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必須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進行強化訓練,為學生將來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些環(huán)節(jié)中,聽、說擺在了首位,其重要性顯而易見。人一出生就先聽后說。英語教師應該領會大綱的精神,嚴格貫徹執(zhí)行大綱的要求,從一開始就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聽說訓練。同時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達到較佳的教學效果。
1.在聽說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
對英語學習者來講,在全面提高英語水平的前提下,要提高聽、說能力,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1.1注意區(qū)分和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
英語里有一部分讀音相近,但意思大相徑庭的詞匯,如sick(生病的)與thick(厚的);heal(治愈)與hill(小山);doctor(醫(yī)生)與daughter(女兒)等,差別就是一個音素,意思卻相差較大。因此,我們要注意區(qū)分和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在此基礎上訓練聽、說,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2創(chuàng)造一定的聽、說環(huán)境。
語言離不開環(huán)境,環(huán)境對一個人語言學習的影響是相當大的,這一點毋庸置疑。試想有三個嬰兒,第一個出生在農(nóng)村,第二個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第三個出生在英國;幾年后,必定會出現(xiàn)三種截然不同的情況:第一個本地話講得熟練,第二個普通話講得好,第三個英語講得棒??梢?,環(huán)境使他們不同。老師應該根據(jù)這種規(guī)律,在課堂上甚至在課外營造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在濃烈的氣氛中感知語言,進行大量的聽說練習,效果必然極佳。還可利用一些現(xiàn)代化的工具,如學習機、復讀機、點讀機等,把課文、對話甚至自己的朗讀錄制下來反復聽和模仿,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但是,聽與說是分不開的。一個人聽的過程實際是另一個人說的過程。有條件的話,將學生組織起來,定期開展會話活動,則既練聽,又在實際的語言環(huán)境中增強說的能力,從而取得長足的進步。
1.3有不怕聽錯、說錯,不斷苦練的精神。
學生在聽、說、模仿當中,難免會出錯,這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學生不必不好意思,甚至因難為情而不敢開口,否則會阻礙進步,對學習不利。只有勇于面對錯誤、不足,不斷地克服、改進,不斷地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才能取得較佳的效果。語言是一種習慣,沒有反復的實踐難以產(chǎn)生熟練的技巧。會話重在達意,只要達到交流思想的目的,聽、說實踐就是基本成功的。
2.聽力訓練過程中循序漸進的四個階段
2.1入門階段。
這個階段針對初學者。在學完字母及一些簡單句型和詞匯后即可開始進行兩種聽力練習。
2.1.1句型練習:做這項練習時,可以把句型、詞匯及語法三項結(jié)合起來。有不少國內(nèi)外出版的句型練習教科書及錄音帶,如:《英語九百句》(English 900)和《情景對話》(Situational Dialogues),鄧炎昌編的《英語會話五十題》和鄧榮成編譯的《實用英語問答》等。這些課本編排比較科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涉及生活常用的詞匯和句型,做到關鍵句型反復出現(xiàn)。配合課本錄制的磁帶質(zhì)量也很好,幾乎都包括跟讀和重復。
2.1.2淺顯易懂的英語小故事:聽小故事也是這一階段中聽力訓練的重要步驟。如《羅賓漢的故事》(GRIMM’S TALES),《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等??刹捎谩缎赂拍钣⒄Z》第一、二冊等。聽故事旨在聽懂大意,鍛煉學生把英語書面符號與聲音結(jié)合起來。
在入門階段,盡管掌握的英語不多,還是應該努力把聽和說結(jié)合起來,積極利用學過的內(nèi)容,組織學習伙伴,開展對話。有條件的話,聽聽外籍人士用英語介紹生活、學習或英、美情況的小報告,即使只能勉強聽懂一部分也應嘗試。
2.2初級階段。
這一階段仍屬基礎學習階段。主要任務是擴大、加深和鞏固入門階段所學成果,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訓練:
