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現狀的描述,分析依法統計的必要性、重要意義及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辦法。
關鍵詞:依法統計;統計法;貫徹
中圖分類號:D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6-0205-03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是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條件下,黨領導人民建設和治理國家的基本方針。實施和堅持依法治國,就是使我們國家的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規(guī)范化。統計調查部門是國家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須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規(guī)范化,實行和堅持依法行政,依法開展統計調查。
統計是國家實行科學決策和現代化管理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準確、及時、全面、真實的統計數據,對正確分析國民經濟的運行態(tài)勢,保障社會的發(fā)展至關重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為適應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中國的統計工作進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同時,黨中央、國務院對此十分重視,早在1984年就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1996年5月15日、2009年6月27日先后兩次分別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修正決定進行通過,這標志著中國統計工作納入法制軌道已日趨成熟和完善,從總體上保障了統計數據的科學性和可靠性,為黨和國家實行科學決策和宏觀管理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幾年來,一些地方和部門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在統計上虛報、瞞報、弄虛作假,致使有些數據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因此,依法治統,不僅是國家管理的需要,更是經濟建設發(fā)展的需要。
一、依法治統的必要性
依法開展統計調查,推進統計調查工作法制化,要求統計工作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各個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依靠法制手段維護國家利益,保護統計調查者、被調查者和統計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權益。近幾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經濟利益的驅使,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現象時有發(fā)生。當前,統計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是:
1.《統計法》的宣傳力度不夠。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頒布實施,各級統計調查部門充分利用網絡、新聞媒體、手機短信等方式大力宣傳《統計法》,但《統計法》的被關注度并不高,一些地方部門、企事業(yè)單位的領導們有的知道《統計法》,但不知道《統計法》的具體內容,說什么“只知道有個《計劃生育法》、《會計法》可以處分和罰款,沒有聽說過統計上還能處理人?!币虼?,在工作中常常是不重視、不理睬,我行我素,完全不把法放在眼里,各種統計違規(guī)事件常常發(fā)生。
2.貫徹執(zhí)行《統計法》難度大?!坝蟹ú灰溃瑘?zhí)法不嚴”長期困擾著統計工作的發(fā)展。工商、稅務、公安等部門對違法行為進行處罰,大家都能接受,都能認罰,唯獨《統計法》執(zhí)法難,這除對《統計法》的宣傳力度不夠外,還存在著統計部門一些人前怕狼、后怕虎,怕承擔責任,怕得罪人的自身問題。特別是一些領導者,為了政績,為了升官,不顧國家利益大肆虛、瞞報統計數據,這使得統計工作在實施中難度相當大。
3.統計對單位管理的作用不明顯導致單位領導和社會不重視統計工作。工作中,各部門領導偏執(zhí)地認為統計工作只是把單位情況反映出來,不會對企業(yè)生產經營提供大的幫助,因此對統計工作不重視,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各部門、企事業(yè)單位專職統計員少,絕大多數為兼職人員,統計往往是他們的一項附帶工作,而不是主業(yè),領導未對統計崗位人員單獨付工資,造成統計員更換頻繁,統計隊伍不穩(wěn)定;另一方面單位領導對統計工作不重視,視統計可有可無,更為嚴重的是,一位企業(yè)領導對自己的統計員說:“你好好干,干好了我提拔你當會計?!边@種思想意識的存在,嚴重地影響了單位統計工作的開展。
4.指標考核、盲目攀比導致有些地方和部門的領導背離黨的實事求是原則,訂計劃、辦事情不從實際出發(fā),好大喜功,盲目追求高指標,迫使下級弄虛作假。例如,西充縣原縣長劉榮志,目無國家法紀,肆意踐踏《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無視《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肆無忌憚地長期編造甚至脅迫統計員制造假數字。這類的官員們,他們心中何為《統計法》?
