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煤炭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煤礦機電設備的運行性能,對于煤炭企業(yè)確保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重要作用。但我們的機電管理情況并不樂觀,現對我國有煤礦現狀談幾點個人看法。
關鍵詞:煤礦 機電現狀 管理學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5(c)-0000-00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煤礦企業(yè)的技術含量也與日俱增,但由于礦山生產本身的因素,煤礦企業(yè)普遍存在著技術水平不高,管理不到位等多方面問題,尤其是機電方面。
1、管理理念跟不上時代:很多煤礦領導只注重煤炭產量,對機電設備重視不夠,沒有看到機電設備在現代化煤礦生產的重要性。把機電管理部門看作是一個輔助生產部門,淡化部門職責,管理制度不完善,有時落實不到位;更有甚者,對高科技含量產品有畏難情緒,怕壞,怕維修,寧愿墨守成規(guī),使用落后淘汰機械設備。與此同時,為了搶產量,不注重設備日常的維護檢修,出現“什么時候壞,就什么時候修”的思想。使機電設備定期維護與檢修工作不能落實。尤其以區(qū)隊領導為甚。
2、技術力量薄弱:由于煤礦開采的條件限制,一些技術人員不愿從事煤礦行業(yè);加之企業(yè)對機電的不重視,使得他們的待遇普遍偏低,出現跳槽或轉行的情況,留在崗位上的技術人員寥寥無幾。我們的井下電鉗工綜合素質普遍偏低,其中包含歷史遺留的問題,如以前的占地招工,文盲占很大一部分。也跟我們的生源有一定關系,技校畢業(yè),文化底子薄,吃苦耐勞能力差。而我們以提高工人技能水平的培訓教育也收效甚微,很難達到“為崗而培,以培定崗”。
3、機電管理職能部門發(fā)揮不充分:煤礦的機電系統(tǒng)分布廣、條件復雜、數量眾多,本來管理就有難度,加之一切向生產靠攏,人員傾斜一線,專業(yè)管理人員匱乏,機電管理的職能得不到更好的發(fā)揮,制度、措施得不到很好的落實。出現“貪全管不精,精細管不全”的現象。
4、設備管理混亂:由于經濟、人情等多種原因,購買的設備很多情況下不一定是最佳設備,與實際使用情況有出入,很難達到設備的最優(yōu)化利用。設備購入后的售后、培訓、資料、維護 、配件等方面明顯不足。往往都是廠家只送產品,其他一概不管,一個設備購進后3-4個月,技術資料一份沒有,就更別談培訓維護了,往往都需要我們技術人員主動三番五次所要。 配件發(fā)貨緩慢,趕不上設備維護需要。設備購買的不定向性,今天買這家,明天買哪家,弄得我們的配件往往沒用上就又得換廠家進配件,浪費嚴重。設備現場管理不到位,設備出現問題才想到維修工,平時不注重設備的保養(yǎng)與維護,嚴重的降低了設備的使用壽命。維修時不按章操作,胡亂篡改設備接線
5、技能培訓欠提高:煤礦企業(yè)生產任務重、職工勞動密度大、人員緊張,尤其是生產一線,大批次長時間的抽出人員進行技能培訓是有困難的,這就導致我們的職工在技能學習上沒有時間保證,他們的技能需求達不到滿足,崗位技能無法提高。另一方面我國現階段的技能培訓產業(yè)還不成熟,并不能很好的實現“為崗而培,以培定崗”。技能培訓的內容過于書面、陳舊,與實際崗位工種有一定跨度,手動實操課少,職工課上學習的很難直接用于生產。
6、原材料回收及二次利用不明確:作為國有企業(yè)煤礦,材料的浪費現象比較嚴重,有的方面我們也采取了一定的回收利用機制,得到了相當的效果,比如鐵托盤的回收利用。可總體回收利用機制不是很健全,有相當一大部分材料、器件得不到很好的利用,沒有建立專門的回收利用系統(tǒng),并落實到個人實體。
總之,目前國有煤礦的機電管理現狀不容樂觀,現場管理必須從“實”做起,以提高礦井機電設備安全可靠性為中心,以“管理、裝備、培訓”為原則,以標準化統(tǒng)攬工作全局,以經濟杠桿為手段,扎扎實實地搞好機電管理工作,確保礦井機電系統(tǒng)安全、可靠、高效。
1、改進管理理念,加大職能部門管理力度:重視機電管理,首先從礦領導重視機電管理,這是加強機電管理的關鍵,作為機電管理人員要經常與礦領導進行業(yè)務方面的溝通,多提工作建議,以獲得礦領導的支持。機電管理人員自身不但要學習設備維修的管理理論,而且還要學習現代設備管理理論和企業(yè)管理理論。同時應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把工程技術人員、職工組織到管理活動中來。并且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學習先進礦井機電管理的經驗,彌補本單位機電管理的不足,找出差距,制定規(guī)劃,分步實施,逐步提高機電管理水平。職能部門的設置、人員配備、組織形式、體系結構要結合實際,建立與生產系統(tǒng)并列的機電管理結構體系,強化各職能部門的“功效”,使其負責全礦機電技術、設備管理,對全礦機電工作實行統(tǒng)一管理。
2、強化技術支持,搞好職工培訓:技術人員是技術管理工作的主體,注重技術人員的培養(yǎng)與鍛煉,實行技術人員責任制,充分發(fā)揮技術人員作用、強化技術管理,便于技術人員在生產活動中解決技術問題,做好技術管理工作。其次也要時刻關注他們的生活,及時解決他們的“心頭想”,使其安心服務煤礦,搞好機電工作。通過培訓提高人員業(yè)務素質,使其要既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又有當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設備需要的專業(yè)技術知識。這就要求我們的培訓方式、方法不要拘于一種形式,但不論采取哪種方式方法都必須做到學用一致,教材的深度要與培訓對象的文化業(yè)務素質相適應,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學以致用。同時建立激勵機制,如對所有職工都采用崗位技能工資,劃分工資等級,引導和迫使職工自發(fā)學習,并每隔一定時期組織職工進行技術比武,對優(yōu)勝者給予重獎,以調動職工學技術、學業(yè)務的積極性,評定技術職稱(包括工人評定技師),結合企業(yè)經濟能力,提高技術大拿的經濟待遇。
3、統(tǒng)籌管理,優(yōu)化資源分配:對機電設備進行動態(tài)化監(jiān)測,全過程的管理,掌握設備技術性能狀態(tài)。建立設備綜合管理體系,完善設備綜合管理制度,建立、保管設備檔案,配齊設備管理人員,對設備購置、更新、改造、修理、配件計劃、售后等實行流程化管理,扎實地做好設備綜合管理工作,確保設備管理制度化、正?;⒁?guī)范化。建立健全材料回收利用機制,通過機制轉變職工觀念,使之建立浪費可恥,節(jié)約光榮的意識,并通過各種方式鼓勵職工節(jié)約生產,材料二次利用。真真正正的做到浪費有人管,節(jié)約有人獎。
參考文獻
[1] 李平,陳健永.當前煤礦機電管理中的問題探析[J].煤礦開采.2006. (2) : 14
[2] 陶志勇.煤礦機電設備管理[j].煤炭技術,2009,05
[3] 申新莊.地方煤礦機電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中州煤炭,2008,(3):25-27
[4] 吉慶菊.淺談煤礦機電的設備管理[J].管理與財富,2008,(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