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調查并總結高職院校法律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又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措施,讓學生提高法律知識技能,養(yǎng)成知法、懂法的好習慣。
【關鍵詞】高職院校;法律;教學質量
一、前言
法律基礎知識能夠提高學生的法律素質,對高職院校學生養(yǎng)成懂法、知法、守法的習慣很有幫助。但是目前高職院校在法律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如學校本身對法律課程不重視,教學方式過于單調,課時太少,實踐活動無法開展等。這些問題都會導致學生在學習法律課程時態(tài)度不夠認真,只是為了應付而已。因此對于這些問題學校應該給予高度重視。
二、高職院校法律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1.高職院校對法律課重視度不夠
由于高職院校中,對于大多專業(yè)的學生而言,法律課和學生本身的專業(yè)性很小,所以對法律課很不重視,他們上法律課的只是應付或者為了獲得學分等。學生對老師講授的課程忽視、不在意,對老師講課的熱情和積極性打擊十分嚴重,對教學效果的影響也很大。并且,很多高職院校將法律課作為公共基礎課,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大課,這種類型的教師人比較多,都是幾個班級劃分到一起,一般都是幾百人在一個很大的教師共同上課。只有一個教師要面對幾百個學生,在教學管理和秩序維持上要花費的心思就要很多,保證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難度就會很大。對于這種幾百人的教堂里,對于學生遲到、逃課、早退等不良現(xiàn)象,教師管理起來會很難,只是點名就要花費很長時間,并且學生人數(shù)太多,遲到早退現(xiàn)象也無法控制。再加上高職院校相關單位對法律課的定位讓學生更加忽視這門課程。還有很多高職院校,法律課不僅是公共基礎課,還被作為選修課,考試形式為開卷。這些都會導致學生甚至教師都忽視這門課程,最終結果就是傳授知識十分困難,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無法保證,也無法提高。
2.教學模式單一
高職院校講授法律課的老師都有很多相關課件,將這些課件應用在授課過程中其實十分簡單,但是,很多教師沒有完整的教案,知識在課堂上隨便講解。也因為法律課知識內容枯燥乏味,并且專業(yè)術語比較抽象難懂,因此使用原來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無法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只是按照書本上的進行解釋無法保證學生更好的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因此這種授課形式急需改變。
3.實踐性比較薄弱
法律學科本身實用性很像,其應用功能也很強,但是要想學好卻不是那么簡單的。法律課知識內容比較抽象,因此要結合實踐進行教學。但是實踐環(huán)節(jié)在法律課的講授中往往被忽視。類似模擬法庭活動、法律實踐中心活動、法律庭審旁觀等實踐性很強的活動,但是這些活動也只有少數(shù)人才能參與到,而大部分人還是無法解除。于是講課方式就變成了課堂上的講解,而這一方式也成為了唯一形式,但是法律課程的實踐性和實用性都很強,課堂講解的形式無法讓學生體驗到法律的實踐性和實用性,這對法律教學效果影響很大。而且雖然很多高職院校設立了法律實踐中心或者法律援助中心,但是這些中心工作學生并不了解,雖然有極少數(shù)的學生對此十分感興趣,但是看見辦公室門窗緊閉也就打擊了學生的熱情,妨礙學生增長實踐知識的道路。
4.教材編寫不足
很多高職院校法律課教材的編寫重視度不高,還有一些學校甚至隨便選擇一本其他學校編寫的教材直接來用,還有的是為了照顧本校某些老師的利益,直接選擇本校教師編寫的教材拿來作為教科書,也不看教材內容是否合適。并不是說這些教師編寫的教材不好,而是存在視野狹小的情況,對學生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沒有幫助。并且為了保證教學效果和質量,編寫教材要考慮很多方面,把握好編寫教材的尺度,不能編寫過于淺顯,更不能過于深奧,不能涉及范圍太小,但是也不能太廣泛,因此教材編寫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教材編寫不是一件很容易應付的事情。
5.課時少影響教學效果
因為高職院校對法律課程定位不當,學校的相關教學單位對法律課程也不夠重視,所以安排的法律課課時很少。因此,教師只能快速的將重點知識過一遍,很多知識講不到,很多教學計劃也沒辦法實施,只能為了趕進度而匆忙的講課。這就導致教師安排進度要求很高,但是很多教師還是無法勝任,在課程開始時時間就顯得捉襟見肘。
三、高職院校法律課教學問題的解決措施
對上述問題進行總結,應該采取一些措施進行改善和解決問題。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最基本的就是從高職院校領導、學生和教師出發(fā),讓他們重視法律課程。
1.提高對法律課的重視度
高職院校應該將法律課程定位為公共課,絕對不可以定位成選修課,并且這種定位絕對不能改變。對法律課班級設置進行改善,盡量避免課堂人數(shù)太多,縮小班級規(guī)模,只有縮小班級的人數(shù)才能保證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也能夠更好的對學生進行管理。這樣能夠減少學生曠課、遲到、早退等情況發(fā)生。同時對于法律課程的考核形式要進行改變,盡量避免開卷考試模式,采取閉卷方式進行考核。通過對法律課的重新定位以及考核模式的改變,讓學生對課程重視起來,也就能改變學生學習法律課程的態(tài)度,不像原來那樣應付了事,而逐漸轉變?yōu)橹鲃訉W習,這對學生的曠課、遲到和早退現(xiàn)象也會有所幫助,最終實現(xiàn)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提高,也便于教師進行管理。
2.豐富教學形式
由于法律課程的專業(yè)術語很多,而且概念較多,知識內容比較抽象,如果只是按照教材進行講授,就不能保證教學效果。因此豐富教學形式就成了必然選擇,可以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對學生鼓勵,讓學生圍繞多個主題分組進行討論,教師也可以找一些和法律相關的影片播放,這些教學形式都能夠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還可以考慮模擬法庭的引入,對審案過程完全模擬,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對學習法律知識有很大幫助。
3.重視實踐教學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很單一,對法律課的教學效果有抑制作用。所以學校組織學生去法院、檢察院等進行參觀對教學很有利,能夠讓學生了解司法機關辦案過程和日常工作流程。還可以邀請法官或檢察官參與到課堂中去,給學生講授法律知識。還要鼓勵學生參與到學校法律援助中心去工作,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深入基層和社區(qū)進行法律知識的調研和宣傳。將法律知識融入生活和社會,這種方式能夠更好的讓學生掌握法律知識,培養(yǎng)法律技能。
4.提高法律教材編寫質量
提高法律課教材的編寫質量能夠一定程度幫助教師和學生。教材的編寫和選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很多方面都要注意。要突破地域的限制和觀念,摒棄那些以保護本校編寫教材為主的守舊觀念,對多種教材進行考察、比較,選擇最適合的教材。只有保證教材編寫和選擇的適用性,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5.增加高職院校法律課課時
對高職院校法律課的課時增加,保證一定的授課時間,讓教師更好的開展教學,不會因為趕進度而只將一些重點知識,保證學生有更多機會學習法律知識,能夠一定程度保證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并且只有保證了課時充足,教師才能開展一些其他有實踐性的活動。
四、結語
我國已經實施依法治國方針,在當今法治社會下,每一位公民都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而高職院校作為國家公民的主要群體,就要對法律知識掌握,因此高職院校就要重視法律教學,并且將法律課程安排到重要課時中去,定期對學校授課情況等方面進行監(jiān)督,保證法律課程的教學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趙榮輝.學校法律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2012.
[2]韓蓓.我國高職院校教學督導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3]盧永紅.改進職業(yè)院校法律基礎課教學工作的思考[J].Time Education,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