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技術與環(huán)境進一步成熟、智能終端進一步普及,讓受地域限制的教育資源加速向虛擬化、開放化、分享化等方向轉變,同時也使得用戶隨時、隨地、按需獲取服務成為可能,真正給傳統(tǒng)的教育行業(yè)帶來顛覆性的變革。
2012年是美國在線教育市場風生水起的一年,Lynda.com、Coursera、Udacity等在線教育機構先后獲得大筆融資,數額從幾百萬美元到上億美元不等。
美國火爆的在線教育市場給國內創(chuàng)業(yè)者和投資人帶來了極大的信心和熱情。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先后有網易前總裁李甬(創(chuàng)辦粉筆網)、世紀佳緣前CEO龔海燕(創(chuàng)辦91外教網)等一大批創(chuàng)業(yè)者積極投身到這片藍海之中,欲搶先抓住掘金的大好時機。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著名天使投資人徐小平更是在微博上大膽地指出:“在線教育是未來!所有從事教育與培訓的朋友們不關注在線教育,來日無多啦!”在他看來,未來兩年內,在線教育將成為和電子商務一樣普及的行業(yè)。
近日,在線教育網站滬江網獲得了約2000萬美元的B輪風險投資,創(chuàng)下國內在線教育領域近年來最大的單筆融資紀錄,其品牌估值也達到2億美元。同時,還有超級課程表、91外教網、猿題庫等公司先后獲得融資,國內在線教育市場一片蓬勃景象。
除了資本的看好和創(chuàng)業(yè)者的熱情,像BAT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也對在線教育青睞不已。日前,有傳言稱淘寶即將推出教育頻道“淘寶同學”,盡管官方尚未正式表態(tài),但淘寶進軍在線教育領域的意圖昭然若揭。此外,百度CEO李彥宏也曾在公開場合指出當前教育的弊端并呼吁“用互聯網升級教育”;而騰訊也不甘落后,已推出“騰訊徽講堂”這一原創(chuàng)節(jié)目,同時也在兒童領域重點推進教育產品。
巨大機遇引發(fā)創(chuàng)業(yè)熱潮
在線教育已被視為下一個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熱潮,不僅市場規(guī)模龐大,而且機會眾多。
有公開數據顯示,近幾年,我國教育信息化市場規(guī)模實現了快速發(fā)展,2010年中國教育信息化市場規(guī)模為1117億元,2011年達到1322億元;同時,2012年中國教育行業(yè)IT投資總規(guī)模達到439.1億元,同比增長率達到20.9%。
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就曾公開表示,隨著互聯網等現代技術的發(fā)展,在線教育行業(yè)將迎來顛覆式的變革,“線上占40%,線下占60%,這個情況的發(fā)生,就是未來3至5年的事情”。
“在線教育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市場,互聯網遲早將再造傳統(tǒng)教育行業(yè)?!睂Υ?,龔海燕也持同樣看法,“經濟越發(fā)達,人們在教育上的投入就會越多?!痹谒磥?,人們在物質上充實后,就會在精神上有更多的需求,而教育本身既是精神的東西,同時也是打開精神通道的方式。
在細分領域,在線教育更是大有可為。按年齡階段,在線教育可大致分為幼兒教育(0-6歲)、K12教育(6-18歲)和大學教育。除此之外,還有P2P教育、外語教育、職業(yè)教育、企業(yè)教育、興趣教育、出國留學、考研/國考、考試服務等諸多領域,并且多數領域都有值得深入挖掘的價值。如此前曾有報告顯示,中國在2012年已經花費300億元投入到英語學習當中,根據市場成長情況,2013年英語培訓市場規(guī)模更有望突破350億,而像91外教網就是定位在英語培訓領域之下的在線英語口語教育之上。
同時,就行業(yè)本身的發(fā)展而言,在線教育才剛剛起步,如今搶先出手的各公司都還處在摸索階段,市場尚未形成巨頭壟斷的態(tài)勢,而教育本身又是一個競爭激烈、巨頭領跑的行業(yè),這就給國內諸多創(chuàng)業(yè)者留下了巨大的機會和想象空間。
想獲利就要打“持久戰(zhàn)”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fā)展,在線教育成為大勢所趨已是業(yè)內公認的觀點,甚至有不少人把如今的在線教育看作是下一個電子商務,對它寄予厚望。
投資者們看中的在線教育的優(yōu)勢主要在于其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用戶可以自主選擇學習的時間和地點,同時打破了傳統(tǒng)教育行業(yè)長期存在的教育資源、師資力量等分布不均的諸多弊端,使得教育資源得以共享,不受經濟、地域等因素制約。此外,網絡內容表達形式的多樣也讓在線教育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教育的刻板內容。