5.有的統計部門負責人和統計人員黨性原則不強,思想作風不正,法制觀念淡薄,本位主義和個人主義嚴重,助長領導利用虛假數據爭名謀利。據報載,河南省安陽縣預計1993年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總產值有40億元左右,當有關領導打聽到相鄰的林縣達到50億元后,立刻召開緊急會議要求統計人員“找”產值,并在會議上公開“按需”修改統計數據,定下“不超過林縣也不能差得太多”的目標。一次會議就把全縣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總產值增加到48.85億元。盲目攀比,好大喜功,這種思想助長了虛報浮夸的風氣,說到底還是領導干部個人頭腦中的“官欲”在作怪,為了保烏紗、爭政績,打著為本地區(qū)、本單位評先進、爭榮譽的幌子弄虛作假。
6.有的工作飄浮,對弄虛作假者不檢查,不追究,甚至袒護縱容。例如,江蘇省淮陰市清河區(qū)缽池鄉(xiāng)原黨委書記李錫成為在退休前爭取到副縣級待遇,對本鄉(xiāng)統計違法行為采取姑息縱容、甚至袒護的態(tài)度。該鄉(xiāng)對內對外分別使用兩套統計數據,以達到浮夸的目的。據調查,鄉(xiāng)政府向清河區(qū)上報的統計資料和每年的政府報告均使用的是鄉(xiāng)企辦提供的假數據,而每年考核鄉(xiāng)辦企業(yè)時則根據鄉(xiāng)政府逐個核實的資料來確定企業(yè)當年的生產經營實績。1994年該鄉(xiāng)鄉(xiāng)辦工業(yè)產值、銷售收入、利潤的虛報率分別為48.4%、31.7%、11.7%;1995年則高達58.2%、37.4%、74.7%。
7.有的統計員工作責任心不強,拒報、遲報、缺報統計報表。例如,西昌市大箐鄉(xiāng)人民政府統計員呂直,從擔任統計員從事統計工作以來,缺乏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1998年以來,缺報兩次,遲報8次報表,嚴重影響了全市統計數據的匯總工作,造成了不良影響,其行為違反了《統計法》有關規(guī)定,被免去統計員的職務。全國各地都有類似情況發(fā)生。
十六大以來,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對統計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深化統計體制改革、深化統計制度方法改革、完善數據采集渠道,全面確保統計數據質量;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辦發(fā)[1998]7號文明確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清醒地認識到,在統計上弄虛作假是一個嚴重政治問題,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腐敗行為。這種行為嚴重者背離黨的思想路線,敗壞黨的優(yōu)良傳統和作風,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助長地方、部門保護主義和極端利己主義,影響國家決策的科學性和中央的權威,妨礙國民經濟健康發(fā)展,引起了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必須堅決制止。江澤民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講:“一段時間以來,虛報浮夸,弄虛作假,搞形式主義的不正之風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門中滋長起來。反映和匯報本地區(qū)本部門的工作,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有些統計數字水分很大。這種作風害國害民,貽誤黨的事業(yè),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凡是出現這種現象的地區(qū)和部門,領導一定要高度重視。屬于領導工作中不切實際的需求和不正確的導向引起的,領導要主動糾正;屬于下面的問題,領導一定要態(tài)度鮮明,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對情節(jié)嚴重的,要嚴肅查處?!秉h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完善統計體制,健全經濟運行監(jiān)測體系?!庇纱丝梢?,如實統計調查、確保數據質量是當今社會發(fā)展的根本需要。
二、依法治統的措施和對象
真實的統計數據,是反映國情、國力和經濟發(fā)展態(tài)勢的重要依據。一旦統計數據被人為夸大或縮小,就可能被一些人用以拔高自己的工作實績。當前統計工作上出現的問題,中央十分重視,我們要堅決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對統計上的不正之風下決心整治,維護黨和國家利益,還統計的本來面目。因此,必須采取有力的措施和對策。
1.進一步健全統計機構,充分發(fā)揮統計機構的職能。(1)各單位應按《統計法》的要求建立完善專職的統計機構,不得搞兼職統計。(2)堅持統計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健全統計機構,特別是鎮(zhèn)鄉(xiāng)人民政府,必須根據統計任務的需要,配備必要的統計員,并指定統計負責人。要加強各級統計部門班子建設,切實把那些政治上強、有事業(yè)心和責任感、熟悉業(yè)務的同志選進領導班子。要加強對統計人員的政治思想教育、職業(yè)道德教育和業(yè)務技術教育,提高素質。
2.加強領導,加大監(jiān)督檢查工作的力度。要以查處在統計上弄虛作假為重點,認真組織執(zhí)法檢查,并做到經?;?、制度化。要采取措施,大力宣傳,認真組織學習統計法律法規(guī),增強法律意識和黨紀政紀觀念。提高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自覺性。要把反對和制止在統計上弄虛作假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的一項重要內容。統計機構和廣大統計員要增強責任感,嚴格按照《統計法》辦事,堅決同各種弄虛作假行為斗爭。統計機構和紀檢、監(jiān)察、司法等機關應按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黨紀、政紀的有關規(guī)定協作配合,各司其職,扎扎實實地抓好統計弄虛作假案件的查處工作。對那些置國家法律和黨紀政紀于不顧,有意逃避或破壞國家統計監(jiān)督,在統計上頂風作假,打擊報復堅持維護統計數據真實性的統計工作人員的,不管涉及什么地方、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嚴肅處理,決不姑息。對于典型案件,特別是大案要案的查處工作,要執(zhí)行統計執(zhí)法大要案督察制度,并通過新聞媒介予以曝光,以充分發(fā)揮輿論監(jiān)督的作用。
