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chuàng)新整合點
本課是在連云港市“建構式生態(tài)課堂”基礎上,我校進行的“學師課堂”的探索研究。“學師課堂”本身就是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一種探索,結合電子白板,更好地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學做老師提供了演示、展示的平臺。
● 教材分析
《臺灣的蝴蝶谷》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的一篇課文。課文圖文并茂,情景交融。
● 學生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模仿能力強。逐步掌握學習方法,是這一階段學生學習的難點,在課堂上可通過學生學做老師展示自己對所學內容的分析和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降低難度,日積月累,潤物無聲地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
●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讀的方式感受和展現(xiàn)想象中的蝴蝶谷的美。
過程與方法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多維探究,激發(fā)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文道結合,激發(fā)對祖國寶島臺灣的熱愛之情。
● 教學環(huán)境與準備
天士博白板及電子白板課件、蝴蝶頭飾,教師準備自制飛機票、花香噴霧劑。
● 教學過程
1.課前整合,激趣闖關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9課——《臺灣的蝴蝶谷》。這節(jié)課我邀請了一位神秘嘉賓,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
小嘟嘟(教師播放視頻):HI,小朋友們,你們好!認識我嗎?我是《智慧樹》里的小嘟嘟!去年我坐飛機去了臺灣的蝴蝶谷,那里到處都是蝴蝶,可漂亮了,圍著我們飛來飛去,怎么樣,想和我一起去看看嗎?讀好下面的詞語,你的機票我買單。
關卡①:美讀詞語(如圖1),關卡②:詞語歸隊(如圖2)。
2.創(chuàng)設情境,多維探究
(1)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小嘟嘟讓我告訴大家,你們讀得很棒!其實蝴蝶精靈早就把飛機票放在了你的桌肚里,打開看看上面都寫了什么。
生(讀):這一次你去蝴蝶谷最想知道什么?(生自由說)
師:到了蝴蝶谷呀,這些問題就全知道了。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飛機起飛了!(創(chuàng)設情境:播放視頻、噴花香清新劑)來到了蝴蝶谷,你有什么想說的嗎?(生各抒己見)請大家默讀課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學生交流反饋)
(2)品詞析句,體驗旅程——欣賞蝴蝶趕來山谷聚會的情景
出示句子: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斕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里來聚會。
師:之所以把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是因為什么呢?(生答)臺灣的山的確很多(山多)。這些美麗的山谷吸引了什么?(生:許多的蝴蝶),哪個詞語說明了蝴蝶的多?(生:一群群)這些蝴蝶不僅多而且色彩美,都會有哪些顏色?(生答)
師:大家的想象力可真豐富啊!想出了這么多的顏色,這真是(板書:色彩斑斕)還可以說……(生答)看來,這些詞語都有著同一個意思,表示顏色的多和美,它們都是近義詞。誰來讀讀這句話?(請學生來讀句子)這些蝴蝶又是怎么飛來的?我能不能把這些動詞換成“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斕的蝴蝶飛過花叢,飛過樹林,飛過小溪,趕到山谷里來聚會”?
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說說不能調換的原因(或上臺通過演示表述自己的理解)。
師:蝴蝶們千里迢迢來到蝴蝶谷它們的心情怎樣?(生:著急)從哪個詞語看出它們很著急?(教師使用激光筆的圈畫功能指著“趕到”)為什么不用“走到”或“跑到”呢?(生:表達急切、迫不及待)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提出問題:蝴蝶們干嘛那么急呀?(生答)
◇教學生字“趕”。
師:這個“趕”是個生字,你有什么辦法來記住它呢?(生:急著走去干活)在書寫順序上要注意什么呢?
生:這個字是半包圍結構,先寫“走”,再寫“干”,先外后里。
教師范寫,并利用回放功能,讓學生跟著書寫,加強對字的結構和筆順的識記(如圖3)。
圖3
師:因為這些山谷里有那么多那么美的蝴蝶來聚會,所以人們就把這些山谷叫做——(生:蝴蝶谷。)讓我們也化作小蝴蝶們爭先恐后地到去蝴蝶谷聚會吧?。R讀)
◇練習。
師:小蝴蝶們真喜歡這個地方。你能試著填一填嗎?