2.2.1繼續(xù)聽句型和小故事。這一階段要注意通過時間較長、難度較大、語言現(xiàn)象較復雜的聽力材料解決語音、詞匯和語法三方面的問題。如果仍沿用入門階段的句型練習材料,就要加大單位時間內(nèi)聽力材料的數(shù)量,并在回答或重復時提高準確度??傊?,應在材料難度及反應速度方面下工夫。在聽小故事方面可聽《如此故事》(WHAT A STORY)之類的成品錄音帶。其特點是在錄制故事時,有意識地安排了好幾個人插話、提問,以中斷某人敘述的方式進行意見交流,這可算作情景對話,同簡單的問答式對話大不相同,它更接近真實生活,也更自然。
2.2.2選聽各種報告錄音,增加聽的內(nèi)容。為了擴大詞匯量,并逐步適應不同口音和年齡人的講話,在這一階段可選聽一些淺易的英美歷史、地理、風俗人情的報告。英美人士訪華時的講話也是很好的內(nèi)容。這種訓練一般以半小時左右為宜,既增長知識又提高聽力。
2.2.3收聽北京電臺對外廣播。電臺的英語涉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內(nèi)容,語言比較規(guī)范,播音員的語音、語調(diào)又極準,因此聽英語廣播是學習英語的極好途徑。北京電臺(Radio Beijing)收聽方便,每日更新內(nèi)容,多數(shù)是與我國發(fā)展有關的消息。由于學習者熟悉這些內(nèi)容,因此降低了聽力難度,對聽力剛剛?cè)腴T的人來說是比較合適的。在這一階段,聽的重點應是北京電臺對外的新聞廣播、國際形勢分析及一些文化評論。聽時要摸索新聞廣播的一般規(guī)律,注意培養(yǎng)聽新聞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果一開始感到困難,就可以采取以下輔助辦法,即在聽廣播之前閱讀《北京周報》(BEIJING REVIEW)、《中國日報》(CHINA DAILY)或《新華電訊稿》(XIN-HUA NEWS BULLETIN)中的有關文章。這樣,在對內(nèi)容和詞匯有一定準備的情況下,聽英語廣播就會容易得多。另外,可以把新聞和評論錄制下來,反復精聽,逐句推敲。這也是訓練聽力的一個較好方法。在這一階段,仍應進行聽說配合的訓練,做口頭作文、報告等,并開展力所能及的討論。
2.3中級階段。
本階段應從機械訓練轉(zhuǎn)向?qū)嵺`,從課本進入社會。培養(yǎng)聽外臺的能力是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可進行以下訓練。
2.3.1聽美國之音(VOA)、慢速廣播(VOA SPECIAL ENGLISH PROGRAM)或英國廣播公司(BBC)英語廣播(BBC ENGLISH BY RADIO),這兩個節(jié)目速度較慢,在詞匯選擇上也有適當控制,因此作為聽外臺的起步練習是很合適的。開始時可根據(jù)自己熟悉的英國或美國音選聽BBC或VOA,然后逐步向另一臺過渡。在聽這兩種節(jié)目毫無困難之后,就可轉(zhuǎn)向正常速度的英美電臺廣播。電臺、廣播和報紙雜志的內(nèi)容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因此,在進行這一訓練的同時,應閱讀一些英文報紙雜志。
2.3.2視聽結(jié)合,訓練聽懂電影、戲劇的能力,看外語電影可以納入這一階段的訓練。聽電影、戲劇中的臺詞實際是相當難的。起步時,可以先看一些翻譯成英語的國產(chǎn)電影,如《閃閃的紅星》。還可嘗試聽一些語言規(guī)范、內(nèi)容健康的原版英美電影,如《音樂之聲》及中央電視臺的《星期日英語》(ENGLISH ON SUNDAY)中經(jīng)常播放的一些英美電影對話,不能要求每句話、每個字都聽懂,應以是否正確把握故事情節(jié)和重要的細節(jié)為標準。
2.3.3繼續(xù)前兩階段的某些聽力訓練。聽力訓練是長期的、經(jīng)常的任務,因此,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向新內(nèi)容發(fā)展的同時,堅持進行某些前兩階段采用過的聽力練習,但難度和詞匯量要有所增加,要多聽英、美文化和政治經(jīng)濟方面的報告,以及訪華學者就當今大家感興趣的國際問題、青年問題等所作的一小時左右的報告。
2.4高級階段。
本階段完成后,英語學習者應達到或者接近英美人的聽力水平,并能應付各種情況。
2.4.1在聽外臺方面,要訓練聽正常速度的節(jié)目。要從重點聽新聞,轉(zhuǎn)向多聽專欄評論和報道。
2.4.2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爭取聽使用英語的學術討論會,語言學、文學、歷史、政治經(jīng)濟等問題的講座和科普報告,并積極參加報告會后的討論活動。
2.4.3如有興趣或需要,可進一步訓練聽戲劇臺詞和詩歌朗誦,如莎士比亞、蕭伯納、奧尼爾等名家的戲劇,或英美詩歌名篇。
2.4.4練習聽用英語講授的課程,學習英語是為了掌握一種語言工具,從而更精通自己的專業(yè),因此,在這一聽力階段應聽懂用英語講授的專業(yè)課程或報告,要練習完全用英語思維,把耳聽、思考、理解和筆錄完美地用英語統(tǒng)一起來,如果客觀上沒有這種聽課條件,大量閱讀專業(yè)資料,聽有關專業(yè)的英語報告,并積極開展英語討論、與同行交換看法等,或許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3.聽力訓練實踐的具體要求
