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豆是我國種植十分廣泛的一種經(jīng)濟作物,雖然種植歷史很長,但在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比如品種、氣候、管理等一些條件的原因,產(chǎn)量始終處于一種低水平的狀態(tài),本文對各地優(yōu)秀種植經(jīng)驗加以總結(jié),為生產(chǎn)提供幫助。
關(guān)鍵詞:施肥;整地;選種
中圖分類號: S56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3)-20-33-1
1 種子的選擇與處理
選擇優(yōu)良品種。優(yōu)良的品種是大豆高產(chǎn)的前提條件,好種出好苗,好苗結(jié)好果是永遠不變的道理,但在選擇品種的時候,也應看當?shù)氐淖匀粭l件,比如積溫情況,土壤狀況,雨水情況等,選擇適合本地區(qū)種植的優(yōu)秀品種,高產(chǎn)、抗病蟲、抗倒伏、抗?jié)晨购?。對于新品種的引入,要經(jīng)過實驗種植一兩年,然后再大面積擴播,要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地制宜選擇優(yōu)良品種。
種子處理。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一系列的處理后再播種。首先進行曬種,選擇陽光充足的天氣,把豆種攤開曬1~2天,然后再進行拌種,用冷卻的濃度為25%的鉬酸銨溶液或用大豆根瘤菌的水溶液進行拌種,拌種后放在陰涼處晾干,然后再進行包衣處理,種衣劑一般具有防蟲、殺菌等作用,包衣時要攪拌均勻,包衣處理能防止病蟲害對種子的侵害,保證發(fā)芽率。
2 整地與施肥
(1)整地。整地時要把豆田地的土塊整平耙細,對土地一定要秋深松,如果沒有秋深松土地,整地時要把底壟劃破,這樣便于豆根深扎,耐旱而且利于根瘤菌固氮。(2)施基肥。大豆是喜肥作物,足夠的基肥對于壯苗有很大的幫助,可以用優(yōu)質(zhì)有機肥,也可以用三元復合肥,一般用量為三元復合肥控制在650公斤/公頃,如果用有機肥,要把有機肥進行腐熟處理,一般每公頃以用25~30噸為宜。
3 播種
播種時間。當白天氣溫連續(xù)四五天以上能達到7℃~8℃就可以播種,東北地區(qū)一般在五月中上旬播種較為合適。
播種方式。播種方式可靈活掌握,要根據(jù)當?shù)氐那闆r因地制宜地選擇播種方式,可用“壟三”栽培法,也可用“大壟密”栽培法,也可用“深窄密”栽培方式。
密度。根據(jù)土壤狀況,合理密植。目前黑龍江品種的畝播種密度可在3~3.33萬株。各方面條件優(yōu)越,肥力水平高的,密度要降低10%;整地質(zhì)量差的、肥力水平低的,密度要增加10%。內(nèi)蒙古東四盟和吉林東部地區(qū)可參照這個密度,吉林其他地區(qū)和遼寧公頃播種密度可在2.67~3萬株。
4 田間管理
4.1 中耕除草
豆苗剛破土時要在壟間深松,第一復葉出來前,要進行一次鏟趟,進行中耕除草,開苗疏土,剃除苗眼草;在苗高10厘米時,要進行第二次鏟趟,用大鏵進行;第二次鏟趟進行后10天到半個月時,進行第三次鏟趟,三次鏟趟的目的主要是深松培土,除去雜草,三次鏟趟都要注意不能傷到苗,三鏟三趟,利于土壤透氣,利于豆苗根部固氮。
4.2 合理施肥
在沒有進行配方施肥的地塊,經(jīng)驗施肥的一般氮、磷、鉀可按1∶1.15~1.5∶0.5~0.8的比例。分層深施于種下5厘米和12厘米。肥料商品量每畝尿素3.33公斤、磷酸二銨10公斤、鉀肥6.67公斤。氮、磷肥充足條件下應注意增加鉀肥的用量。葉面肥一般噴施兩次,第一次在大豆初花期,第二次在盛花期和結(jié)莢初期,可用尿素加磷酸二氫鉀噴施,用量一般每畝用尿素0.33~0.67公斤加磷酸二氫鉀0.17~0.3公斤。噴施時最好采用飛機航化作業(yè),效果最理想。
4.3 化學除草
化學除草要盡早,可以在播前進行土壤處理,即在春季整地后播種前5~7天對土壤噴施除草劑,要噴勻,另外在噴后應該耙地一次,使其混勻進土壤,最好深度能夠達到7~10cm。如果土壤墑情不夠理想,則不能在播前進行處理,以免影響播期。如果播前沒有噴施除草劑,則要在播后進行,最好在出苗前墑情好的時間,噴施除草劑。如果出苗前沒有合適機會噴灑除草劑,則可以在苗期噴灑,注意藥量。如果在大豆生長前期,田間雜草較多時,則應該在墑情較好的情況下噴施除草劑。
4.4 水分管理
大豆是相對比較耐旱的作物,但整個生長期不同階段需水情況差別較大。播種到出苗這一時期,必須要有足夠的水分供應,否則豆種剛發(fā)芽就會枯死,長不出苗來;出苗到分枝階段,這時水分不能過多,過多了就會影響蹲苗,莖稈過度生長,細弱不抗倒伏;分枝到開花這一時期,植株對水分的需要增大,這時要加大供水,不能干旱;開花到結(jié)粒這一時期,需水最大,這一時期如果水分不足,就會產(chǎn)生癟粒,產(chǎn)量自然也不會高,所以一定要根據(jù)大豆不同時期的用水不同,適時調(diào)整澆水的程度,確保高產(chǎn)。
5 病蟲害防治
5.1 病害防治
大豆苗期極易發(fā)生立枯病、根腐病和白絹病。這些病害可以通過藥劑拌種來防治,可以選擇50%多菌靈500克或50%福美雙400克,對水2公斤攪拌溶解,然后均勻拌種100公斤;也可以在苗期進行防治,在真葉期用50%托布津或65%代森鋅l00克,對水50公斤,對莖葉進行噴施。大豆銹病的防治可以用粉銹寧對水進行噴施,用量為每公頃450克粉銹寧對水750公斤。另外,及時清溝排水降濕也是防止銹病發(fā)生的重要栽培措施。
5.2 蟲害防治
紅蜘蛛用1.8%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20%螨醇-噠螨靈乳油1500倍液噴霧。斑潛蠅用48%的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75%斑潛蠅殺星可濕性粉劑5000倍液防治。地下害蟲防治。一是利用大豆種衣劑拌種;二是隨化肥拌入鉀拌磷或呋喃丹,每畝2.5公斤,能夠有效地防治線蟲和其他地下害蟲。
作者簡介:李艷香,女,大專學歷,就職于扶余市三井子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站,研究方向: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
網(wǎng)絡(luò)出版時間:2013-11-20 10:22:59
網(wǎng)絡(luò)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2.1186.S.20131120.1022.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