“實際上,我們已經看到它是大勢所趨,在線教育能夠帶來的用戶體驗,經過我們最近的研究發(fā)現,用戶一旦開始使用在線教育后,實際上很難再回到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上,在線教育能提供時間上的彈性、一對一老師的便利性,都是線下教育無法替代的。不過,線下教育所能提供的同學之間關系的維護等,則是線上教育比較欠缺的?!睔g聚時代CEO李學凌表示。
盡管優(yōu)勢明顯、前景誘人,但目前在線教育依然面臨著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
首先是用戶行為習慣尚未真正養(yǎng)成,在線教育最大的缺陷在于對用戶沒有限制行為,用戶可以隨時終止學習,而在以娛樂為主的網絡休閑時間之中,網站很難保證用戶的黏度,也難以保證用戶在網上學習的效果。
其次是盈利模式不清晰,目前,在線教育仍處于成長初期,尚未出現成熟的商業(yè)模式,盈利前景并不清晰,燒錢成為當下諸多在線教育網站共同面對的問題。學而思董事長張邦鑫此前曾在媒體上表示,集團在線教育業(yè)務每年虧損額已達數千萬元,至于這種情況何時能終止,他心里也沒底。學而思網校內部人士也曾透露,盡管從財報上看,網校貢獻了集團3%的營收,卻承擔了一半以上的虧損,“今年,學而思網校的目標是盈利1元錢,如果這個目標能達到,將會具有非常強的標志意義”。
最后是教育產業(yè)本身的屬性問題。教育是個慢行業(yè),需要內容、經驗、資源等的不斷積累,而互聯網卻是個快行業(yè),兩者在發(fā)展速度上存在一定的矛盾。同時,兩者相結合的在線教育本身也需要時間、人力、物力、技術等大量成本的不斷投入,試圖在2至3年內贏得豐厚利潤并不現實。
大數據與云帶來的變革
雖然當前在線教育還留有諸多問題等待從業(yè)人士的解決,但其廣闊的前景已是事實。而作為傳統(tǒng)行業(yè)的顛覆者,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發(fā)展也為在線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
作為當下最火熱的技術,大數據對海量數據進行數據收集、挖掘以及分析從而產生的價值,已成為行業(yè)人士爭相追捧的利潤焦點。
在線教育領域,常常會面臨網站提供的內容并非用戶所需、無法精準聚焦用戶需求等一系列問題,而大數據則能帶來全新氣象。如今,在線教育網站可以利用大數據挖掘并分析用戶的行為數據、課程內容數據、題庫數據等一系列相關數據。例如網站可以通過大數據掌握用戶對不同知識點的掌控程度、掌控相應知識點的使用時間、偏好的表達方式和學習工具等,而網站可以通過這些挖掘分析結果向用戶實時向提供反饋,并提供推薦課程和習題,幫助用戶隨時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同時,老師也可以利用大數據的分析結果來研究學生的學習模式和行為習慣,以便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行為習慣,更好地幫助他們學習。
以當前很火的猿題庫為例,公司2月18日上線的“公務員考試題庫”上線4個月,已有21萬注冊用戶,服務器端生成并評估試卷套數達5億次;而5月份上線的司法考試題庫,8天內就有了2萬多的用戶。據了解,考生只要在猿題庫上開始答題練習,系統(tǒng)就會清晰地分析出他當前的能力水平、薄弱考點有哪些、如果參加考試預計能得多少分以及接下來需要做什么題目等,而這些是猿題庫基于大數據的分析及人工智能算法等多項專利技術而實現的。猿題庫創(chuàng)始人兼CEO李勇表示,題庫將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對考點、考頻和難度進行分析以及基于大數據的挖掘,準確地評估出用戶當前的能力水平,一對一有針對性地出題。
對于平臺型在線教育網站而言,通過大數據手段,對當前龐大的教育資源進行數據整合和優(yōu)化配置,可以打破原先的限制,讓優(yōu)質教育資源得以共享;對相關數據的充分分析和挖掘必然使其更加強大。
提到大數據就不得不提及云計算,云計算通過資源的虛擬化和調度實現資源分配使用的合理化,以此降低成本并促進創(chuàng)新。云帶來的是計算能力的革命,而大數據則使云計算有了新的商業(yè)價值的落地方式。與傳統(tǒng)教育培訓機構相比,在線教育雖然節(jié)省了師資、教室等成本,但卻增加了技術、產品等人力的投入和寬帶、服務器等網絡方面的投入,而云計算給網絡教育帶來的最大的好處就是成本的大幅降低。
“如果我們不采用云計算這種模式,每為一家機構搭建網絡教育平臺,就會重新購置服務器,網絡帶寬,購買軟件、找人維護,這樣投入非常大。其實我們買來電腦不是24小時都在使用,如果電腦服務器放在云端,我不用的時候有別人在用,等于在跟其他人共享資源,這樣只需按照我的使用量還付費。網絡教育最大的優(yōu)勢是節(jié)約成本。”全景賽斯科技董事長陳忠書表示。
除此之外,互聯網技術與環(huán)境進一步成熟、智能終端進一步普及,讓受地域限制的教育資源加速向虛擬化、開放化、分享化等方向轉變,同時也使得用戶隨時、隨地、按需獲取服務成為可能,真正給傳統(tǒng)的教育行業(yè)帶來顛覆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