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上好一堂課,互動是關(guān)鍵。教師能夠解答學生心中的疑惑,學生能夠從老師那里得到一點想法,這都需要進行互動溝通。一位教師面對的是很多位學生,教師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者,在課堂教學中應扮演引領(lǐng)者的角色,只需對學生稍加點化,點到為止,從而讓學生由點及面地在知識的海洋里暢游。所以,在《生命的藥方》的教學中,我滲透了讓學生成為互動中的主角的理念,現(xiàn)就上課的情況談談自己的感想。
一、注重學生的差異性
在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中,學生雖同處于一個教室,接收的是同樣的信息,但互動中還是含有不平等的成分,如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和要求,往往適合某些學生,卻不適合另一些學生。這種師生互動的差異,客觀上來說,對學生學習的動機和愿望,學習的過程和效果,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chǔ)上得到最大的發(fā)展。因此,教學要強調(diào)學生的差異性。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把他們分為低、中、高三層。對其分層并非為學生貼上標簽,讓教師戴上有色眼鏡,而主要是便于教師在學習活動中選擇、確定適合每個學生的方法、任務和評價,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在自己原有基礎(chǔ)上有所進步。
如對基礎(chǔ)好的學生以創(chuàng)造性學習為主。比如,在上課中,我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有人說這是一個傷感的故事,也有人說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這些說法都是有道理的,因為不同的人對于同一作品有不同的理解。老師希望你們也能讀出自己獨特的見解。看了課文,你認為德諾是個怎樣的孩子?德諾是不幸的,因為 ;(他患上了艾滋病,過早地失去了童年的歡樂,也過早地失去了年輕的生命。)德諾是幸運的,因為 。(他有好朋友的支持,友情是支撐他走過這短暫一生的最有力支柱。)這就考驗了孩子的思維能力。我一直認為,創(chuàng)造性思維必須建立在扎實的基本功之上才能更好地“創(chuàng)造”,因此這道思考題對于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來講是一個鍛煉思維的機會。
教師應尊重差異,讓每位學生都體驗到成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營造和諧的師生互動氛圍
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把教師和學生看成平等意義上的“人”,即師生是價值平等的主體,沒有高低、強弱之分。課堂中我們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guān)系,在上完這堂課后我有了新的收獲。
要真正樹立師生平等觀。這里說的“真正”,是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的,而不是純粹的理論上寫寫、嘴巴上講講。師生在人格上、在科學知識面前是平等的,師生在教學過程中都有充分發(fā)表自己見解的自由。如果老師真正樹立師生平等觀,把自己看做是一位學習知識的小學生,那么,一切都會有很大改變。我經(jīng)常開玩笑說,老師要“與民同樂”,其實在講這個詞的時候,我已經(jīng)沒有把自己與學生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盡管我不能時刻做到這一點,但是我都會盡量做。
我相信,在這樣的氛圍下,才能更好地進行師生互動。如果課堂總是被教師的“專政”統(tǒng)治所覆蓋,那么,學生的思維還能活躍起來嗎?學生的思維活躍不起來,又如何進行師生互動?不能進行師生互動,又何來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互動?
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我較注意營造民主氛圍,傾聽學生的發(fā)言,不管學生是認為德諾是幸運的,還是不幸的,我都仔細聽他們的理由,只要說得在理,有他自己的想法,我都會給予肯定,不確定唯一答案。
三、留給學生更多的展示空間
留白,原是國畫創(chuàng)作的一種構(gòu)圖方法,可以達到虛實相映、形神兼?zhèn)涞男Ч?,?chuàng)造出無畫處皆成妙境的藝術(shù)境界。語文教學是一種開放性、多向性、藝術(shù)性很強的信息交流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教師的作用不在于全盤托出,而在于相機誘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留白”的藝術(shù),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
1.在時間上留白。教師在問題提出以后,至少要等待3秒鐘,這樣做有很多好處:可以讓更多的學生主動而恰當?shù)鼗卮饐栴};可以減少卡殼現(xiàn)象;可增強學生的自信;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可豐富學生思維的多樣性……
因此,課堂伊始,我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朗讀課文,從文中找到答案,提問什么是生命的藥方?你是怎么知道的?這時我給學生留出思考的空白,給學生充分的時空自由,使學生能夠針對問題積極思維、主動探討,孩子的思維才能夠在課堂上得到展現(xiàn),答案才會更準確更到位,學生腦海中的印象也就更深了。
2.在空間上留白,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好的文章就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
例如在課文結(jié)束后,我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yè):三天后,德諾靜靜地躺在了長滿青草的地下,雙手抱著艾迪穿過的球鞋。而德諾的媽媽,此時也把德諾臨死前寫給艾迪的一封信交給了艾迪,你知道德諾會在信中對他的好朋友艾迪說些什么嗎?
通過對本文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友情和快樂是生命的藥方,德諾一定有很多很多感激的話、幸福的話、激動的話、傷心的話要告訴時時陪伴著他的好朋友。他會寫些什么?說些什么?給學生留下思考的余地。
教材本身留有藝術(shù)空白的地方很多,教師要善于挖掘,也要適時“制造”空白,拓展學生想象的空間。
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調(diào)動一切積極因素,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把這種互動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堅持下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個性,這樣,學生一定會成為學習的主人,從以往的“要我學”變成“我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