課件出示填空:臺灣的,。每年春季, 的蝴蝶花叢,樹林,小溪,山谷里來。人們把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
(3)翩翩起舞,感受壯觀——感受蝴蝶谷迷人的景象
師:蝴蝶谷還給你留下了什么最深的印象呢?(生答)
教師出示合作學習要求:你最喜歡哪種景象?小聲地讀一讀,并說給你的小伙伴聽一聽。
學生學做老師,交流展示(根據學生意愿,相機教學)。邀請同學上來做小老師,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個蝴蝶谷。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通過描寫谷中蝴蝶的顏色和動作來體會不同蝴蝶谷的迷人景象。
師(出示第三段文字):讓我們再次回味下蝴蝶谷迷人的景象。(男、女生分工合作朗讀,初步感知總分構段方式)
(4)互動交流,展示美麗——參加蝴蝶熱情的歡迎會
師:小朋友們,我們臺灣的蝴蝶谷是不是就只有這兩個?你能說說還有什么山谷也是這么招人喜愛呢?(學生想象并說話)美麗的蝴蝶谷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今天,我們也被吸引來了。(出示句子)這些可愛的小精靈在我們身邊上下翻飛,翩翩起舞,都會說些什么呢?
3.文道結合,升華主題
師:你能化作這些小精靈中的一個,去歡迎這些慕名而來的游客嗎?
幾個學生做游客,幾個學生做小蝴蝶進行表演。學生齊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
師:蝴蝶和游客,蝴蝶和人類,蝴蝶和山谷,蝴蝶和環(huán)境,多么和諧的一切啊!其實,我國臺灣不僅蝴蝶谷美麗迷人,它還有很多名勝古跡呢?。ㄦ溄樱┡_灣這樣美麗,難怪人們都稱它是祖國的寶島!
4.課外延伸,豐富積累
教師出示圖片,提出課外作業(yè)要求(如下頁圖4)。
● 教學反思
一個朋友、一張機票、一段段視頻、一群蝴蝶、幾段文字,串起了一次美妙的旅行,這就是我所執(zhí)教的蘇教版第四冊第19課《臺灣的蝴蝶谷》。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尊重他們獨特的閱讀體驗,充分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借助圖畫進行閱讀,對其今后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形成起著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本課語言形象生動,富有韻律,具有強烈的畫面感。針對本課內容及課文特點,并依據上述要求,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圍繞“主動、生動、靈動”三個關鍵詞展開,配以豐富的教學情境,力求讓學生在動中求趣、動中求悟、動中求實,調動孩子們主動學習、語文、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文的積極性:借助教材,可以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知識經驗,運用電子白板的交互性功能,實現(xiàn)語文課程和信息技術的整合,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感悟臺灣蝴蝶谷的美景,從而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效地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1.簡單主線貫穿文本,興趣使然的簡單語文
教學中,我以“讀”為行為主線,以“旅行”作為進入課文的切入點,創(chuàng)設情境,帶領學生進行了一次難忘的蝴蝶谷之旅。
神秘嘉賓小嘟嘟的出現(xiàn)拉近了課程、文本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極大激發(fā)起低年級學生好奇、好玩、好勝的心理,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創(chuàng)新的朗讀教學四步驟,師生、生生多維互動探究讓學生在不同的換位閱讀中,感受蝴蝶谷迷人的景象,解決了課文重、難點的學習,同時誘發(fā)學生的真切體驗,體現(xiàn)學生百花爭春的景象。
2.品味語言,提升素養(yǎng),積累文本
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要素是語言,包括語言積累、語言理解和語言運用。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應多關注語言的積累。這體現(xiàn)在本課的三個方面:一是有關描寫顏色詞語的積累。教學二、三自然段中讓學生給“色彩斑斕”換詞進行積累和運用,第三自然段中“五顏六色”、“五彩繽紛”、“金光燦燦”等詞語,讓學生存儲在自己的大腦記憶庫中。二是在讀、背過程中有關語言感受的積累。例如,通過動詞和形象的動畫,積累語言中所蘊涵的形象感、意蘊美和情趣感。三是語言表達特點的積累。例如,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我重點抓住了句子“一群群色彩斑斕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里來聚會”中?!帮w過、穿過、越過”的使用,通過換動詞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對比朗讀、聯(lián)系蝴蝶的身形特點辨析“飛過”、“穿過”、“越過”這組詞語運用的精準和恰當,提醒學生寫話時也要注意做到用詞的準確,詞語的豐富多彩,這樣才能寫好文章。并以動畫來形象地驗證這一用詞的精當。
3.巧借媒體,整合課程,點亮課堂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xiàn),以形象思維為主,我充分利用電子白板直觀、生動、交互性的優(yōu)勢,不斷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融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加深學生們對蝴蝶谷迷人景色的印象,從而使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悟美、表現(xiàn)美。寓美育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課上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尊重學生并予以足夠的空間,鼓勵他們學做老師,利用電子白板拖拽、圈畫、激光筆等功能進行直觀的操作,展示自己獨特閱讀體驗的同時,也極大調動和刺激了其他學生的學習熱情,增進了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互動,充分體驗交互式電子白板給他們學習生活帶來的樂趣,使得師生之間也建立起一種友好的、平等的、朋友式的關系。
對于電子白板的開發(fā)和使用,我一直在教學實踐中摸索?!耙换í毞挪皇谴?,百花齊放春滿園。”今后在課堂教學中,我還要多多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努力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搭建更加廣闊的平臺!
