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樣品的種類復雜而多樣,因而生物樣品的預處理方法則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建立分析方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生物樣品預處理的目的,就是對被測元素或破壞樣品的有機物進行提取、凈化,甚至濃縮,這樣被測的元素就會表現(xiàn)出來,后面再測定就方便多了。本文主要概括和論述了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shù)、固相萃取技術(shù)、固相微萃取技術(shù)等幾種比較前沿的生物樣品的預處理技術(shù),分析了其優(yōu)缺點,并簡單描述了一下生物樣品處理的發(fā)展方向和前景。
關鍵詞:生物樣品,超臨界流體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
中圖分類號:Q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5(c)-0000-00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迅速發(fā)展和有力推動,生物樣品預處理技術(shù)也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和印證,并取得了不少的成就。那么無機元素、有機元素分析的樣品預處理方法都有哪些?有什么不同呢?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shù)、固相萃取技術(shù)、固相微萃取技術(shù)等新技術(shù)的出現(xiàn)解決了這些難題,這些技術(shù)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污染小等優(yōu)點,應該被大力宣傳和推廣,并盡早投入生產(chǎn)生活中。
1 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shù)
超臨界流體(supercritical fluid,簡稱 SCF) 指處于超過物質(zhì)本身的臨界壓力和臨界溫度時的流體。具有溶解度大、擴散和運動性強的特點。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shù)(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 就是把超臨界流體當作溶劑,萃取出來一些有效組分,接著進行分離的一門技術(shù)。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醫(yī)藥、食品、化妝品以及一些天然產(chǎn)物的分析方面。以前都使用以硅膠為材料的吸附劑,近年來一些新型的吸附劑相繼出現(xiàn),填補了不少空白。他們具有容量高、選擇性和疏水性都較好,在反相條件下對親水性物質(zhì)保留時間較長等優(yōu)點。 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shù)的優(yōu)點主要表現(xiàn)在,對脂溶性成分、揮發(fā)性成分、熱敏物質(zhì)及小分子萜類等的提取很明顯。具體要求:必須不低于臨界溫度和壓力, 讓超臨界流體萃取成分,當恢復到常溫和常壓的時候,溶解成分會很快與氣態(tài)的超臨界流體分開。CO2屬于非極性溶劑,常被用作萃取劑使用在該技術(shù)中。對于非極性和低極性的化合物的溶解性很強,但對于大多數(shù)無機鹽、極性較強的物質(zhì)卻很難溶解。添加甲醇、乙醇、丙酮、乙酯等改性劑是個可行的辦法,該技術(shù)在生物堿類、黃酮類、皂甙類等的應用方面表現(xiàn)力不俗。
2 固相萃取技術(shù)
固相萃取技術(shù)自20世紀70年代誕生以來,以其高效、高選擇性、高度自動化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各種生物樣品的分離和純化[1]。固相萃取技術(shù)(SPE)就是把液體樣品中的目標化合物進行吸附,將樣品的干擾化合物和基體分開,再用洗脫液或加熱解吸附洗脫。目前主要有兩種洗脫方法比較常見:其一,生物介質(zhì)的親和力強,會被分離物直接洗脫;其二被分析物的親和力要強,用對被分析物親和力強的溶劑洗脫目前,固相萃取劑研究的重點是把非極性基團、極性、高分子樹脂或離子交換基團混合使用的吸附劑。固相萃取劑按照種類劃分,一般可分為正相、反相和離子交換固相萃取三類,這是常見的分類方法。
要根據(jù)分析物的溶解度、極性、pKa等性質(zhì), 選取適合的固相萃取柱,如果是非離子性物質(zhì)的話,要使用極性相似的固相萃取柱。強離子型分析物則用離子交換固相萃取。固相萃取一般可分為活化、上樣、淋洗和洗脫四步。新一代的聚合物吸附劑,例如Waters的Oasis HLB, 既簡化了樣品制備過程,又有很寬的pH范圍,可以萃取疏水、親水、堿性、酸性或中性組分,血漿、尿液等生物樣品的制備比較適合[2,3]。SPE技術(shù)在生物樣本分析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已經(jīng)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如新型固定相萃取劑與自動化操作設備等的理論研究。
3 固相微萃取技術(shù)
固相微萃取技術(shù)(Solidphasemiero一extraetion,SPME)是一種比較前沿的樣品前處理技術(shù),最早用來分析環(huán)境中的有機物,在食品、藥物和生化等領域,這種新的提取技術(shù)受到了高度的關注。它具有廉價、容易、與分析系統(tǒng)兼容、易于自動化、效率高等優(yōu)點。SPME萃取模式可分成直接固相微萃(Direct一SPME)和頂空固相微萃?。╤eadspace--SPME,HS一SFME)兩種。
涂層一般有聚丙烯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涂料主要有聚乙二醇-二乙烯基苯、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等。該技術(shù)的特點是高效、簡捷、靈敏度高,集制備、分離于一體,將以前的取樣、萃取、濃縮及進樣多部分析操作變成為一個過程,最大的優(yōu)點在操作過程中不需要使用溶劑,既節(jié)約資源,又比較環(huán)保。分析揮發(fā)和半揮發(fā)性成分,固相微萃取技術(shù)比較適合,而對于復雜基質(zhì)的分析卻不盡人意。
固相萃取已經(jīng)被廣泛運用于食品、環(huán)境化學、生物學等領域,復雜目標物樣品微量或痕量的分離、富集和分析表現(xiàn)明顯。
4 生物樣品預處理方法的選擇
生物樣品種類眾多,性能也不一樣,選擇起來比較棘手,對于不同的樣品要采取不同的預處理方法,要有針對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一般主要有三種方法。
4.1 在常溫下需要長時間反應的樣品
這種方法相對簡單,只需要把準備好的樣品放置一夜,不用管它,第二天再放進些消解爐消解就可以了,效果也是不錯的。
4.2反應劇烈的樣品
這種方法也不復雜,首先需要把準備好的樣品放在電子控溫加熱板上進行加溫加熱,而且還要不停的搖晃溶樣杯,仔細觀察溶樣杯,這時候會發(fā)現(xiàn)有少量或淺色氣體冒出時,取下后進行微波消解就可以了。
4.3.預處理時間長的難處理樣品
這種方法相對復雜些,仍然采用放過夜的方法,第二天再進行消解處理。觀察并測量樣品的體積變化,溶液體積如果小于6毫升時,應該及時的加水或酸,始終保持體積不小于6毫升,最后再進行微波消解就可以了。
5 結(jié)束語
隨著人們所面對的分析體系越來越復雜,人們采用的分析手段越來越高。在市場和技術(shù)的雙重驅(qū)動下,現(xiàn)代分析的發(fā)展將越來越快,生物技術(shù)將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總之,每種處理方法都各有特點,有利有弊,在實際操作中,要根據(jù)化合物的物理化學性質(zhì),選擇合適的前處理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 Broich J R,Hoffman D B,Goldner S J,et al. Liquid solid extraction of ly-ophilized biological material for forensic analysis. I. Application to urine samples for detection of drugs of abuse. J Chromatogr,1971,63:309
[2] Oshihara K, Kiyonami R, ShimizuY,et al.Determination of urinary pyrra-line by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Biol Pharm Bull, 2001,24(8):863
[3] Uitema A D, Reinders C, Tibben M M,et al. Sensitive gas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the cyclophosphamide metabolite 2-dechloroethy-lcyclophosphamide in human plasma. Jchtomatofr B Biomed Sci Appl,2001,757(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