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工作已經(jīng)十多年,在這幾年的低年段教學生涯中,曾面對很多識字方面的難題,特別是學困生對字的認識,在小學語文教材里,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教學的難點。且識字教學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教學,這一教學不僅為聽、說、讀、寫奠定基礎,提供工具,還為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因此,結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開展識字教學。
一、在游戲識字
小學生好勝心強,一提起比賽就來勁了,所以我在識字時,穿插一些比賽,以增強教學效果。如開火車比賽,教了生字后,開兩列火車比賽,看哪組同學讀得又快又準,就評出哪列火車開得又快又好;當小火車中間出現(xiàn)停止時,同組的同學立刻給予幫助,這樣學生不但認識了字,而且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友誼。又如組詞比賽,教了生字,讓學生口頭組詞,看誰組得多。再如說話比賽,讓學生用當堂學的詞語說話,看誰用的詞多。這些比賽,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在教學中還可以玩“變魔術”的游戲,引導學生采用加減筆畫、加減部首或變換部首等方法,讓某一個漢字變成另一個漢字,如“大”變“天”,“口”變“中”,“木”變“禾”。又如學完“可”字后,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河、呵、柯、苛”等字。一個“可”字加上“氵”、“口”、“木”等不同的部首,就會組成不同的漢字;學完“青”字后,加上部首可以變成“情、請、晴、清、精”等。這樣學生不僅初步學會漢字的規(guī)律,而且感受到了漢字的神奇和美,從而產生對漢字的熱愛之情。
二、比較字形聯(lián)想識字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指導學生看圖畫、實物等,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把無意識記變?yōu)橛幸庾R記,把枯燥無味的識記變?yōu)樾蜗蟮淖R記,收到記得快,記得牢的效果。通過聯(lián)想找出近字之間的區(qū)別,可以加深學生對漢字形義的理解。如,“鳥”和“烏”。“鳥”失去了眼睛,眼前就一片漆黑。又如“日”和“目”,“日”就是太陽。太陽只有一個,所以中間只有一橫?!澳俊笔侵秆劬Γ劬γ總€人都有兩只,所以口的中間是兩橫。再如“比”和“北”,兩兄弟齊頭向前跑是“比”,兩兄弟背靠背是“北”。
三、歸類識字
漢字的形體千變萬化,字字都有差異,但是漢字作為音、形、義的結合體,又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的。中國古代就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幾種造字法。在現(xiàn)代漢語中,形聲字占90%以上,其余的基本上屬于象形、會意、指事這三類。教學時,教師幫助學生歸類,不但可以增強識字效果,而且可以擴大學生的識記范圍。如第二冊《識字2》中“樹、松、柏、楊、梨、枝、材”等字都是形聲字,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觀察,找出這些字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字都帶有“木”,都跟樹木有關。還要求學生找出還有哪些帶有“木”的字,然后進行交流,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不僅熟悉本課的生字,而且熟悉一些課外的字,從而學會把帶有共同點的字進行歸類,提高識字能力。
四、生活中自主識字
語文是最開放、最容易和社會發(fā)生聯(lián)系的學科,因此識字教學也應該是開放的,不局限于課堂,我們要運用好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我們要讓孩子們主動認識出現(xiàn)在身邊的字,如:學校的標語,街上的廣告牌、店名、服裝、食品上的名稱等。我們可在班上開展“讀故事講故事”活動,既擴大識字量,豐富字詞積累,又培養(yǎng)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識字教學的方法很多,如何從眾多的方法中找到適合每個學生個體、個性的方法呢?這需要我們,乃至于更多的后繼者們不斷探索,需要為全面、快速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展開更多、更好的嘗試。但不管探索和嘗試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這個階段學生的特點和這個時代的特色就會培養(yǎng)出符合時代要求、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漢字教學的歷史添上精彩而濃重的一筆。
總而言之,教學漢字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根據(jù)漢字的識字規(guī)律,聯(lián)系具體事物,利用形旁表意、聲旁表形幫助讀音,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想象,采用靈活多樣、趣味化、舉一反三的方法避免機械化死記硬背,這樣學生對識字就會產生濃厚興趣,求知欲望也會逐漸增強,進而喜愛學習語文知識和閱讀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