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介紹了科拉德菊苣直播栽培技術,主要包括:選地選茬、整地施基肥、種子處理、適時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起收等,為種植拉德菊苣農(nóng)戶提供技術指導。
關鍵詞:科拉德菊苣;直播栽培;實用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22-58-02
近年來,依安縣為調整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結構,發(fā)展農(nóng)村經(jīng)濟,增加農(nóng)民收入,結合本縣氣候和土壤條件,引種特種蔬菜菊苣進行試驗、示范和推廣。實行公司與菊農(nóng)訂單生產(chǎn),采取春種秋收的方式,用菊苣的肉質根進行深加工,生產(chǎn)、開發(fā)系列產(chǎn)品,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F(xiàn)將科拉德菊苣直播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選地選茬
1.1 選地 應選擇地勢平坦、耕層深厚、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旱能灌溉、澇能排水的地塊。忌選低洼內(nèi)澇和重鹽堿及瘠薄地。
1.2 選茬 宜選用前茬3a內(nèi)未施用過對菊苣有藥害的長殘留性除草劑的玉米、大豆、馬鈴薯和雜糧等茬口,以避免發(fā)生藥害,造成損失。
2 整地施基肥
2.1 整地 以深翻整地為基礎,充分耙細為標準。在上一年秋季前茬作物收獲后,清除根茬和秸稈,采用大型農(nóng)機具翻、耙、起、壓連續(xù)作業(yè)。耕翻深度應達到30cm,無漏耕,無塹溝,翻后反復耙耢,使土壤疏松細碎。然后起寬65cm、高20cm的壟,鎮(zhèn)壓后待播種。
2.2 施基肥 結合整地施入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農(nóng)家肥60t/hm2,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和通透性。
3 種子處理
3.1 發(fā)芽試驗 為確保一次播種保全苗,在播種前10d進行種子發(fā)芽試驗,根據(jù)發(fā)芽率確定播種量。
3.2 種子精選 經(jīng)過包衣或藥劑處理的種子可直接播種。未經(jīng)包衣或藥劑處理的種子,在播種前3d進行精選,去除癟粒、小粒和雜質。精選后攤放在室內(nèi)有陽光的地方晾曬1~2d,提高種子活力和發(fā)芽率。
4 適時播種
4.1 播種期 應根據(jù)氣候和土壤溫度情況確定,當土壤7cm深處的地溫穩(wěn)定在10℃以上時即可播種,一般在5月10~15日為最佳播種期。
4.2 行株距 壟距65cm,壟上雙行,小行距25cm,株距15cm,保苗20萬株/hm2。
4.3 播種量 依據(jù)種子發(fā)芽率、凈度和播種機械精細度及播種等距等綜合情況確定播種量,一般播種量3~3.75kg/hm2左右,適當增加播種量有利于保全苗。
4.4 底肥施用量 播種前用分層施肥機施入45%氮磷鉀復合肥600kg/m2或64%磷酸二銨225kg/hm2、46%尿素112.5kg/hm2、50%硫酸鉀112.5kg/hm2。充分混拌后分別施入壟下6cm和15cm深處,其中6cm深處占總施肥量的1/3、15cm深處占總施肥量的2/3。
4.5 播種 播種是菊苣栽培過種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求土壤底墑充足,地表濕潤,播種后能保證出苗。如播種時土壤干旱,可采取先灌水后播種或先播種后灌水的方法,灌水量應達到與底墑相連接。采用壟上雙行穴播機按行株距均勻播種,每穴播5~6粒種子,做到不空穴,不斷條,播深一致,覆土厚度為1cm左右,播種后及時鎮(zhèn)壓。
5 田間管理
5.1 查田補種補栽 幼苗出齊后進行田間檢查,將田間缺苗、漏播處及時澆水補種或補栽,確保全苗。
5.2 鏟前深松 幼苗出齊后鏟前壟溝深松一犁,上土以壟兩側有浮土、不壓苗為標準,深松深度20cm以上,起到深松滅草、提溫散寒、蓄水保墑的作用。
5.3 間苗與定苗 幼苗2片真葉1片心葉時進行間苗,去除病苗、弱苗和小苗;幼苗4~5片真葉、苗高10cm左右時按行株距定苗,每穴保留1株健壯苗。
5.4 中耕除草 幼苗10cm高時進行第1次鏟趟,苗高25cm時進行第2次鏟趟,封壟前進行第3次鏟趟。秋后拔1~2次大草。
5.5 灌水追肥 出苗前如土壤干旱應及時灌水,確保出苗整齊一致。菊苣從播種到起收前灌水的原則是:應根據(jù)降雨量和土壤的干濕情況確定。播種至幼苗前期保持土壤濕潤不缺水,幼苗中期至幼苗期結束適當控制水分,保持土壤見干見濕,使肉質根向下生長;植株蓮座期土壤干旱時應及時灌水;肉質根膨大期增加灌水次數(shù)和灌水量,保證植株生長發(fā)育對水分的需要;肉質根形成后適當控水,田間積水時應及時排除,以防爛根。起收前15d停止灌水,以利于起收。當苗高25cm左右時,結合鏟趟追施46%尿素150kg/hm2、45%氮磷鉀復合肥75kg/hm2,將肥追施在距植株10cm、深15cm處,確保追肥效果。在肉質根膨大期或從8月中旬開始,每隔10d噴施1次0.3%磷酸二氫鉀加0.3%尿素混合液,連續(xù)噴施3次,促進養(yǎng)分由葉部向根部運轉,增加根部的干物質含量,有利于提高產(chǎn)量和質量。
6 病蟲害防治
6.1 病害 發(fā)病初期用72%霜脲·猛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2.2%霜霉威鹽酸鹽水劑800倍液防治霜霉病;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 000倍液防治軟腐??;2%南寧霉素200~26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防治褐斑病。每隔7d噴施1次,連續(xù)噴施2~3次。
6.2 蟲害 發(fā)現(xiàn)蟲害時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防治蚜蟲;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2.5%溴氫菊酯乳劑2 000倍液防治白粉虱;20%達螨靈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1 000倍液防治紅蜘蛛。每隔5d噴施1次,連續(xù)噴施2~3次。
7 起收
10月上、中旬起收肉質根,也可在最低溫度-2℃時開始搶收,充分利用菊苣在低溫條件下也能正常生長的特性,而且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和糖分的積累。但也不能起收過晚,避免凍在地里無法起收。起收時用深耕犁從壟的兩側深耕松土,做到不斷根,不傷根,應將整個肉質根起收出來。要做到隨起、隨檢、隨削頂去葉和清除泥土,并及時交售到菊苣產(chǎn)品加工公司。起收后不能及時交售的可在地里暫存,堆成圓堆,用葉子蓋好待交售。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