● 心之感悟
2013年7月23日,注定是一個讓人難忘的日子,不僅僅因為這是我從教12年來第一次參加全國性的教育教學比賽,更幸運的是我獲得了這次大賽的最高殊榮——恩歐希教育信息化發(fā)明創(chuàng)新獎。雖然我參加的教學實踐評優(yōu)項目是個人賽事,但我深深懂得,這份幸運的降臨更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從準備比賽開始直至踏上征程,區(qū)教育局信息處的韋主任共召集我們參賽的13位老師召開了六次會議,根據比賽各個階段的要求、特點及注意事項邀請了去年獲得一等獎的幾位選手分享他們比賽的成功經驗,使得第一次接觸這種類型比賽的我少走了不少的彎路,在思維碰撞中,一個個想法不斷涌現(xiàn),也為我這次的成功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參加比賽并不是為了取得成功,因為每一次活動對于我來說都是一次歷練,一次成長。我相信“成功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我不知道我的說課稿改了多少遍,每一個句子的停頓,詞語的重音我都用手機錄音反復斟酌。對于缺乏自信的我來說,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也使得我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這次的NOC比賽,讓我對今后的語文教學有了新的方向,也讓我深深感到孩子對信息技術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只要給他們搭建平臺,他們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和學生一起走在創(chuàng)新的路上,更能體會“教學相長”的含義。
點評
臺灣的蝴蝶谷是極美的!一起學習這篇文章的孩子們和他們的老師無疑也是極美極美的??!因為,孩子們在美美地感受蝴蝶谷美麗的同時,還美美地當了一回小老師,而他們的老師除了美美地與孩子們一同感受蝴蝶谷的美麗之外,還美美地享受著孩子們的各種美。
設計者提到了“學師課堂”,我們依稀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體驗到這種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痕跡。教師通過一個個場景的設置,讓孩子們去充分感受和體驗;教師還通過一步步的“設問”,讓孩子們去思考去判斷;教師更通過適時的指導和師生角色的互換,讓孩子們自主發(fā)現(xiàn)和自主學習。二年級孩子的學文,已然從感性逐步向理性過渡,如他們對課文中描述蝴蝶一路旅行“飛”、“穿”、“越”的理解,如他們對“色彩斑斕”的合理想象,如他們對“趕”的字義和書寫的描述,都能感覺得到孩子們思維的靈動和學習的自由狀態(tài)。
當然,從一般意義上講,這堂課的電子白板課件確實還算不上精美,但這也恰恰是我感覺比較欣慰的地方,說明我們的老師已經從單純追求視覺效果的執(zhí)著中逐步解脫了出來,即便我們參加的是“NOC”這樣注重信息化應用與創(chuàng)新的競賽,我們依然能以學科為本。
最后,再談一些可商榷的地方。比如,我對老師把“花香噴霧劑”引入課堂,是有些不以為然的,自然界的芬芳是微妙的、若隱若無的,且是極其沁人心脾的,噴霧劑卻是一種非自然的“侵”人口鼻,因此創(chuàng)設這樣的一種“環(huán)境”是否有必要就成了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再如,課外秀場,孩子們把學習的感受寫在模擬的飛機票背面之后,似乎就沒有之后的之后了……類似的作業(yè)設計,我是非常希望能有一個明確的后續(xù)且能真正落到實處的,雖然這只是我的一種猜測和擔心。