。
《蘭亭集序》(見右下圖)這幅傳頌千古的書法名跡,通篇美勁健,變幻萬端,如有神助,在章法、結構、用筆上都達到了行書藝術的高峰。章法上,凡二十八行,行的疏密大致相等,唯首尾偶顯寬密;字與字之間,大小參差,長短配合,錯落有致, ① 。結構上,極盡變化之能事,不求字體結構的平正、對稱、均勻, ② ;或修長,或渾圓,突破了隸書扁平方正的形貌。全篇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用筆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有筋骨,有血肉, ③ ;尺幅之內,眾相畢現(xiàn);異字異構,同字別構,匠心獨運,韻味無窮, ④ 。
A. 秉性、精神、風儀各異
B. 可謂極盡運筆使鋒之妙
C. 強調欹側、揖讓、對比
D. 頗具天然瀟灑飄逸之美
答案:D C A B
【解題技巧】答案中第①處選D ,第③處選A,第④處選B ,運用的就是概括式照應?!罢路ㄉ希捕诵?,行的疏密大致相等,唯首尾偶顯寬密;字與字之間,大小參差,長短配合,錯落有致”,其中的關鍵詞“疏密、參差、錯落有致”與“天然瀟灑飄逸之美”呼應;“每一字都被王羲之用筆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有筋骨,有血肉”中的“每個字”“鮮活的生命”與“秉性、精神、風儀各異”呼應;“尺幅之內,眾相畢現(xiàn);異字異構,同字別構,匠心獨運,韻味無窮”,其中的關鍵詞句“異字異構,同字別構,匠心獨運”與“運筆時鋒之妙”呼應。
三、對照式照應
行文中,前后兩句在情節(jié)、語言上構成相反的,具有對比關系的邏輯聯(lián)系,這兩個句子之間就是對照式照應。
我們再看上面這道2013年安徽高考的語句連貫題。
(題同例2,略)
【解題技巧】第②處選C,就是對照式照應。上句談到結構上“不求字體結構的平正、對稱、均勻”,根據語脈的正常邏輯,就是要與求之相反的東西,也就是“求字體結構的不平正、不對稱、不均勻”,那就正好是C項的“強調欹側、揖讓、對比”。
四、問答式照應
行文中,前文提出一個或以上的設問句,后文要照應問句予以回答,這叫做問答式照應。
【例3】(2009年浙江卷)把下列帶序號的句子組合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并填入橫線處
理學家為什么崇古抑律?________ 古體與律體之辨跟詩歌史聯(lián)系起來,就是古體的典范——漢魏晉詩與律體的典范——唐詩之辨。
①那么,為什么講求聲律、對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們認為,詩歌的審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對于人的道德修養(yǎng)沒有正面的價值。
③以這種價值觀去看詩歌的體裁樣式,古體詩就高于律詩。
④既然詩歌的審美方面沒有價值,本來可以不講,但是如果要進入到詩歌領域去談詩的話,那么,在形式方面人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價值就越低。
⑤拋開詩歌的內容不論,單從形式上看,近體詩講求聲律、對偶等,這些講求在理學家看來,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體詩的重要原因。
【答案】⑤①②④③
【解題技巧】“理學家為什么崇古抑律?”提示我們,后面排列出來的這段話是對它的回答。對這個問題,回答的落腳點是第3句“以這種價值觀去看詩歌的體裁樣式,古體詩就高于律詩”。那么“這種價值觀”指代什么呢?可見中間還有陳述部分。除③以外還有一個問句①,對①的回答,應該是②④,而⑤是提出①“為什么講求聲律、對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的前提──理學家認為近體詩因為講求聲律、對偶所以品格低于古體詩。這樣根據問答之間的照應,我們可以排出⑤①②④③的順序。
在做問答式照應題時要注意,有時候提問的部分提出的是不止一個問題,后面的回答照應就應該同時照應前面提出的所有問題。
【例4】選出畫線處能與上文銜接的句子。
要使我國的四個現(xiàn)代化加速發(fā)展,我們要不要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根據我國的國情可不可以照搬西方模式?