3.1泛聽和精聽相結(jié)合。
在聽力訓練中,既要準確無誤地聽出某些重要的數(shù)據(jù)、年代、人名、地名及事實,又要把握大意,這就必須將精聽與泛聽相結(jié)合,交替練習,即把精聽和泛聽分成獨立的練習,聽時穿插安排,也可把一個故事或報告精泛段落,有些部分精聽,其余泛聽。在精聽時,要熟悉聽力材料中的生詞,對難句可以反復聽,而泛聽則著眼于量大,只求掌握大意,不必了解每個細節(jié),精聽遍數(shù)不限,直到完全聽懂為止,泛聽的遍數(shù)由材料難度和自己的程度決定,一般不要超過三遍,否則就失去了泛聽的意義。泛聽時,不宜中間打斷,要一氣呵成,精聽則可在句子之間或困難之處停下,倒帶重聽。精泛不清,會養(yǎng)成似是而非,不求甚解的習慣,反之,則見樹不見林,抓不住大意。要注意,訓練不可偏廢。
3.2聽力訓練應培養(yǎng)的能力。
3.2.1從上下文猜字的能力。在聽力訓練過程中,往往會碰到聽不清或聽不懂的情況,原因很多,有時是由于說話人發(fā)音不清楚或錄音效果不好,有時是因為出現(xiàn)了生詞或內(nèi)容陌生,這就要靠抓字音及從上下文猜字解決問題。比如,我們初次聽《雪絨花》(EDELWEISS)這首歌時,可能對其中兩處的歌詞產(chǎn)生疑問,一是“You look happy to meet me”。有人會認為是:“You look happy to me,to me.”但若仔細多聽,就會發(fā)現(xiàn)meet me連讀時[t]音部分失去爆破,并不和me相連。另一難點是“Blossom of snow,may you bloom and grow”,這句歌詞中,blossom一詞由于節(jié)拍關系,唱得委快,[l]音聽不清楚,再加上和后面的of連讀,給聽者造成很大困難,這時需要運用猜字的能力,從上下文進行分析,這是一首關于白色花的歌曲,后面的動詞中又有bloom(開放)這個詞,只有blossom(花朵)這個詞合適,況且只有blossom這個詞包含[b]和[s m]這兩個從錄音帶上可以辨認的音,這樣問題便迎刃而解了。所以,碰到類似情況時,首先要記住能聽清的聲音,然后根據(jù)上下文的內(nèi)容和語法關系提供的線索進行推測,如果可能,還可以根據(jù)字音查字典,這一能力的培養(yǎng)是聽力訓練中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獨立工作、擺脫困難至關重要。
3.2.2排除雜音和各種干擾的能力。為培養(yǎng)這一能力,要多聽新聞廣播,聽那些看不見說話人口形的錄音報告,要逐漸適應人們說話時加上“well”,“oh”之類填充語(hesitation fillers)的習慣,以及說了一半忽然轉(zhuǎn)念另起一句話的現(xiàn)象,還要努力把錄音不清不楚一詞半語或者講演者降低聲音,一帶而過的詞句正確地補充出來。
3.2.3適應英國音、美國音及一些主要方言的能力。聽力練習可以采取從一種音入手,再逐步過渡到另一種音的辦法。為了更快地聽好英國音和美國音,學習者可以主動歸納或?qū)Ρ葍煞N英語在發(fā)音、語調(diào)上的差別,以便更好地渡過這一關。如美國人在or,er等組合字母后面還要加上[r]音。對英格蘭北部、蘇格蘭地區(qū)特殊的發(fā)音和用字,以及美國黑人英語,澳大利亞、新西蘭英語中的一些變異現(xiàn)象,如無特殊需要,一般可以不練不學。但聽一兩個樣品錄音,適當有一些了解也有好處。
3.3聽力訓練的時間安排。
聽力訓練需要思想高度集中,故時間安排以每天精神狀態(tài)最佳的時候為宜。而且時間不宜過長。聽力又是習慣成自然的技巧訓練,所以要每天安排一段時間。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更不能聽一段時間后,就一扔半年或一年。
3.4聽力測試方法。
聽力測試有各種形式,可根據(jù)本人程度及訓練目的,找一些合適的附有測試題的聽力教材練習,考核水平。1)問答形式:在每次聽到所定內(nèi)容后,可用問題形式測試是否聽懂了大意,如:“What is the story about?”也可以檢查聽力中的細節(jié)問題,如:“When was the conference held?”2)填空形式:這種練習主要用來檢查是否聽懂了時間、地點及關鍵字句。它可以幫助我們抓難字和含混不清的詞句,如:Jan’s cousin bought 15 pencils.3)是非形式:這種練習是就一段材料中容易含混的內(nèi)容提出幾個句子,把似是而非的句子和正確的句子交錯排列,以檢查聽懂的程度。如:Jane’s cousin bought 50 pencils.聽到的正確數(shù)字應是15。4)選擇形式:如:Jane’s cousin has .a.bought 50 pencils b.brought 50 pencils c.bought 15 pencils d.brought 15 pencils正確答案是c??疾榈年P鍵是聽的人能否聽清fifty和fifteen,brought和bought的發(fā)音。
總之,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應該重視聽說,必須“聽說領先”。并在平時的教學當中努力地營造濃烈的聽說環(huán)境,讓學生每天都能有所鍛煉,同時也要注意提高學生的興趣,這樣就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