3.加強《統計法》的宣傳力度。對《統計法》和《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guī)定》的宣傳工作,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學習,建立月報責任制和“一把手”負責制,統計部門要通過電視、廣播、報刊和街頭宣傳等多種形式,真正使宣傳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好成效。尤其是要分次、分批地對各級、各部門的領導們,通過組織專門的會議進行宣傳和學習,讓他們充分認識《統計法》的重要性,讓《統計法》真正的深入人心。抓好宣傳,是查處統計違法行為的條件,采取各種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統計法律法規(guī),使統計違法者明白為什么違法,違了什么法,使其心服口服,從而接受處罰。
4.領導的支持,是查處統計案件的基礎。統計違法行為的參與者,統計執(zhí)法的阻力創(chuàng)造者多數是領導,在各級領導和社會公眾認識沒有到位之前,統計執(zhí)法肯定會遇到不少困難和阻力。特別是現行“雙重領導”的統計體制下,地方黨政領導的干預和說情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過多種形式,采取多種手段,進一步加大對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宣傳力度,爭取他們的支持和理解,才能逐步營造出統計執(zhí)法的寬松環(huán)境,達到統計依法執(zhí)法的目的。查辦統計違法案件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得到各級領導的支持,特別是政府領導,對執(zhí)法人員多一份理解,少一份猜疑,多一份鼓勵,少一份責難,齊心協力,方可百戰(zhàn)不殆。
5.完善現有的考核方式和考核指標,逐步實現考核形式多樣化,考核指標科學化。造成當前統計水分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有些地方和部門的領導干部背離實事求是的原則。訂計劃、辦事情不以實際出發(fā),好大喜功,盲目追求高指標,迫使下級弄虛作假。對領導的考核,不應該只放在某個指標上,完成了指標任務的就是優(yōu)秀干部,就提拔獎勵,沒有完成的,就無能要下課??己说胤胶筒块T的領導,重點應放在該領導是否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是否一貫堅持支持黨的統計工作,是否督促自己的統計員認真完成統計報表任務,是否把本部門本單位的統計工作納入了議事日程,不應該在考核某個指標上做文章。考察一個企業(yè)的領導,考核一個企業(yè)的好壞應該看這個領導和這個企業(yè)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多大貢獻,國家和人民得到了多大實惠,不應只看它的規(guī)模和速度。一個產品生產得再多,一點賣不出去,適銷不對路,長期積壓在庫房里,產品超過吃水線,能說這位領導是一位好的企業(yè)家嗎?應該將考核指標放在“利潤”、“利稅”、“產品銷售收入”、“工業(yè)增加值”和企業(yè)的“增值保值率”等重要指標上,這些指標企業(yè)不敢輕易作假,若有水分就會加大企業(yè)的稅收。地方和部門領導要多為企業(yè)辦實事,解決實際困難,為企業(yè)分憂解難,使目前的企業(yè)由速度型轉為效益型。
6.樹立科學的政績觀,要堅決按照黨的干部政策全面、客觀、公正地考察和使用各級干部。在任用、提拔領導干部時,除現有的考核內容外,還應當把是否實事求是上報統計數據作為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內容,確保反映領導干部政績的統計數據的真實性,絕不能把那些貪圖私利、弄虛作假的人選進領導班子,對那些不從工作上下功夫,而是在數據上做文章,靠弄虛作假騙取職級待遇的人,要堅決從領導崗位上調整下來,對所騙取的各種榮譽和獎勵,要堅決予以取消,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堅決處理,為統計工作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良好環(huán)境。
7.建立一支既懂統計法律知識,又熟悉統計業(yè)務知識,具備較高政治素質的統計執(zhí)法隊伍,是查處統計違法案件的關鍵。不斷提高執(zhí)法人員的業(yè)務素質,是統計執(zhí)法成功與否的關鍵。任何事情都離不開人,依法治理必須選配政治素質、業(yè)務素質高的同志充實隊伍,并盡力創(chuàng)造條件,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同時做到嚴格執(zhí)法,始終保持良好的執(zhí)法形象,統計執(zhí)法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依法治統是依法治國的組成部分,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嚴格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如實客觀地上報各種統計報表,那種任意修改統計數據的行為是決不容許的,一經發(fā)現,必須嚴格查處,唯有這樣才能確保統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才能使領導的決策減少失誤,才能使國民經濟保持持續(xù)、健康、協調地發(fā)展。
[責任編輯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