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丁香栽培技術(shù)簡單,易于管理,生存能力極強,是我國園林美化綠化的重要品種,在我國諸多城市都有種植。首先對丁香的生物學特性進行介紹,然后從種子的采集與處理、土墑整理與播種方法、施肥與澆灌管理、田間管理技術(shù)等方面對丁香播種育苗技術(shù)進行闡述,最后從美觀欣賞、襯托實出、指引標識、附屬點綴、凈化環(huán)境、清新空氣、營造氣氛等方面對丁香在園林中的應用進行闡述。
關(guān)鍵詞:丁香;播種;育苗;園林應用
中圖分類號 S685.2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20-89-02
丁香又稱百結(jié),因花細長如釘、花香四溢而得名。我國栽培丁香歷史悠久,也是其起源地之一,資源豐富,品種較多。丁香樹形優(yōu)美、適生性強,適宜栽種范圍廣。花形碩大繁茂,花色優(yōu)雅清淡,姿態(tài)美觀秀麗,花香芬芳宜人,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種植方式簡單易掌握,是園林庭院綠化種植的重要樹種,被選為西寧、呼和浩特、哈爾濱等市的市花。筆者結(jié)合實際介紹丁香播種育苗技術(shù)及其在園林中的運用,以供參考和借鑒。
1 生物學特性
丁香為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常綠,植株高2~8m,習性強健、易存活;單葉對生,少數(shù)輪生,形為橢圓或披針形,葉柄明顯;花期為5~6月,兩性,漏斗狀,頂生或側(cè)生的圓錐花序較大,花開茂盛繁多,成簇開放;花萼小,呈鐘狀,花萼肥厚,花藥縱裂、子房下位,與萼管合生,花柱粗厚,花蕾呈鑷合狀排列;花散發(fā)出濃郁的香味,花色淡雅,有白色、紫色、紫紅色、藍紫或藍色,富油性;從花中可以提煉出丁香油和丁香酚,味辛辣,有麻舌感,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結(jié)果期為7月,為扁狀蒴果,9月種子成熟為黃褐色,扁平有翅,子葉呈卵形。丁香喜光照,耐陰,抗寒耐旱,耐貧瘠,抗病蟲害。
2 播種育苗技術(shù)
2.1 種子的采集與處理 丁香的種子從綠色轉(zhuǎn)變成為黃褐色時即為成熟,一般在9月,應挑選15a生以上生長旺盛、抗病蟲害能力強的植株作為母株,選擇籽粒飽滿圓潤、色澤鮮艷、無病蟲害的種子,可連枝條一起采集。種子采后不要暴曬,應放在通風的室內(nèi),平鋪陰干。當蒴果有2/3開裂時,進行脫粒處理,在此過程要挑去雜物、空癟的種子,陰干后貯藏,時時翻動避免潮濕造成爛種。在翌年春季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將種子放入30~40℃的溫水中浸泡1~2d,時時攪拌,使其充分吸收水分。注意保持水的清潔,在每次換水時再進行一次篩種,將干癟、病蟲害的種子剔除,將剩下的種子撈出進行消毒,然后放在潮濕的沙子或鋸末中,并用塑料膜蓋好,當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如果是在秋季播種,可采后直接使用,但是切忌暴曬。除了播種育苗外,丁香還可使用扦插、嫁接、壓條和分株等法進行繁殖。
2.2 土墑整理與播種方法 丁香耐旱忌澇,濕熱,怕酸,對土壤要求不高,可在陰處或半陰處生長,適宜栽種在排灌良好、土質(zhì)疏松、土壤肥沃的中性沙質(zhì)土壤,但是肥力過大會影響植株開花。在土墑整理時除了深翻細化、清撿雜物、疏松土質(zhì)、殺菌消毒外,一定要將地整平,切忌出現(xiàn)低洼地塊,形成積水。整地可按照長10~12m、寬1.5~2m、高20~25cm作床,也可開溝播種,行距為12~15cm,粒距4~6cm。雖然植株不喜歡大肥,但是為了給丁香提供所需的肥料,應在每年冬季施加一次腐熟堆肥,作為在播種前的基肥,施肥時間可在地塊規(guī)劃時,應根據(jù)丁香喜光耐陰的特性合理設(shè)計種植園的布局。春季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秋季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播種。雖然秋季也可播種,但是不如春季出苗率高。播種的行距保持在20cm,播種量控制在10~12kg/667m2,播種后輕輕覆蓋一層土,12~15d即可出苗。
2.3 施肥與澆灌管理 丁香的適生能力極強,可在肥水管理上稍微粗放一些,但在播種前一定要做好基肥施加工作,以腐熟的糞肥或火燒土為主,以減少后期施肥的工作量。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肥過多過勤,否則會造成植株徒長旺長,影響開花,但要注意磷、鉀、氮肥的比例均衡。丁香耐寒耐旱,需水量不大,也不要勤澆,每月灌水1~2次。撒種后要澆透水,并持續(xù)2~3次,以促進種子發(fā)芽和提高成活率。幼苗出齊后再輕澆水1次,但不要灌水過早,以免淤苗。幼苗不宜過于干燥缺水,在干旱時期應適量淋水。除此之外,可根據(jù)天氣狀況和土質(zhì)條件,對排灌工作進行掌握,避免積水造成病害、爛根或植株死亡。
3 田間管理技術(shù)