A 不能,我們要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走中國式的社會主義道路。
B 我們必須作出正確的選擇,否則就會犯政策上的錯誤。
C 我們的回答只能是肯定的,否則就沒有出路
D 我們的回答是只有深化改革,不能躊躇不前,更不能知難而退。
【答案】B
【解題技巧】A只能照應第一個問句,C只能照應第二個句子,D屬于答非所問。B看起來也沒有回答什么實質性的內容,但它可以同時照應前兩個問句。
五、因果式照應
因果式照應是指前文提出原因,后文解釋結果與之照應;或者正好相反,前文談到結果,后文追溯原因?!肮薄耙颉敝g形成照應。
【例5】(2012年北京卷)在文中橫線處填入下列語句,銜接恰當?shù)囊豁検?/p>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 。當然,你聽到的不是聲波,而是引力波,因為________ 。當黑洞靠近時,引力波會“擠壓”內耳骨,產生類似照相機閃光燈充電時發(fā)出的咝咝聲。盡管天文學家認為,________ ,但正常情況下,________ ,因為引力波在廣袤的宇宙中經過長途跋涉,抵達地球時強度已大大減弱。
①引力波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我們
②你會聽到它悄然逼近的聲音
③引力波是聽不到的
④聲波在真空中無法傳播
A ②③①④B ②④①③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④②
【答案】B
【解題技巧】②句中的“它”要有指代,指的就是“黑洞”,聯(lián)系下文,這里說會“聽到”,后一句說“聽到的是什么”,銜接很好?!奥牭降牟皇锹暡ǎ且Σā闭门c④因為“聲波在真空中無法傳播”形成因果照應。而與結尾句“因為引力波在廣袤的宇宙中經過長途跋涉,抵達地球時強度已大大減弱”這一原因相照應的結果應該是“引力波聽不到”或“很難聽到”這樣的句子。所以前面兩個空處構成邏輯的轉折應強調“引力波聽不到或很難聽到”,這樣就應填寫成“盡管天文學家認為引力波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我們,但是引力波是聽不到的”,所以是①③的排列。
六、指代式照應
文段中出現(xiàn)代詞,前面要找到明確的被指代對象。含被指代對象的句子和有代詞的句子構成一組照應。
【例6】(2013年新課標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以前在學校的日子里,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默默地注視著學校紅色的大門,由衷地感謝她帶給我的一切。
① 很多時候你可能覺得今天跟昨天沒什么不同
② 這時你可能非常留戀過去的日子
③ 突然發(fā)現(xiàn)它寫得真好
④ 你回過頭來,其實一切都在改變
⑤ 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臉偷偷地在改變”
⑥ 現(xiàn)在要離開這個工作了七年的學校
A. ①②④⑤⑥③B. ①⑥②⑤③④
C. ⑥②⑤①④③D. ⑥⑤③①④②
【答案】D
【解題技巧】第③句中的“它”,從“寫得真好”看,應該是某個語句,只能與第⑤句中的歌詞“月亮的臉偷偷地在改變”照應,所以⑤③一定是前后聯(lián)系的,可以排除AC 。剩下BD。而①④正好又是語意相反的一對句子,前面講“覺得沒什么不同”,后面談“回過頭來,其實一切都在改變”形成對照式照應。于是選D。
以上是句子間的照應聯(lián)系。
做語言連貫題,除了要善于尋找這些照應以外,還要對句子中有暗示意味的詞句特別敏感,它們往往能提示你上文或下文。比方說:
1.“換句話說”“則”表示 轉換關系,位在后;
2.“同時”“也”表示并列,位在后;
3.“與此同時”“與此相反”“反過來說”,表示相反、相對關系,中間不可插入別的內容;
4.“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輕重的順序,不可倒置;
5.“先前”與“后來”,“過去”“現(xiàn)在”與“將來”,表示時間先后;
6.“總之”“綜上所述”“由此看來”,表示要提出結論;
7.“諸如此類”,表示綜合,前面需有分列解說的部分;
8.“所謂”表示后面有解釋的句子;
9.“例如”表示后面有舉例。
(作者單位:珠海市第一中學)
責任編校 彭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