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提出,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利用教學網站可以彌補和拓展學生在信息交流、主體性發(fā)揮等方面存在的需求,同時使教師能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適時評價。
關鍵詞:教學網站;信息技術學科;整合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利用教學網站輔助教學,有著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整合相同的一面,如都涉及學科知識內容、教學手段的運用和技術策略的設計等多方面的要素,更多關注的是技術環(huán)境下教與學理論的應用;同時又有著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特點,學生間技術水平差異很大,對不同知識點、不同軟件的應用使得教師很難從頭至尾、細致入微地去選擇軟件,并逐一講授軟件的操作步驟,但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在課堂上留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實踐操作、研究探討。面對信息技術的這些特點,應用教育網站輔助課堂教學就很有優(yōu)勢。
● 教學網站的設計
教材不斷革新,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應用、程序設計作為選修模塊成為我們課堂的重要內容,這其中不乏圖形圖像的處理、動畫的制作、網站的設計,這對我們教師的技能水平提出了較高的專業(yè)要求。
在教學網站上,教師可以按照計劃把知識預先分類,包括課程內容和學生學習有可能需要用到的資源,如文本、視頻、動畫或聲音等,并根據(jù)教材實施過程不斷進行擴充和調節(jié)。每節(jié)課學生在完成基礎知識學習后,可以利用網站進行拓展學習。同樣一節(jié)課的時間,基于教師在課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課堂中就可以提綱挈領抓住重點環(huán)節(jié)講解,留給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去探索。
教學網站還能夠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對學生和教師進行反饋,從而有利于教師在學生進行活動時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有助于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進行更多的交流。網站的設計可以參考下圖。
信息技術課時相對較少,要在短時間內扎實掌握一項操作就要求教師盡量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利用教學網站可以將學習內容、范例、拓展知識等預先放置在網站,學生憑個人賬號,靈活查閱、下載、輔助學習,還可以通過網站發(fā)布自己的作業(yè),與老師、同學交流。由于是基于課堂的輔助性網站,教師的建議和學生實踐模塊要精簡,不必太過于復雜,或者將多節(jié)課一個個小的學習模塊串聯(lián)起來,構成一個大的主題,每節(jié)課的活動和實踐只需要完成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即可。
● 教學網站的應用
目前有很多學校信息教研組建立了自己的教學網站,其結構功能簡單,卻可以豐富、完善課堂內容,改變過去單調的講練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筆者認為,利用教學網站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如下。
1.新用戶賬號的創(chuàng)建。利用創(chuàng)建賬戶功能將新入校學生的學號和姓名導入,建立學生賬號,賬號內信息在服務器上保留至其畢業(yè)。如學生信息有變動,只需進行簡單的追加、刪除或者修改操作。
2.課前將教案及所需素材上傳至網站。將教師的教案放置在網站,教師上課可以精煉講解內容,學生可以在聽課之后,下載教案進行細節(jié)回顧和強化。教師提供素材的目的是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上課時間緊內容多的問題,便于學生更好、更有效地完成操作。
3.正式上課時,學生用自己的賬號和密碼登錄,共享網站內資源。學生登錄時,實現(xiàn)電子簽到,可以看到本節(jié)課的教案和作業(yè)要求以及所需素材等資料。教師進行關鍵知識點的講解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設計需要,下載教學網站提供的資料。完成作業(yè)后,按照網站要求的格式進行上傳。
4.教師通過管理賬號登錄,能夠查看學生的出勤和作業(yè)記錄,完成教學評價。教師可以方便地關注每一份作業(yè),并進行電子點評,學生之間也可以看到對方的作業(yè),并進行評價和投票。
5.高效利用課上時間,根據(jù)自身水平進行拓展學習。有了教學網站,教師在備課中就有了較大的發(fā)揮空間,既可以把細致的步驟總結成文檔供初學者學習,也可以將拓展提高的作業(yè)留給學有余力的學生,把積累的好作品上傳開拓學生視野。
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網絡技術并不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建立教學網站,對教師的技能水平是一種挑戰(zhàn),對我們的課堂是一次創(chuàng)新和提升。目前,有更多相關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加入到信息技術教師的行列,相信各學校信息技術組齊心合力,一定能規(guī)劃出最適合自己學校的教學網站。
參考文獻:
[1]何克抗.TPACK——美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途徑與方法研究的新發(fā)展(下)[J].電化教育研究,2012(6).
[2]常欣,徐璐娜.外語網絡課堂教學模式及其發(fā)展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