丁香對肥水要求不嚴,但是在田間管理中應注意間苗定苗、枝葉修剪、除草防風以及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幼苗長出后,要結(jié)合松土做好間苗定苗工作。丁香發(fā)芽以前為了給植株塑造優(yōu)美的樹形,保證樹冠內(nèi)的通風透氣,需要進行整枝修剪。剪枝的原則是疏散過密枝,去除病蟲枝,中截徒長枝,剪去細弱枝。在花朵凋謝后要進行第2次修剪,此次主要是剪去開敗殘花連同花穗下的2個嫩芽,從而減少養(yǎng)分消耗,促進新枝生長和花芽形成。樹葉掉落后,需要進行第3次修剪,此次主要目的是為明年植株生長塑形,能夠保持優(yōu)雅美觀,對交叉枝、徒長枝、重疊枝、過密枝進行適當短截,使枝條分布勻稱,保持樹冠圓整。由于丁香的需肥量不大,所以在育苗過程中應及時清理雜草,以減少肥料的爭奪。由于丁香為淺根性植物,在除草時應避免傷害植株的根系,同時還要做好防風工作,避免丁香出現(xiàn)搖動現(xiàn)象,因此要對露出地面的根系進行培土,一般2~3cm即可。丁香常見的蟲害有蚜蟲、袋蛾、刺蛾、潛葉蛾及大胡蜂、介殼蟲等,可噴灑樂果乳劑或亞胺硫磷乳劑防治;線蟲是危害丁香根系的害蟲,可在根部使用呋喃丹顆粒防治;紅蜘蛛主要是侵蝕幼苗葉片,可使用石硫合劑和三氯殺螨砜稀釋液混合防治;紅蠟介殼主要侵蝕苗木枝葉,可使用松脂合劑、馬拉松稀釋液進行防治;大頭蟋蟀主要危害枝、葉與幼干,可使用炒香的麥麩作為誘餌,用致百蟲拌濕麥麩誘殺。常見病害有凋萎病、葉枯病、萎蔫病等,可噴灑波爾多液,在幼苗出齊后每半月使用一次防治;褐斑病可噴灑波爾多液防治和做好田園清潔工作,以減少傳播;煤煙病是由蚜蟲、黑刺粉虱等害蟲引起,可使用波爾多液噴灑預防,用殺蟲劑治理。丁香一般3a即可出圃進行移栽,移栽時要注意帶上潮濕的土坨,以保護植株根系,移栽前要減去部分枝條以減少損傷,便于運輸。
4 在園林中的應用
由于丁香樹形優(yōu)美、風姿綽約、花香襲人、花朵錦簇且碩大繁茂、花色優(yōu)雅、花期較長,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是園林美化綠化的重要品種,可在道路兩側(cè)、草坪、庭院、街旁綠地、居住區(qū)、園林、附屬綠地、旅游景區(qū)等廣泛種植。常見的園林丁香品種多為紫丁香、荷花丁香、小葉丁香、暴馬丁香、紅花丁香、花葉丁香、四季丁香、白花丁香等。如果將各式各樣的丁香品種種植在一起,進行大面積栽培,合理規(guī)劃,起伏有度、疏密有致、錯落交疊,給人一種視覺上的美感,讓人猶如置入花海,有著極強的美韻風格,景色格外壯觀。丁香還可用于山體或土丘的種植,形成自然綽約的丁香屏障,與其他灌木或草本植物一起組成美麗的景色,不僅可以映襯園林的景色,而且還自成一景,自然舒暢。如果種植在亭臺樓閣附近或蔓延曲折的道路兩旁,簡單鋪設(shè),樸素典雅,不僅可以形成供游人休息游樂的環(huán)境,為游客營造景區(qū)佳境,還可作為路標、指向標記,便于游人游行。丁香還可種植在草坪四周,與喬木搭配,錯落曲折,不僅不會擋住草坪內(nèi)的視線,而且還能營造開闊的效果,在點綴之余還能用丁香營造草坪的主題,以傳達景觀的含義。將丁香放在園林的入口或景區(qū)內(nèi)構(gòu)筑物的門口,與硬件景致搭配,還可起到指示和烘托主景的作用。除欣賞價值外,丁香還對二氧化硫及氟化氫等有毒氣體具有吸收和抵抗的作用,是工礦等重工業(yè)污染區(qū)凈化空氣的優(yōu)良品種。因此將丁香種植在園林中,還可以凈化空氣,使園內(nèi)空氣清新,使人心情舒暢,更加提高園林景色的品質(zhì)。丁香生性強健,適生能力極強,栽培技術(shù)簡單,便于管理,符合生態(tài)園林、節(jié)約型園林的建設(shè)以及培育優(yōu)良園林綠化的要求。同時丁香釋放出的濃郁花香不僅給人典雅的氣息,還營造一種舒適、寧謐、輕松、怡人的氣氛。無論是美觀欣賞、襯托突出、指引標識,還是附屬點綴、凈化環(huán)境、清新空氣、營造氣氛,丁香在園林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應用和規(guī)劃設(shè)計時都應結(jié)合丁香的品種、園林的軸線、景區(qū)的走向、園區(qū)的布局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和設(shè)計,選擇合適的大小、品種、要素進行搭配,以達到以花托景、以花襯景、以花成景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志云.丁香的特征特性及播種育苗技術(shù)[J].農(nóng)技服務,2008(2):106-107.
[2]袁惠貞.丁香的播種育苗技術(shù)[J].河北林業(yè)科技,2009(S1):74-75.
[3]薛建國,廖軍華.丁香播種育苗及造林技術(shù)[J].寧夏農(nóng)林科技,2010(2):93.
[4]李旻,劉燕.丁香在中國園林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0(18):169-170,172.
[5]陳秀旗,胡玲玲.丁香的栽培技術(shù)[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科技,2008(S1):25.
[6]馮占成.丁香的繁育技術(shù)研究[J].科技致富向?qū)В?012(33):294.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